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百亿补贴搅局外卖市场 美团饿了么如何应对新挑战
十年前“百团大战”之后,外卖行业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京东携百亿补贴强势进入市场,就像一条搅局的“鲶鱼”。它凭借电商积累的雄厚资本以及物流配送的优势,大声喊出品质外卖的口号,想要打破原本的外卖市场格局。美团当然不会无所作为地等待,立刻推出了反击的一系列措施,从对算法进行优化,到改善骑手的规则,再到加快闪电仓的布局,全面拓展到即时零售领域,发誓一定要捍卫自己的龙头地位。
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深耕多年,构建起了庞大且稳固的生态体系。京东依托电商资源强势破局。饿了么虽背靠阿里生态,但始终难以找到破局的关键发力点。在这场博弈中,饿了么腹背受敌,其现状或许更糟。
处境并不乐观
当下的外卖市场,增速放缓到了个位数。不过,因为有庞大的消费基数,规模依然在稳步地扩张。长期来看,美团和饿了么构建起了“两分天下”的格局,这种格局看起来牢不可破。但实际上,随着新势力的加入,它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数。
从业务数据来看,饿了么的处境并不乐观。
阿里巴巴发布的 2025 财年第三财季业绩公告有所显示。在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这三个月当中。本地生活集团的收入为 169.88 亿元,此收入包含饿了么和高德。本地生活集团的收入同比增长了 12%。然而,本地生活集团经调整 EBITA 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为 5.96 亿元。
这一数据揭示出,饿了么处于亏损状态且深陷泥潭,在盈利之路上行进艰难。同时,也暴露出饿了么虽背靠阿里生态,本应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在实际运营里,似乎未充分整合利用这些资源。
京东外卖携电商资源和雄厚资金强势进入市场。它以“高端品质 + 自营物流”作为卖点,还通过高额补贴来吸引用户、商家与骑手。在短短时间内,它就在市场中打响了口碑,这对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交银国际证券的研报显示,2024 年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占比是 65%。饿了么的占比为 33%。其他平台合计的占有率仅仅是 2%。从这些数据能够看出,仅美团和饿了么这两家就占据了 98%的市场份额。不过,其中的变数是很大的。
https://img2.baidu.com/it/u=1814150564,104802683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58
美团是外卖行业的老牌霸主。它在面对竞争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反击能力。它推出了“反内卷”组合拳。这一组合拳从优化算法来提升配送效率。也从改善骑手规则来增强骑手粘性。还从加速闪电仓布局来拓展即时零售版图。每一步棋都精准且有力。进一步巩固了它自身的市场地位。
若饿了么无法迅速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且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突破困境,在美团以及京东持续不断的挤压之下,或许它会在这场激烈的外卖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步被推向边缘位置,进而陷入更加艰难的状况之中。
锚定AI,主动破局
外卖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饿了么想要充分展现自身的优势,并且积极地去应对京东和美团带来的冲击。与此同时,它还借助 AI 持续地进行创新以及优化运营策略,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目的是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到一个位置。
饿了么首先深化了与阿里生态的协同合作,以此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优势。它借助阿里在电商、金融、物流等领域所拥有的强大资源和优势,能够加强与淘鲜达、盒马等业务的合作,进而拓展生鲜、商超等领域的即时零售服务,同时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饿了么在无人配送以及智能调度等技术领域加大了投入。它推出了更多的 AI 服务,以此来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饿了么在AI 技术应用上已有诸多实际行动。三是运用 AI 技术研发并上线了“全息盾”系统,能够高效识别品牌侵权、违规商品、虚假门店等风险点。
据悉,饿了么的“全息盾”系统已向超过 500 个品牌提供了主动防控服务。通过该系统,成功拦截了 21000 家疑似侵权门店。并且,基于“以图搜图”能力,已协助平台治理了涉嫌“虚假门店”的商户,目前已处置超过 1000 家。
饿了么进一步加大对商家和骑手的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流量扶持,还提供 AI 工具,以此帮助商家提升经营效益,进而增强生态伙伴的粘性与忠诚度。
商家方面,饿了么推出了“优店腾跃计划”。预计在 2025 年,会面向商家投入超过 10 亿元。并且会在费率优惠方面,为商家提供支持;在专项补贴方面,给予商家帮助;在专属流量方面,向商家倾斜;在数字化运营服务方面,为商家服务;在硬件设施方面,为商家提供保障;在 AI 技术能力方面,为商家赋能。持续加大对商家的支持投入。
https://img1.baidu.com/it/u=3659968713,8568451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饿了么在骑手方面,通过将调度算法与计价算法予以公开,以此来保障骑手接单的公平以及收入的公平。未来,凭借 AI 技术能够进一步对骑手管理进行优化。比如,运用 AI 对骑手的历史接单数据以及配送路线等进行分析,为骑手规划出更为合理的工作时间和配送任务,在保障骑手权益的同时,也能提升整体的配送效率。
毫无疑问,饿了么已经开始踏上利用 AI 来突破困境的征程。接下来,它能否凭借 AI 这一利器,在美团和京东的包围之中成功地突出去,并且成功地扭转增长面临压力的困境,这是需要时间来进行验证的。
新格局呼之欲出
在这场激烈的外卖竞争之中,三家巨头都纷纷展现出了自己的差异化底牌,他们都在努力想要在新形成的竞争格局里抢占到先机,外卖行业“三足鼎立”的这种新的格局看起来马上就要出现了。
京东以“品质外卖”作为切入战场的利器,其想要吃透外卖市场的野心是十分明显的。
京东从长远角度出发,试图把外卖当作流量入口,把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家政等业务的忠实客户,以此构建起多元化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体系。不过,京东也遭遇着挑战,它的配送网络现今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的拓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与美团拥有庞大的 600 万骑手规模相比,达达 120 万骑手的运力显得比较单薄。
美团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拥有海量的商家资源,还拥有高效成熟的配送体系,因此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未来,美团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美团不断提升配送服务的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其竞争力。美团试图在即时零售领域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护城河”。然而,美团并非高枕无忧,其他平台的竞争以及下沉市场的进一步渗透,成为美团面临的主要挑战。
饿了么处于美团的长期压制以及京东的强势冲击之下,它的处境是艰难的。然而,AI 应用给平台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并非完全没有破局的机会。不过,饿了么在配送速度方面和美团相比还有差距,在服务稳定性上也不如美团,并且在营销策略上缺乏足够让市场听到的声音。它要破局,关键就在于如何整合阿里的生态资源,提升用户的体验以及品牌的影响力。
这场外卖大战,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价格战和流量争夺。它逐渐朝着价值深耕的方向发生转变。京东、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巨头,在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探索与竞争。这种探索与竞争将会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而市场的最终赢家,会是那些能够持续为用户和商家创造价值,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生态整合能力的平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