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国喜剧市场崛起:机遇与挑战并存,草根喜剧人如何突围?
导语互联网迅猛发展,中国电影市场崛起,综艺节目可以称王。在这样的背景下,喜剧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受重视,都“被需要”。喜剧既能四两拨千斤,让电影人小投资大回报赚得盆满钵满,又能迅速制造话题,让名不见经传的草根一夜成为大明星。
喜剧可以赚钱,喜剧可以造星,谁人不爱喜剧?
这也是一个时代,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喜剧的数量增多了,然而与此同时,喜剧的整体质量却变得低劣了。那些恶俗的喜剧能够大行其道,并且还能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一、喜剧的门槛
东方卫视的综艺节目《笑傲江湖》推出了专门的草根喜剧人。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推出了专门的草根歌手。然而,做一名喜剧人比做一名歌手要困难得多。困难之处在于,喜剧没有标准,而歌手有标准。
一个歌手,倘若喜爱唱歌,只需持续开始练习就行。学习一些歌手的歌曲,只要演唱得好,即便不是音乐专业的普通人,也能够辨别出好坏。然而喜剧演员则不一样,喜剧演员该向谁学习?又该如何学习呢?是模仿周星驰,还是模仿赵本山?倘若只是一味地模仿,那么你作为演员自身的特点又会在哪里呢?
如果你想要脱离模仿的阶段,那么你应该为自己构建哪些方面的特点呢?你又应该选择走什么样的喜剧路线呢?
这里面不存在标准,从各个方向看似乎都可行,然而从各个方向看又似乎都不可行,正因如此,这是最为困难的,困难之处在于没有标准且没有方向,也在于你想要使劲,却找不到方向。接着我们来谈故事,写一个悲剧相对而言会容易一些,只要持续地描写他如何悲惨就可以了,例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只要不断地将悲剧元素添加到一个人身上就可以做到。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而喜剧则不行,你如何让故事自然的逗人发笑?
如果你找不到好的立意点,也建立不起好的戏剧结构,那么即便你抖机灵地说俏皮话,或者扮成二傻子进行一通表演,不仅不会搞笑,反而会徒增恶心,容易让观众产生生理不适。
喜剧的门槛高且难以知晓其所在。若知晓门槛所在,使劲迈进去即可,如同歌手学唱歌。不知晓门槛时,只能不断自我摸索,便会出现诸多方向,且每个方向都可能有误,所有努力可能都在错误方向上,此时越努力,反而离喜剧越远。
更可怕的是,你走在错误方向时,很可能陷入了自嗨。你在自顾自地自嗨,自己都被自己逗得要笑出眼泪,然而观众或许毫无感觉,甚至会被你恶心到呕吐。
可以说,所有的恶俗喜剧产生的原因是创作者和表演者能力不足。而能力不足的首要原因是他们找错了方向,找错方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要么悟性不足;
② 要么时间不足。
二、“干使劲”的喜剧
https://img1.baidu.com/it/u=3360217279,151217491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62&h=500
用手捏着额头,然后使劲地擤鼻涕,没错,就是这种感觉,只是在干使劲。我觉得我们能够给这类的喜剧(倘若还能称之为喜剧的话),取一个名字,不妨就叫“干使劲喜剧”吧。
什么叫“干使劲喜剧”?
喜剧结构未建立,主要的矛盾冲突未设计好,连靠表演逗笑的部分也没有,只是妄图通过用力气说不好笑的台词、用力气做不好笑的动作来让人发笑。
故事和表演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搞笑,然而演员却十分卖力。就好像一个人在使劲儿地拔一个原本需要拧才能打开的瓶子的盖子。
干使劲喜剧有三个境界:轻度,中度,重度。
1.轻度:
轻度的干使劲的喜剧具体表现:
这个故事的结构较为薄弱,能让人发笑的点也不多。然而,演员却十分卖力,故事有那么一点儿好笑,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勉强的。
2.中度:
中度的症状:
故事中的设计能让人看出明显的生硬之处,演员的表演能让人看出是在过度用力。
这样的症状,在舞台剧团队表演小品以及电影、电视剧时能看到。具体到表演方面,能看到演员在努力做动作,努力喊台词,努力做出表情。一个笑容,他们或许要在脸上保持五秒钟,生怕观众看不清他们在笑。
在一些电影里会特意设计一个像二傻子般的人物,让其充当故事的动力源。然而这种傻显得不自然且生硬,接着就过度地做出那些超出常规的动作。例如,前些时候上映的某部票房大卖的电影,其中就有这样一个人物。
3.重度:
重度,就是说已经进入癌症晚期了,已经不可救药了。
不可救药的体现:
整体的故事和表演带给人的不是笑,而是恶心,是生理不适。
比如,去年某演员转型做导演的那部电影作品里,该演员卖力地表演,还使劲做出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然而,你能清晰地察觉到这个演员只是在瞎使劲,就如同他使出浑身解数去拔一个瓶子的瓶盖,可实际上那个瓶盖只需稍微用点力一拧就能打开,他却憋得满脸通红在那儿使劲地拔。
周星驰的表演带有夸张的成分,然而你能察觉到他夸张得很自然,也夸张得很得体。周星驰就像是用巧劲轻松地拧开了瓶盖,而那位演员却像是在用拙劲费力地拔瓶盖,费劲却拔不开,还在埋怨瓶盖设计得不好。
https://img1.baidu.com/it/u=3319889179,225804168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89&h=500
重度的只是一味使劲的喜剧,通常都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这个现象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他们需要为他们使劲的东西找到一个梗、一个材料,而这个材料和梗是什么呢?由于能力和悟性的限制,他们会自以为很巧妙地选择“屎尿屁”。
所以,整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帮演员在卖力地表演,给大家呈现出纯粹的“屎尿屁”的内容。例如,最近正在上映的某部电影。此外,重度卖力表演的喜剧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自我陶醉。所谓自嗨,指的是那些卖力创作和表演喜剧的人,他们没有让观众发笑的能力,却能把自己逗得开怀大笑。通常,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搞笑。而如果观众不笑,那么他们通常会有以下三种说法:
① 你黑我?
②你不懂幽默!
③ 我和你有仇?
现在的电影口碑虚假的情况很严重,在观影之前必须要认真地去了解,这样才能避免被欺骗和遭受损失。这里存在一个规律:当有很多人向你推荐一部电影,并且你的很多编剧同行也都极力推荐时,你需要更谨慎,因为这部电影在你看来可能只是普通水平甚至是烂片;当你的编剧同行都在骂一部电影,甚至连不怎么看电影的朋友也在骂这部电影时,那么这部电影肯定是非常烂的大烂片。
三、屎尿屁
用“屎尿屁”来创作喜剧,并非完全不可行,重点在于你如何运用。在韩国的情景喜剧《搞笑一家人》里,曾经特意以“屁”当作一个笑点,创作了一集故事。李俊河平时总爱放屁。他的母亲罗文姬最近察觉到俊河的屁味道变得奇怪,便断定俊河的肠胃出了问题,接着开始看书查资料,为俊河制定特殊的食谱。经过一段时间,俊河的肠胃被母亲调理好了,此时俊河放的屁也恢复正常了。
《搞笑一家人》
我们看这集故事时,没有察觉到一丝低俗,也没有感到丝毫的不适。反而觉得故事很可笑,人物很可爱。甚至我们会被母亲关心儿子的那种感情所打动。
你能够使用“屎尿屁”,能够将其用于插科打诨,能够把它当作一个喜剧的外壳。然而,你不可以把“屎尿屁”当作喜剧的全部以及核心。倘若你真的这么去做,那么你所创造出来的东西表面上会是“屎尿屁”,本质上也会是“屎尿屁”,给人带来的感受也会是“屎尿屁”所带来的恶心。
在这方面,部分演员树立了典范。在某大型综艺节目决赛表演中,某著名相声演员的徒弟某某与其搭档表演了一段相声,整段相声都是在糟践人,以“屎尿屁”来逗人发笑。相信若那些相声大师知晓有人如此表演相声,他们定会穿越而来,用针封住这两位演员的嘴。
没有人要求喜剧必须要高雅,因为高雅的门槛过高,不是想高雅就能达到的。然而,至少不能让喜剧变得丑恶。喜剧是蕴含着智慧的,可是有些演员和创作者由于不得其法,把低智低俗当作喜剧,并且陷入了疯狂的自我陶醉之中。
说到这里,或许会有人提出反驳。有人发笑,就能说明事情可行吗?通过低俗手段确实能让人发笑,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你的高明之处,仅仅只能证明你的卑劣。
冯小刚导演在一档综艺节目里曾说,既然大家都笑了,那就没必要去给笑划分三六九等了。这看似是他的客套话,然而实际上,当他看到某些不好的节目时,会毫不避讳地说:“脏”。他的这种反应其实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笑是分三六九等的。
结语
好笑并非是喜剧的唯一标准,而只是其中一个标准。装疯卖傻能够逗人发笑,抖机灵讲俏皮话能够逗人发笑,高质量的喜剧设计同样也可以让人发笑。
这中间存在差距,一处是在地下,一处是在天上,一处是在门槛外,一处是在门槛内。遗憾的是,那些搞恶俗喜剧的人,却真的以为自己站在门槛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