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主力军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与政府以及各高校一同主办的。此大赛的目的在于深化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把大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培养并造就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的主力军。同时,它还能推动赛事的成果转化,促使“互联网+”的新业态得以形成,为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服务。并且,它以创新来引领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以更高的质量进行创业就业。
大赛目的
大赛内容
主体赛事包含以下几个赛道: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萌芽赛道。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同期开展的活动有: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的成立仪式,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数的发布会,以及大赛优秀项目资源的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
参赛要求
https://img2.baidu.com/it/u=2665526168,267071068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30
参赛项目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充分展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上的成果,培育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促使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可查看附件)。
参赛项目需弘扬正能量,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必须真实、健康、合法。不能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一定要拥有清晰且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若存在抄袭盗用他人成果的行为,或者提供了虚假材料,亦或是有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举动,一旦被发觉,就会立即丧失参赛资格,同时也会失去所获奖项等相关的权利,并且需要自行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仅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来报名参赛。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由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来确定,并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必须在报名系统中按时如实填写并提交项目所涉及的材料。已经获得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能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 35 岁,即 1988 年 3 月 1 日及以后出生。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大赛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允许跨系组建团队,每个团队参赛成员不少于 3 人,且原则上不多于 15 人(含团队负责人),这些成员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的参赛创业项目,必须是本团队进行策划或者经营的项目,不能借用其他团队的项目来参加比赛。
还有荣誉奖项等方面。
比赛赛制
大赛主要采用三级赛制,分别是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总决赛,其中不包含萌芽赛道以及国际参赛项目。各院校负责组织校级初赛,各地负责组织省级复赛,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参加总决赛。大赛组委会会把各地报名团队数(包含邀请的国际参赛项目数)、参赛院校数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都考虑进去,以此来分配总决赛名额。
大赛产生了 4100 个项目入围总决赛,港澳台地区参赛名额单列。其中高教主赛道有 2300 个,国内项目 1800 个,国际项目 500 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有 600 个。职教赛道有 600 个。产业命题赛道有 400 个。萌芽赛道有 200 个。
萌芽赛道的每所学校入选总决赛的项目数量不超过 2 个。
赛程安排
每年 5 至 8 月进行参赛报名。参赛团队需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来完成报名操作。在“资料下载”板块,参赛团队可以下载学生操作手册,以此指导报名参赛事宜。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来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近期将会公布,参赛团队可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
https://img2.baidu.com/it/u=1514639001,8627885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7&h=500
报名系统的开放时间是在每年的 5 月底。报名的截止时间由各地依据复赛的安排自行去决定,通常不会晚于 8 月中旬。国际参赛项目是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的官网来进行报名的,其网址为:(具体网址内容),具体的安排会另外进行通知。
(二)初赛复赛在每年的 6 至 8 月进行。各地以及各学校需要登录相关平台来进行大赛管理以及信息查看。省级管理用户凭借大赛组委会统一分配的账号进行登录操作,而校级账号则由各省级管理用户负责管理。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以及评审方式等事宜,由各校和各地自行进行决定。国际参赛项目的遴选推荐工作另行进行安排。
总决赛在每年的 9 至 10 月举行。大赛设置了金奖、银奖、铜奖。还设置了省市组织奖、高校集体奖以及若干单项奖。能够入围总决赛的项目会经过评审,从其中挑选出优秀的项目进入总决赛现场比赛,最终决出各类奖项。大赛组委会借助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以及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给参赛团队给予项目展示方面的服务,给予创业指导方面的服务,给予人才招聘方面的服务,给予资源对接方面的服务。各项目团队能够登录上述网站去查看相关的信息。各地各校可以充分运用网站的资源,为参赛团队做好服务工作。
奖项设置
中国大陆参赛项目的奖项设置为:金奖有 50 个,银奖有 100 个,铜奖有 450 个;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的奖项设置为:金奖有 5 个,银奖有 15 个,铜奖数量另行确定;国际参赛项目的奖项设置为:金奖有 40 个,银奖有 60 个,铜奖有 300 个。另设 1 个最佳带动就业奖;另设 1 个最佳创意奖;另设 1 个最具商业价值奖;另设 1 个最具人气奖;设 20 个高校集体奖;设 10 个省市优秀组织奖(此奖与职教赛道合并计算);设若干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设有 15 个金奖;设有 45 个银奖;设有 140 个铜奖。设有“乡村振兴奖”等若干单项奖;设有“社区治理奖”等若干单项奖;设有“逐梦小康奖”等若干单项奖。设有 20 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高校集体奖;设有 8 个省市优秀组织奖;设有若干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职教赛道设置金奖 15 个;设置银奖 45 个;设置铜奖 140 个。设置院校集体奖 20 个;设置省市优秀组织奖 10 个,此奖项与高教主赛道合并计算;设置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
萌芽赛道:设创新潜力奖20 个和单项奖若干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