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从国手到教练的乒乓人生,挑战与回归的传奇故事
文/实习记者 张矣韵 图/本刊记者 边玉翔2008 年 11 月在江苏张家港,全国锦标赛即将接近尾声。因为有国家队教练员的公开竞聘,所以从全国各地赶来这里的记者数量越来越多。两位重量级人物在女队主帅之争上吸引了媒体的目光,而第二次参与国家队教练竞聘的张琴和张辉这两位女教练,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处于焦点之外。
张琴出生于 1971 年,是上世纪 90 年代的国手。她采用右手横拍两面反胶的打法,来自江西南丰。16 岁时她进入国家队,23 岁退役,7 年的国手生涯使她养成了愿意接受挑战的性格。1993 年,张琴代表国家队参加了第 42 届哥德堡世乒赛的三个单项比赛,并且她的世界排名曾一度达到第 7 位。1997 年,张琴前往日本。她参加了日本乒乓球职业联赛。4 年后,她回到了故乡。接着,她拿起教鞭。之后,她担任了江西省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
2005 年全运会结束后,为了强化国家队教练员队伍的建设。乒羽中心推行了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教练竞聘上岗政策,此政策为全国所有教练提供了一个能够展示自身的契机。在那次竞聘中,存在国家一、二队男、女主教练共 4 个职位,张琴是 8 位参与竞聘者当中唯一一位非国家队教练。
其实当时在诸多方面都尚未成熟,自身各方面的条件也还不足。然而,我具备勇气和热情,并且也希望能够进行学习锻炼。尽管最终未能成功,但至少我向领导和同仁们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因为是以学习的态度参与其中的,所以张琴说自己的心态肯定是最好的。
https://img0.baidu.com/it/u=4228806958,167729982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500
张琴没能成为国家队的一员,然而她已经在那个舞台上展示了自己,她并没有失败。竞聘结束后回到省里,张琴成为了江西省乒乓队的总教练。
张琴谈到希望到国家队执教的原因时说,省队处于培养苗子的阶段,而国家队是冲刺高水平成绩的。国家队队员的整体素质较高,训练氛围也更好。此外,国家队教练员的执教经验和理念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最丰富和先进的,她觉得在国家队能够学到更多东西。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教练,到国家队执教是实现理想的绝佳选择。自 2001 年起,到如今已当了 7 年多教练的张琴,积累了诸多心得和经验。如今的她比 3 年前更期望能在这个更高的平台上发挥自身能量。她觉得只要有机会,就应大胆去尝试。
平台越高,压力就越大。中国乒乓球队尤其如此,它是一支不容有失的队伍,成绩压力巨大。曾是国手的张琴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其实在任何岗位都有压力,站在不同位置压力不同,但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就需消化它,要积极把压力化为动力,对她来说,这是个挑战。
张琴认为,从江西前往北京,从地方队进入国家队,这不仅仅只是工作压力方面的事,家庭也是她必须要考虑的。她有一对十分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在她今年登台竞聘的时候,那两个女儿刚好满 1 岁,正是特别需要母亲照顾的时候,而这也正是让她最为难以下定决心的一个因素。在竞聘会议上,她宣读完自己的竞聘报告后,坐在台下的施之皓教练向她提出了如何处理好“大家”和“小家”的关系这一问题。她表示:当时决定参加竞聘时,她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考虑,并且也自我斗争了很长时间。有人称事业与家庭难以同时兼顾。于我而言,眼下孩子尚小,或许起初会较为艰难,在短期内需经历一个平衡的过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认为自己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https://img1.baidu.com/it/u=3568794773,297640040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1100
女人,尤其是母亲,必须考虑家人和孩子。我的家人赞成我参加竞聘,他们表示全力支持,愿做我的强力后盾。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支持,我才决定参加竞聘。在以后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或许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我相信没有什么是无法解决的。张琴说完这话时笑了。家人的理解让她放心,家人的支持让她感动。
2008 年 11 月 25 日,过了 3 年。张琴再次站在了国家队教练竞聘的台上。这次她选择竞聘的是国家女一队教练以及女二队教练这两个职务。她从技术发展方向这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工作设想,还从打法的合理配备这一方面提出了设想,从体能训练这一方面提出了设想,从政治思想工作这一方面提出了设想,以及从队伍的管理这一方面提出了设想。而对于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张琴也进行了很透彻的分析。
我认为性别是自身最大的优势。目前国家队的女教练数量相对较少,这导致一些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是很便利。而且我的年龄还不算很大,80 后、90 后的孩子所喜欢的东西,我是能够接受的。这样我就能够站在她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与她们沟通起来也比较容易。我未曾有过在国家队执教的经历,而带队训练这件事,以及参加国际比赛等一系列相关事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进行学习和适应。
张琴谈及竞聘本身时表示,这样的经历既展示了她自己,又锻炼了她不断挑战的能力。她清楚地知道,选择接受挑战,就意味着要面对成功和失败这两个结果。她毫不畏惧失败,倘若有机会成为国家队教练中的一员,她会全力配合主教练的工作,朝着新的目标努力奋进;倘若仍在原来的位置上,她也会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