am928 发表于 2025-4-23 20:30:24

拼多多CEO陈磊谈中国农业未来:数字化推动‘销供产’转型与标准化发展

4月25日

[]

拼多多董事长兼CEO

陈磊发表演讲时谈到

[]我们看到了这个发展趋势,看到了农产品“产供销”向“销供产”演进的路线,而这一路线是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的,我们投身其中。

这是陈磊担任拼多多董事长后

首次回到家乡福州

参加公开活动

这次峰会的主题是“激发数据要素新动能,开启数字中国新征程”。陈磊分别从销售、供应、生产这三个层面,分享了拼多多在数字农业方面的实践以及思考。他认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变化正促使农产品领域从原本的“产供销”模式,转向“销供产”模式,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拼多多的董事长兼 CEO 陈磊在主论坛上进行了演讲。

拼多多披露的数据表明,在“农地云拼”模式的带动下,去年该平台的农产品上行达到 2700 亿元,规模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在电商行业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之前,陈磊曾作出要始终把农业当作战略重点,把拼多多建设成全球最大的农产品零售平台的表示。身为福州人的陈磊说,“如今我回到此地,可算是缓解了乡愁。”对于更多在外的游子来说,化解乡愁的途径是推动数字农业的发展,要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也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脚步。

01

数字化重塑农业价值链

https://img2.baidu.com/it/u=699661185,368590739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255&h=800

农业是拼多多出发的地方,也是立足之本。

过去六年,拼多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了“农地云拼”模式。这种模式把分散的农业产能与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全国性市场。它让原本难以销售的农产品,变成了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也让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陈磊在演讲中如此说道。

陈磊的演讲是以数字农业建设为核心展开的,他分享了拼多多在数字农业建设这个领域所进行的实践以及所产生的思考。

目前,通过优化包装技术等方式,像福建特产云霄枇杷、仙游度尾文旦柚等相对标准且易保存的生鲜农产品能够复用百货商品的供应链体系。不过,适用的品类并不多。而非标、易腐的生鲜农产品则需要新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陈磊表示。

拼多多依托数字化,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加大投入来建设冷库等基础设施,同时建设生鲜冷链物流体系,以此建立适合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体系,进而提高流通效率并降低损耗。

与此同时,“以销定产”的发展会推动农产品进行品牌化以及种植、采摘和拣选的标准化,进而带动了“产”的变化。例如,因为有了标准化的品质需求,再加上 5G 和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这使得农产品自动化种植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于是,拼多多发起了“人工智能 VS 顶尖农人”草莓种植大赛,去探索“算法种地”的可行性。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关心营养是否均衡,能否促进健康。拼多多希望借助农业科技,对普通农产品中有益的微量元素进行控制和标准化,这样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实现“食补”。

陈磊觉得,中国在农业机械、人工智能、5G 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技术已在田间地头以不同程度得到应用。“我们有理由去相信,在不太遥远的未来,我们有希望能为全世界其他地区提供解决农业生产的方案,还能输出设备、技术,甚至是标准。”

02

稳健的继任者陈磊

陈磊担任拼多多董事长后进行了此次演讲,这是他首次公开亮相。在这之前,3 月 17 日,黄峥发布了 2021 年度致股东信,并宣布卸任拼多多董事长。

陈磊的相关履历表明,他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他拥有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学士学位,同时还拥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他曾获得世界奥林匹克信息比赛的金牌以及多项国际性竞赛奖项。

陈磊在美国求学时热衷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去探究一些有意义的现实难题。例如,他曾和黄峥一起研究怎样把数据挖掘技术创新性地运用到针对大气气溶胶的数据分析当中,从而能更好地知晓颗粒的组成、来源以及动态情况。

气溶胶是国内到大约 2015 年才开始广泛讨论的雾霾的核心物质。2004 年的时候,他们就尝试去开发数据挖掘的通用框架。他们通过质谱标记法来监测和分析气溶胶数据,以此为后续的治理提供支持。围绕这项研究,他们先后发表了三篇论文,其中有一篇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

2008 年学成归来之后,陈磊和同窗好友黄峥等一起创立了多家科技公司。接着在 2015 年,他联合创立了拼多多并担任 CTO。在这期间,陈磊依据“货找人”的理念,开创了“分布式 AI”的技术模式,对搜索进行了重新定义,为拼多多的狂飙突进奠定了底层算法。

陈磊不但擅长技术,而且坚持技术应该以消费者为站位。在 2017 年小程序诞生的时候,拼多多于 5 月推出了小程序,到了双十一就达成了日活超过千万,累计用户访问达到了亿。当在微信公开课上分享经验时,陈磊讲道,“每当新浪潮来临之际,很多人思考的是怎样去引流;而还有一些人思考的则是怎样在新的环境里更优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前者或许可以小成,但后者更有价值。”

去年 7 月,陈磊担任拼多多的 CEO。在他任期的首个半年中,交出了成绩良好且有力的成绩单。财报数据表明,去年三季度,拼多多获得的营收超过 142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89%;而去年四季度,该平台获得的营收超过 265 亿元,相较于上一年同期增长了 146%。

https://img0.baidu.com/it/u=1284401984,279767126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269&h=655

陈磊在此期间加大了对新电商生态体系的技术和战略投资,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业务,其中包括“多多买菜”。他这样做是为了推动农业从种植到消费的全链条发生变革,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陈磊在履职 CEO 后的首次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拼多多会坚持去做帮助农民赚取更多的事情,也会坚持帮助消费者节省更多。通过在技术和运营方面积累知识,能够让农业价值链更加高效,以此来达成“普惠”的目标。

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回到家乡并参加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福州是个有福的地方。我从这里开始启程,经历了许多路途,做了诸多事情,然而始终没有忘记出发的那个地方。就如同拼多多一样,我们是以农产品为起始而发展起来的,并且一直都不会忘却要立足于农业。对于农业,我们有着发自内心的情感,并且会持之以恒地对待它。今天,我深感荣幸能够与大家一同分享和交流我们在数字农业方面的一些实践以及思考。

中国拥有 14 亿人口,其中有 5 亿多是农民,拥有 20 亿亩耕地,粮食产量达到 6 亿多吨。当下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程度并非很高。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人口结构调整以及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之下,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许多农民将会从农业生产中退出。这一趋势将会促使中国农业迈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轨道。我们看到了这个发展趋势,看到了农产品“产供销”向“销供产”演进的路线是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的,并且我们投身其中。

在过去的六年里,拼多多凭借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了“农地云拼”模式。这种模式把分散的农业产能与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进行了拼接组合,从而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全国性市场。“农地云拼”模式在农田与城市之间构建起一条覆盖全国的农产品上行超短链路,它一头连着市场,另一头连着农户,使得曾经难以销售的农产品变成了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也让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在该模式的推动下,去年拼多多平台的农产品上行达到 2700 亿元,规模相较于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在电商行业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我们在农产品上行方面的努力以及在助农方面的付出,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认可。在 2021 年,我们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嘉奖。

农产品供应链是我国农产品上行的制约因素。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电商促使百货商品流通实现了数字化,使流通成本大幅降低。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农产品流通的数字化改造起步较晚,导致农产品流通损耗较大且成本较高。例如,中国果蔬类的流通损耗在 20%-30%之间,而美国仅为 11%。目前,通过优化包装技术等方式,一些相对标准且易保存的生鲜农产品,例如福建特产云霄枇杷、仙游度尾文旦柚等,能够复用百货商品的供应链体系。不过,适用的品类并不多。

非标和易腐的生鲜农产品需要新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农产品有品牌化、定制化的趋势,生产也呈现智能化、规模化的态势,这些都会对供应链体系产生影响。我们依托数字化,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加大投入来建设冷库、生鲜冷链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以建立适合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体系,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损耗。农产品供应链发生了变化,这引发了农产品领域的深刻变革,从原本的“产供销”模式转变为“销供产”模式。

随着“以销定产”不断发展,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会认准品牌。这会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同时也会推动种植、采摘和拣选的标准化。这一趋势有助于解决农产品有产地却无品牌的问题,推动农产品实现品牌化,并且有望诞生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在我们拼多多平台,已经看到了许多这样的例子。

标准化的品质有需求,5G 和自动化技术普及起来,这就让农产品的自动化种植成为了发展趋势。去年 7 月,我们同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了“人工智能 VS 顶尖农人”草莓种植大赛。结果表明,人工智能队的整体表现比顶尖农人队要好很多。人工智能队的“算法种地”有希望达成一键式自动化种植。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持续提升,不再仅仅停留在吃饱和吃好的层面,而是更为关注营养是否均衡,以及是否能够对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农产品产生了从普通食品向“保健品”升级的需求。未来我们能够借助农业科技来对普通农产品中有益的微量元素进行掌控和标准化,从而让一颗西红柿的微量元素配比能够最契合我们身体的需求。消费者在享受美食之时,完成了营养成分的补充。农产品进而升级为保健品,由此产生了更高的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规模最大的国家,然而同时也是农产品进口量最多的国家。在当前这个时期,中国在农业机械、人工智能以及 5G 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已经在田间地头以不同的程度得到了应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有希望能为全世界其他地区提供解决农业生产的方案,能够输出相关的设备、技术,甚至还能输出标准。

今天我回到此地,能够缓解一些乡愁。然而对于更多身处异乡的游子而言,化解乡愁的办法是推动数字农业的发展,加快乡村振兴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我们会牢记初心,不断努力向前,为实现这些目标而付出应有的努力。

(推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拼多多CEO陈磊谈中国农业未来:数字化推动‘销供产’转型与标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