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出差管理制度详解:国内短途、短期及长期出差规定
公司职工出差管理制度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与制度有所接触。制度将国家的法律、法令以及政策予以具体化,它是人们行动所遵循的准则和依据。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司职工出差管理制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宗旨:
本公司制定本制度,目的是让公司员工因公出差(除公务培训外)时,其差旅事宜能够有章可循。
2、适用范围:
本公司人员出差,按本制度执行。本公司安排的有协作关系之人员出差,也按本制度执行。
3、名词定义:
3-1、国内出差:本公司员工在国内因公出差称之。
短途出差指的是因公前往公司附近,单程距离在 60 公里以内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应当在当天返回公司。
3-1-2、短期出差:因公赴国内地区,时间在3日以内称之。
长期出差是指因公前往国内地区,并且停留的时间在 3 日以上 2 个月以内。
3-2、国外出差:本公司员工在国外因公出差称之。
4、出差管理要求:
本公司及本公司安排的有协作关系之人员出差前后应知事项:
https://img1.baidu.com/it/u=2073736990,364638100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47
出差需要有预见能力,要进行有规划的安排,同时要经过审核作业的流程。
出差人员要及时且认真地完成公司安排的出差任务。如果遇到问题,就应该主动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公司取得联系。
出差人员有责任对其出差的工作进行详细报告。同时,出差期间不能从事与工作无关的商业行为。
出差人员有这样的义务,即需要对支出费用索取凭证,这里的凭证指的是有效发票等票椐。
出差人员回到公司后,有在一定时间期限内销假以及申报差旅费的义务。申报差旅费的时候,应当同时附上必要的出差工作报告。
国内因公出差人员的差旅费,会依据职级以及出差目的地的消费标准的不同而划分等级进行报销。
4-7、除非经核准,出差开始应错过星期六下午。
交通工具首先应选择汽车或硬座火车。如果行程超过 8 小时,可以选择硬卧火车。需要乘坐游轮的,必须经核准后才能乘坐。在紧急事件情况下,经核准可以乘坐软卧火车和飞机。如果需要使用私车,经核准后,其私车公用的给付标准为:汽车每公里多少元;机车每公里多少元,标准另行制定。
要求出差人员出具工作报告,若需要出具工作报告,就必须附出差工作报告,不然差旅费将不予报销。
4-9、国外因公出差人员差旅费按另外规定执行。
4-10、出差时高管与属下同行其食宿费用经核准后据实报销。
出差人员如果是在当日 24:00 之后返回的,那么就可以在次日上午休假半天。
出差结束并返回公司之后,需要在一周的时间内结清出差的费用。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期限,那么就只能按照核定金额的 80%来进行报销。
5、国内出差管理流程:
6、国外出差管理流程:
国内出差的差旅费包含交通费、食宿费以及杂费(其中包含通讯费)。这些费用都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支给,具体标准如下:
https://img1.baidu.com/it/u=1031351132,217529413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交通费 住宿费 膳食费 杂费 备注
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市或县内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珠海、其他
地区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重庆 天津珠海 其它
地区
高管(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报销,进行报销,进行报销,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报销。
若因工作需要有另外费用支出,需核准后才可报销。
其他人员的报销标准为:每人每日上限 20 元,按实际费用报销;每人每日上限 80 元,按实际费用报销;每人每日上限 60 元,按实际费用报销。
如果市内交通费(或者住宿费)比标准低,那么就可以把住宿费标准(或者交通费)适当提高一些。不过要注意,提高后的市内交通费和住宿费两者的总和不能超过交通费和住宿费标准的合计金额。
差旅费若超过核定标准 10%以内,就需要报请总经理核准才可以报销。而如果超过核定标准 10%以上,原则上是不予报销的。
7-3、参加展会人员,由公司统一安排食宿。
出差人员如果没有住宿发票,或者是寄宿在亲友家中,那么就可以按照住宿费标准的上限补助一半。
二人以上一同出行,在出差地点所住的旅馆原则上应是双人以上的标准间。对于住宿费,能够按照标准间的费用,以每 2 人或者 2 人以上作为一个单位来进行报销。
公司配备通讯工具的人员,应当按照配额标准的限额来使用。如果超出了限额,就需要自己支付费用,并且超出的费用会在公司月度或季度结算时一起扣除。对于其他出差人员,在出差期间,由于工作联系的需要,公司可以给他们配给手机卡,出差结束返回后,要及时将手机卡交回。
8、附则:
本制度属于管理制度。它需经行政管理部审议,然后呈请总经理签核,之后公告实施。在进行修改或废止时,也需遵循同样的程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