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化工研究院:山东省最大综合性化学化工技术研发单位的历史与现状
山东省化工研究院于 1958 年开始筹建。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济南化学研究所与山东省石油化工研究所合并而成的。它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学化工技术研究与开发单位,地处山东省省会济南市。院内的科研用地有 40 多亩,建筑面积为 15000 平方米。在济宁市邹城化工园区,建有占地 200 亩的山东省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和化工产业园。研究院的职工人数为 262 人。其中,事业编制人员有 99 人,非事业编制人员有 162 人。离退休人员有 286 人。在事业编制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的有 57 人,其中正高 18 人,副高 36 人。中级职称的有 31 人。有 3 位博士,55 位硕士。全体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的占比为 92.3%。涵盖的专业有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分析化学、化工环保、化工安全、化工设计、化工仪器仪表等。有 1 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有 2 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 1 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有 2 名“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工作者”;有 1 名“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有 3 名济南市拔尖人才;有 2 名济宁“511”人才。
https://img0.baidu.com/it/u=4261496190,69697538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427&h=569
拥有 60 年长足发展后,现具备山东省水相有机合成及高效清洁分离工程技术中心等 7 个省级科研平台;建设了山东省化工环保监测总站等机构;设立了山东省思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等企业;取得了安全评价等资质;实现了化工领域信息咨询等范围全覆盖。
我院开展了技术开发、工艺改进、产业升级、技术转让、检验检测、专业咨询及培训服务项目 5200 项次。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实力和较高的化工行业服务水平。
研究院对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极为重视。围绕“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开创了“水相有机合成及高效清洁分离共性关键技术”。并且将此技术应用到对社会民生及经济有影响力的化工产品的绿色工艺创新性提升上,这些化工产品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我院为促使更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科研基地、创新平台、院企一体、产业示范”的目标,自筹资金建立了山东省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和邹城科技产业园。在中试过程中,对科技成果从工艺、设备、安全、环保、经济、产品质量等六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以此确保科研成果转化的可行性,最终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 100%。
https://img2.baidu.com/it/u=1483067626,121081810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近三年,我院达成了 12 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这些项目的合同额总计约 5.22 亿。其中,部分项目与转让单位展开合作,申报了省重大创新工程和新旧动能转换项目。通过这些申报,获得了总计 2000 万元的纵向项目资金支持。这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
2016 年底,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同时,也是为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了青岛科技大学。自此,开始了高校与科研院所高度融合,从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新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