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25 09:47:52

醋酸生产技术详解:从原料到精制的完整工艺流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烃类热裂解

第二节甲醇的化工生产技术

第三节合成氨及尿素的生产技术

第四节醋酸生产技术

第五节聚合过程

一、生产醋酸的原料

cid

二、醋酸的合成

cacid

三、醋酸的精制

acid

一、生产醋酸的原料

cid

1.基本性质

醋酸即乙酸(HAc):其分子式为,分子量是 60.05。它是无色且澄清的液体,带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在 20℃时为 1.049g/cm³。熔点为 16.7℃,沸点是 118℃。能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无水醋酸在低温下会凝固成冰状,通常被称作冰醋酸。凝固时体积会膨大,甚至能使容器破裂。普通的醋酸含纯醋酸 36%,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醋酸的闪点是 40℃,自燃温度为 565℃。液体状态的醋酸不会燃烧,然而其蒸气是易燃的。醋酸属于二级易燃液体,爆炸极限在 4.0 - 5.4%之间。浓度 30%以上的浓醋酸会导致皮肤烧伤。醋酸蒸气会对人体的粘膜产生刺激,尤其是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较为强烈,它属于有毒品。卫生允许的最高浓度是 5mg/m³。

化学性质

醋酸跟醇在无机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能中和碱金属氢氧化物生成醋酸盐。

能与活泼金属生成盐。

2.深加工系列产品及其用途

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有机酸中产量居于首位。其最大用途是生产醋酸乙烯,其次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素、醋酐、醋酸酯,还可用作对二甲苯生产对苯二甲酸的溶剂。另外,纺织行业、涂料行业、医药行业、农药行业、照相试剂行业、染料行业、食品行业、粘结剂行业、化妆品行业、皮革行业的生产都离不开醋酸。

国内外醋酸工业现状

世界醋酸需求结构及预测

3.工业生产方法及特点

乙醛氧化具有工艺简单的特点,技术成熟,收率高,成本较低,目前是我国生产醋酸的主要生产方法。

甲醇羰化这一过程,是以甲醇和一氧化碳作为原料的。甲醇羰化法分为高压法和低压法这两种工艺,其中高压法的反应压力在 65 至 70MPa 之间,低压法的反应压力为 1.3 至 4.0MPa 。

并且有取代乙醛氧化法的趋势。

(3)丁烷液相氧化:少数国家仍有采用。

不同醋酸生产方法的比较

二、醋酸的合成

cacid

一、乙醛氧化法

(一)反应原理

1.主反应

+O2→

副反应产物:二醋酸亚乙酯,醋酸甲酯,甲酸,二氧化碳和水。

乙醛氧化制醋酸有气相和液相两种进行方式。气相氧化相对容易进行。然而,乙醛的爆炸极限范围较宽,这导致生产过程不安全。并且,气相氧化难以做到均匀地移出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容易引起局部过热。此外,气相氧化还存在副反应多的问题。正因如此,工业生产中都采用液相氧化法。

(2)在氧化剂选择采用空气还是氧气?

选用空气,因为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在气相中,氧的浓度较小,所以比较安全。然而,空气中含有大量氮气,这就导致氧气与反应液的接触机会减少,进而降低了氧的吸收率。同时,当氮气排出时,原料乙醛会有较大的夹带损失,使得消耗定额增加。

选用氧气时,氧气与反应液接触的机会增加,氧气会被反应液吸收,这样能使乙醛的夹带损失减少。然而,氧气容易在气相发生反应,从而生成过氧醋酸或者形成乙醛与氧的爆炸混合物。为了避免爆炸情况的发生,可以在反应器的气相空间充入惰性气体,像氮气、二氧化碳等。

2.反应机理和催化剂

(1)反应机理:

乙醛氧化生产醋酸的反应机理较为复杂。对于这一反应机理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通常人们认为自由基链反应机理相对较为成熟。

(2)催化剂的作用

a.能加快链反应的引发,缩短诱导期,加速过氧醋酸的生成;

有利于促使过氧醋酸加快分解。能够避免因过氧醋酸积累而可能引发的爆炸情况。这样就能让乙醛氧化生产醋酸实现工业化。

对催化剂的要求:

①能充分溶解于氧化反应液中,以发挥其催化作用

②能加速中间物(过氧醋酸)的生成

能让过氧醋酸加快分解,并且分解的速度和生成的速度是一样的,这样就能确保过氧醋酸不会积聚起来。

(3)催化剂的选用:

实践表明,像锰、镍、钴、铜这类可变价金属的醋酸盐,或者它们的混合物,都能够当作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的催化剂。研究察觉,在乙醛氧化生产醋酸这一过程中,各种可变价金属盐的催化活性高低依次为 Co 大于 Ni 大于 Mn 大于 Fe。

钴的醋酸盐催化剂在乙醛氧化生成醋酸的反应中活性最为突出,这意味着它对过氧醋酸的生成能起到较强的加速效果。然而,它无法满足使过氧醋酸迅速分解的条件,所以会导致过氧醋酸在反应系统中不断积累,正因如此,它不能被适用。

醋酸锰被用作催化剂,它能让乙醛氧化成过氧醋酸的反应加快。同时,它还能确保过氧醋酸的生成速度与分解速度基本一致。并且,用醋酸锰作催化剂时,醋酸的收率比其他金属的催化剂要高很多。因此,在工业上通常会选用醋酸锰作为催化剂,有时候也可以适量添加其他金属的醋酸盐。醋酸锰的使用量大概是原料乙醛量的 0.1%~0.3%(质量)。

(二)工艺条件

乙醛在液相中进行氧化生产醋酸的过程属于气液非均相反应,此过程可拆分为两个基本过程:

氧气扩散至乙醛的醋酸溶液界面,然后被该溶液所吸收,这是一个传质过程;

2、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醛转化为醋酸的化学反应过程。

1.气液传质(氧的吸收与扩散)的影响因素

影响氧的扩散与吸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3方面:

氧气的通入速率会受到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限制,并且存在一个适宜的值,这个适宜值与氧气的通入速度相关。

https://img2.baidu.com/it/u=978943995,12586930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20&h=328

氧气分布板有其特定孔径。为避免局部过热,在生产过程中会将氧气分段通入氧化塔,并且在各段氧气通入的地方设置了氧气分布板,这样能让氧气均匀地分布成合适大小的气泡,从而加快氧的扩散与吸收。氧气分布板的孔径和氧的吸收率呈反比关系,孔径小的话可以增加气泡的数量以及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然而如果孔径过小,就会导致流体流动阻力增大,使得氧气的输送压力升高。孔径过大则会造成气液接触面积降低,并会加剧液相物料的带出。

氧气通过的液柱高度情况如下:在特定的通氧速率条件下,氧的吸收率和其通过的液柱高度呈正比关系。液柱高的话,气液两相接触的时间就长,吸收效果会变好,吸收率也会随之增加。另外,气体的溶解性能与压力有关,液柱高则静压高,这有利于氧气的溶解和吸收。通常情况下,当液柱超过 4 米时,氧的吸收率能达到 97%至 98%以上,而如果液柱继续增加,氧的吸收率不会有明显变化。

2.乙醛氧化速率影响因素

乙醛氧化生产醋酸的速率和催化剂的性质有关,和催化剂的用量有关,和反应温度有关,和反应压力有关,和原料纯度有关,和氧化液的组成有关等诸多因素有关。

反应温度方面,在乙醛的氧化过程中,它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升温有助于过氧乙酸的生成与分解,然而副反应会加快,低温时氧化和降解的速度都会降低。当用氧气进行氧化时,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 80 - 85℃,并且还必须及时且连续地除去反应热。

反应压力方面:提高反应压力,能够促进氧向液体界面进行扩散;有利于氧被反应液所吸收;还可以使乙醛的沸点升高,从而减少乙醛的挥发。然而,升高压力会导致设备投资费用以及操作费用的增加。在实际生产中,当使用氧气作为氧化剂时,操作压力(表压)会被控制在 0.06 - 0.1MPa 之间。

原料纯度方面:要求原料乙醛的质量百分含量要大于 99.7%,而水分这种典型的能阻抑链反应进行的阻化剂,其质量百分含量需小于 0.03%;在乙醛原料中,三聚乙醛可使乙醛氧化反应的诱导期增长,且容易被带入成品醋酸中影响产品质量,其质量百分含量要小于 0.01%。

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液相氧化,所得的反应产物液被称为氧化产物液。该氧化产物液的主要成分有醋酸锰、醋酸、乙醛、氧、过氧醋酸,同时还有原料带入的水分以及副反应生成的醋酸甲酯、甲酸、二氧化碳等。氧化液中醋酸浓度的改变和乙醛浓度的改变,会对氧的吸收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当氧化液中醋酸的质量百分含量处于 82%到 95%这个区间时,氧的吸收率会保持在 98%左右。而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氧的吸收率就会下降。

当氧化液中乙醛的质量百分含量处于 5%到 15%这个区间时,氧的吸收率能够维持在 98%左右。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氧的吸收率就会下降。

从产品分离的角度来考虑,通常情况下,在流出的氧化液里,乙醛的含量不应超出 2%到 3%(质量范围)。

(三)反应器及工艺流程

1.氧化反应器:反应特点、对反应器的要求、工业反应器的结构

1)乙醛氧化生产醋酸的主要特点:

①反应为气液非均相;②强放热反应;

③介质有强腐蚀性; ④反应潜伏着爆炸的危险性。

五是同时流动形态需满足反应要求,即全混型。

工业生产中所采用的氧化反应器是全混型鼓泡床塔式反应器,大家简称为氧化塔。从移除热量的方式这一方面来看,氧化塔存在两种形式:

内冷却型能够使氧气均匀分布,有利于氧化过程的安全操作,还能减少醋酸和乙醛的夹带量。然而,它存在传热面积太小的问题,这导致生产能力受到了限制。

②外冷却型—大规模生产、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检修方便。

乙醛氧化塔为了能耐腐蚀,并且减少因腐蚀而导致的停车检修次数,所以选用了含镍、铬、钼、钛的不锈钢作为其材料。

2.工艺流程

外冷却乙醛氧化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图

第一为氧化塔;第二为氧化塔冷却器;第三为第二氧化塔;第四为第二氧化塔冷却器;第五为尾气吸收塔;第六为蒸发器;第七为脱低沸物塔;第八为 7 -脱高沸物塔;第九为脱水塔

二、丁烷液相氧化法生产醋酸

用空气或者氧气当作氧化剂,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并且处于加压的条件下,让丁烷一直处于液相状态,以此来进行氧化从而生产醋酸的这种方法。

1.主反应

2.副反应

3.生产条件

反应温度方面,在特定压力下,温度升高时,醋酸的理论收率会降低。通常其温度范围为 423 至 498K。

压力方面:在特定的温度下,压力呈现出越高的情况时,醋酸的理论收率也就越高。其压力范围为 3.92~7.84MPa。

催化剂方面,通常会选用钴、锰、镍、铬等金属的醋酸盐、环烷酸盐或者丁酸盐。其加入的量为反应液的 0.2%至 2%(质量)。

使用的催化剂不同,氧化产物的组成就不同。当以醋酸钴作为催化剂时,收率是最高的。如果在反应液中添加适量的抑制剂,像醋酸钠,就能够把单程转化率控制在 30%以下。这样做可以减少过度氧化的情况,从而提高醋酸的收率。

4.丁烷液相氧化法生产醋酸的工艺流程

三、甲醇低压羰化法生产醋酸

1.反应原理

主反应:

CH3OH + → + H2O(4-78)

HI + →+ CH3I(4-79)

CH3I + CO + H2O→   + HI(4-80)

总反应式为:

CH3OH + CO→(4-81)

副反应:

(1)一氧化碳水蒸气转化及甲烷化

CO + H2O → CO2 + H2(4-82)

CH3OH + H2 → CH4 + H2O(4-83)

(2)生成丙酸

氢气在反应器中,借助中间体乙烷基催化剂,与醋酸发生反应,从而生成了乙醇。

+ 2H2 →+ H2O(4-84)

+ CO → (4-85)

(3)乙酸甲酯、二甲醚

催化剂

催化剂

反应器中水含量的调节

碘甲烷浓度6%-7%(wt%)

铱催化剂和钌促进剂的5%(wt%)醋酸金属盐溶液

CO的分压1.05MPa

醋酸甲酯含量10%-13%(wt%)

反应温度 185-190℃

腐蚀金属含量应低于50ppm













2.催化剂

https://img0.baidu.com/it/u=9225320,3186005628&fm=253&fmt=JPEG&app=138&f=PNG?w=1155&h=500

反应以铑化合物(例如三氯化铑)当作主催化剂,碘化物(像碘化氢)作为助催化剂,它们都溶解在合适的溶剂里,从而形成均相液体。铑化物在催化剂中与碘化合物的比例是 1∶10(mol)。该催化剂的结构是由一氧化碳和卤素作为配位体构成的络合物。所使用的溶剂依据反应物、产物以及催化剂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和适应性来确定。实践证明,溶剂的极性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甲醇羰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如图3-7所示。

(1)高压法

图4-68 醋酸高压羰基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图

精馏塔

(2)低压法

图4-69 醋酸低压羰基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图

反应系统;洗涤系统;轻组分分离塔;脱水塔;重组分分离塔;精制塔

4.典型设备选择

液相自氧化具有以下特点:

气液相反应,氧的传递过程对氧化反应速度起着

重要的作用;

强放热反应;

介质往往具有强腐蚀性;

原料中间产物或产物与空气或氧能形成爆炸

混合物,而具有爆炸危险等。

故采用的反应器必须是:

能提供充分的氧接触表面;

能有效地移走反应热;

设备材料必须耐腐蚀;

有安全装置;

返混程度满足具体反应的要求。

反应器

搅拌鼓泡釜式反应器

连续鼓泡床塔式反应器

移热方式

内冷却管

外循环冷却器

循环导流筒

搅拌鼓泡釜式反应器

借搅动作用使气体高度分散

连续鼓泡床塔式反应器

特点:

结构简单,并且储液量极高,因此特别适合慢反应的场合,同时也适合放热量大的场合。鼓泡反应器的液相在轴向方向上返混情况很严重。

工业生产中所采用的是全混型鼓泡塔式反应器,这种反应器简称为氧化塔。氧化塔存在内冷却这种形式,同时也有外冷却这种形式。

内冷却型氧化塔

塔身分为多节,各节设有冷却盘管或直管传热装置

在氧化塔上部设有扩大空间部分

塔的顶部设置了面积大小合适的防爆口,同时有氮气被通入塔内,这样做是为了稀释并降低气相中乙醛和氧气的浓度。

内冷却型氧化塔

外冷却型氧化塔

5.技术特点

1)优点:

甲醇低压羰化法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所以反应收率高,能够达到 99%。

②使得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缓和;

③产品质量好;

④生产成本低等。

2)缺点:需要昂贵的铑催化剂,反应液中含腐蚀性很强的碘。

3)工业应用

1968 年实现工业化后,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在国外醋酸生产领域,甲醇低压羰化法已占较大比例,呈现出取代其他生产方法的态势。目前,正在对非铑非碘催化体系以及耐腐蚀材料进行研究与探索。

三、醋酸的精制

ofacid

拓展知识:

醋酸工业的发展与分析

一、国内外醋酸市场生产与发展分析

二、国内外醋酸生产与生产技术现状

三、醋酸产业前景分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醋酸生产技术详解:从原料到精制的完整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