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荀彧为何选择自尽?揭秘三国谋士的悲剧命运
曹操的手下为何会有第一谋士选择自尽呢?曹操的手下第一谋士并非郭嘉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趣历史小编来欣赏吧。三国曹魏势力里,曹操有诸多著名谋士。然而,他的首席谋士,最终却选择了自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众多谋士当中,荀彧和郭嘉的能力最为突出。其中,荀彧尤其厉害,曹操还称赞他为“吾之子房”,这里的子房指的是张良。然而,在 212 年的时候,荀彧却含毒自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荀彧字文若,他出身于士族名门颍川荀氏。其家族人才济济,都在朝中担任着高官。少年时期的荀彧就已声名远扬。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发出赞叹:“这是有辅佐君王之才的人啊!”189 年,荀彧被推举为孝廉。然而此时董卓乱政,于是他毅然弃官回乡。后来“冀州牧同郡韩馥派遣骑兵前来迎接他”,荀彧便带领宗族迁往了冀州。
袁绍夺取冀州之后,他先前就听闻过荀彧的大名,以对待上宾的礼节来对待荀彧。荀彧的弟弟荀彧谌以及同郡的辛评、郭图,都被袁绍任用。当时的袁绍正处于如日中天的状态,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然而荀彧却离开了袁绍,转而投靠了势力还很微弱的曹操。曹操得到这样一位谋士,自然是欣喜不已,当即任命荀彧为司马,自此两人开始了长达 22 年的合作。
190 年,曹操领兵攻打徐州之际,吕布趁机对兖州发动偷袭,当时的形势极为危急。在这种情况下,担任留守的荀彧成功劝退了豫州刺史郭贡。他还与程昱一同谋划,派人去说服范县和东阿县,最终保全了这三座城池,以此来等待太祖归来。倘若没有荀彧,曹操或许就会无家可归了。陶谦去世后,曹操打算攻打徐州,荀彧献上良策,即“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借此夺回兖州,打败吕布。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不久就在兖州站稳了脚跟。然而,他依然不具备争夺天下的资本。此时荀彧再次献策,认为“奉主上以从民望,这是大顺;秉至公以服雄杰,这是大略;扶弘义以致英俊,这是大德”。于是就有了“奉迎天子都许”这一举措,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同时“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https://img1.baidu.com/it/u=2285426736,355469703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75&h=292
荀彧效力于曹操达 22 年之久。在这期间,他担任尚书令长达十多年,始终承担着处理军国事务的重任。在此过程中,他贡献了诸多计策,助力曹操统一了北方。尤其在官渡之战中,坐镇后方的荀彧积极出谋划策。事后,曹操称赞荀彧说:“荀彧提出这三条计策,以濒临灭亡转为得以存续,以遭遇灾祸转为迎来福祉,凭借谋略成就了特殊的功勋。”曹操对荀彧的功劳赞誉有加,甚至宣称:“天下的安定,是荀彧的功劳啊!”
曹操每次出征,负责留守后方的必定是荀彧。他们二人关系甚好,曹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儿子。然而在 212 年,曹操南征孙权时,让荀彧前来慰劳军队,借此机会免去了他尚书令的职务,把他留在了军中。到了 213 年,荀彧在徐州去世,享年 50 岁。
关于荀彧的死,有两种说法:
一、忧郁而死。
太祖的军队抵达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他因忧愁而去世,当时五十岁。被赐予谥号为敬侯。到了第二年,太祖就成为了魏公。
——《三国志·荀彧传》
二、服毒自尽。
“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魏氏春秋》
https://img2.baidu.com/it/u=1326806649,82969293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1017&h=500
我不太相信荀彧是因病而死的。《荀彧传》中提到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然而他的死因却是忧郁而死。人们不禁要问,他忧虑的是什么呢?为何早不忧虑,晚不忧虑,偏偏在生病的时候开始忧虑,并且恰好就忧虑而死了呢?由此可见,《三国志》中这其中似乎别有深意。
你接着往后看,下一句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曹操成为魏公这一事件与荀彧的死存在怎样的关联呢?为何要将这一句放在荀彧的死之后呢?相信大家已然看得十分清楚了。
所以,荀彧肯定是死于非命!
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再来看服毒自杀论。
服毒自杀论主要在于如何解读。多数人觉得曹操送去的那个空碗是让荀彧自行了断,但笔侠对此有不同看法。让人自尽的方式有诸多种类,像毒酒、短剑、白绫等,为何曹操偏偏选择一只碗呢?或许,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一直以为荀彧阻挡了曹操颠覆汉室的道路,所以荀彧必定会死。难道曹操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吗?
曹操希望荀彧能够回心转意,而这关键就在于荀彧是否愿意。他始终铭记着荀彧曾经与自己的惺惺相惜,也难以忘怀荀彧曾经给予自己的大力帮助。他内心舍不得杀掉荀彧,然而两人之间又必须有一个了断。于是,他送出了那只碗。
碗在古代写作“盌”,且读音相同。曹操送碗,其目的体现了一种态度,他希望荀彧能“挽留”,从而回心转意并留下那只碗。既然是送碗,那为何要装饭呢?曹操很擅长这一招,比如他想招降太史慈时,就给太史慈送去了一个当归。这其中的雅致便是如此。
荀彧乃绝顶聪慧之人,他并未会错意。并非曹操有意让他死,而是曹操在给他出选择题。只是荀彧自己做出了忠于汉室的选择,而这也成为了曹操生平中的一大憾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