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23 22:19:08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140周年校庆:见证中国职业教育辉煌历程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成就

百卌载风华,以匠心筑梦,此乃写在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办学 140 周年之时的感慨。

学校部分高技能人才代表合影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一角 本栏图片由闪电 摄

文娟 朱永立

太行巍巍,卫水汤汤。大学精神,山高水长。

古老的牧野是曾经鏖战的地方,昔日这里风沙弥漫。历经一百四十年的风雨,它经历了沧桑变化,如今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职业高等院校在中原的沃土之上屹立着。

深秋时节,硕果飘香。11 月 5 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将迎来办学 140 周年。140 年中,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多次更改校名,历经风雨,一路前行。它书写了新乡和中原职业教育的辉煌篇章,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https://img2.baidu.com/it/u=1057695910,170414789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024&h=330

1883 年,18 岁的青年李敏修是河南近代教育先驱者和教育家。他牵头创办了汲县读书学社,该学社后来更名为经正书舍、经正师范学堂,也就是经正学堂。经正学堂成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溯源。从办学伊始,李敏修先生就倡导“躬行实践、学以致用”,到如今的“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校训,办学理念历经百卌年却一脉相承。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在 140 年间,于传承创新的过程中延续了职教基因。从开始艰难初创,到经历多校整合,一直以来都坚守着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以育党之人为使命,以育国之材为担当,大力倡导工匠精神。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使得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持续增强。如今,它已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示范性技工教育集团,以及河南省首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奋进新职——

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打造校地企命运共同体

国家领导人针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此指示强调需要对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进行优化,并且要深化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这些指示为职业教育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国家建设需要具备高学历且水平高、革新能力突出的领头羊,也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同时,还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及劳动者。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构建起了校企“双元”育人体制机制。该校积极探寻并开展以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职业教育集团(联盟)以及产业学院为主要形式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同时,该校精准地与国家及河南省的重大发展战略相衔接,始终坚持融入区域、服务地方,依据产业来开办专业,致力于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融合。并且,该校积极促使与大中型国有企业及地方龙头企业展开交流与合作,已与全国 500 余家知名企业确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共同开设了 47 个“订单(冠名)班”,设立了 149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从而成为豫北区域重要的技能人才基地。

走进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实训基地,这里就好像置身于大型企业的生产车间。这里拥有着由中央、省、市财政投入千万资金所购置的设备,其中有 60 余台数控设备,还有 200 余台普通车、铣设备。德系的西门子以及日系的法那克,还有我国自行开发的华中、广数系统,普通的三轴、升级的四轴以及先进的五轴加工中心,每台设备都能加工出符合正规国家标准的零部件,无一例外;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能够操作世界上超过 80%的数控机床。

学校紧盯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加快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学校健全专业动态调控机制,进行超前布局和优化升级,全面提高专业与区域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的匹配度。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加速器”和“新动能”。

技能新职——

“双高”模式,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新航集团豫北转向器公司位于新乡市,其总人数为 2225 人。其中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有 617 人,占比达到 27.7%。企业负责人称,新职毕业生上手速度快,动手能力较强,来了之后就能投入使用。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一切教育工作都应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院长夏锦红表示,职业院校必须精准地把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让众多年轻人掌握一门技艺并能在天下行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以及大国工匠。

https://img0.baidu.com/it/u=2162746981,215404796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4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其办学宗旨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能人才。学院大力推行“技能+学历”的“双高”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以企业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需要为导向,着重突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各类毕业生的综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6%。学校秉持“以赛促训、以赛促学”的理念,借助大赛来引领。这样做营造出了“人人皆有才、人人能成才”的氛围。近年来,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中一共获得了 497 项奖项,其中有 15 项是国家级一等奖。学校先后 3 次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冠军选手单位”的称号,打造出了在中原地区十分闪亮的“技能新职”品牌。

2016 年 10 月,全国劳动模范孟祥忠当选为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他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也是中航工业新航平原公司的高级技师。在我省,由一线技术工人兼职省总工会副主席这还是首次。从当初的技校生开始,到如今的成就,孟祥忠凭借自身技能,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耀眼光芒。

每到毕业季,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有不少学生早已被提前预定。他们身怀绝技,这使他们创造了出彩人生的机会,也让出彩成为常态。近十年,学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 5 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数以千计的优秀毕业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航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中电 22 所、黄河河务局等国字号单位录用。

“技能”新职的品牌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技能“大师团队”。学校有 1000 余位教师,其中“双师”素质教师占 65%。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8 人,省贴专家 4 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和全国技术能手 2 人。有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5 人。有中原领军人才 1 人。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 13 人。有省级以上教育教学专家、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32 人。还建有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技艺传承创新平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 11 个。

追梦新职——

赓续前行,奋力创建国家级“双高校”

该校师资力量雄厚,就业成绩优异。在 2023 年秋季招生时,单招计划有 5000 人,而报考人数达到了 1.4 万多人;统招计划为 4000 人,报考人数超过了一万。录取分数比大专分数线高出 200 多分。毕业生“是否好用”以及社会是否认可,数据能成为最好的证明。

如今,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占地面积达到 2450 余亩,在校生人数有 3.2 万余人。它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院校,拥有现代制造、材料工程、信息技术、航海技术、学前教育、财经、建筑、旅游、汽车、艺术设计等 70 多个专业。这些专业形成了科类较为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打造出了一系列在业内叫得响的特色职教专业集群。数控加工专业,其人才培养质量很高,影响力也处于全省一流水平且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航海学院是中西部地区首家,也是我省唯一一家经过国家海事局资质审核并获得批准而开设高等航海专业的院校,在全国职业院校航海专业领域的知名度较高。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在“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里,明确了其办学定位为建设“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同时提出了创建国家“双高校”以及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目标。并且着力于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旨在打造职业教育的新高地。

今年 2 月 14 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教学团组项目奠基开工。此项目为省重点项目,占地 383.5 亩,计划投资 8.9 亿元,拟于 2024 年 9 月投入使用。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二期项目启动了。这一启动为学校进一步优化办学布局提供了基础,为拓展办学空间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办学效益奠定了基础,为聚焦发展内涵奠定了基础,为汇聚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为提升教育水平奠定了基础,为提升办学影响奠定了基础,使基础更加坚实。

既传授学问、教授技能,又立德树人、倾心育人。在 140 年的办学历程里,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涌现出了很多杰出校友。有著名书画家侯德昌、秦岭云、卢光照先生等这样的艺术大师;有世界杯短池游泳冠军巩杰、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女子标枪冠军吕会会等这样的体育精英;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师孟祥忠等这样的技能大师;还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文艳以及全国技术能手、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刘先生等这样的师德标兵。学校还荣获了 300 余项省部级荣誉。

一百四十载的时光,经历了风雨的相伴与前行,那芳华如同歌声般悠扬;万千的新职人们,不断地砥砺自我、奋发向前,正在谱写新的篇章。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党委书记张林说道,站在新的征程之上,要展现出新的作为。该校上下一心,致力于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以创建国家级“双高校”和职业本科为目标。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致力于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实现迈向全国一流职业高等院校的目标而奋发努力、继续前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140周年校庆:见证中国职业教育辉煌历程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