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26 04:16:34

马云创业历程:从杭州师范学院到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的传奇人生

马云于 1964 年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他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担任阿里巴巴集团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也是阿里巴巴公司的主席和非执行董事。他还是软银集团的董事。他是中国雅虎的董事局主席。他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下工商咨询委员会的会员。他担任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的院长。他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董事。他是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的特聘教授。

1988 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之后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1995 年,在出访美国的过程中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之后,创办了“中国的黄页”网站。1997 年,加入中国外经贸部,承担开发其官方站点以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的工作。

创业历程:

1988 年到 1995 年期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担任英文及国际贸易的讲师一职。

1992年,第一次创业,成立海博翻译社。

1995 年到 1997 年期间,创办了中国的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名为“中国黄页”。

1997 年到 1999 年期间,加入了外经贸部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在此期间,负责开发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网上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因为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这些学府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

2000 年 10 月,“世界经济论坛”将其评为 2001 年全球 100 位“未来领袖”之一。

2001 年,美国亚洲商业协会将他评选为 2001 年度的“商业领袖”。

2002 年 5 月,日本最大财经杂志《日经》将其选为封面人物;《日经》杂志对阿里巴巴在中日贸易领域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称阿里巴巴已实现收支平衡,成为整个互联网世界的骄傲。自中国加入后,日本市场逐渐升温,众多日本企业把目光投向阿里巴巴,并对其寄予了浓厚的兴趣和希望。

https://img2.baidu.com/it/u=904833721,25296206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77

2003 年创建了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现今在中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排名第一。

2004年12月,荣获十大年度经济人物奖。

2005 年与当时全球最大的门户网站雅虎展开战略合作。随后兼并了雅虎在华的所有资产。基于此,阿里巴巴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2006 年至今,他成为央视二套《赢在中国》最具特色且最有影响力的评委。他还利用雅虎中国和阿里巴巴为《赢在中国》提供官方网站平台,从而为千百万创业者提供了平台。

2007 年 8 月推出了一个营销平台“阿里妈妈”,其赢收项目为网络广告。阿里巴巴通过以支付的低端门槛这一方式,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长加入。

2008年阿里巴巴实行广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2008 年 3 月,马云先生被选入巴隆金融周刊 2008 年度的榜单,成为其中的 30 位最佳运行长之一。

2008 年 7 月,马云先生荣获了日本第十届企业家大奖。以往,此奖项仅仅会颁发给日本国内的企业家。

2008 年 9 月,马云先生被美国《商业周刊》选中。该周刊评出了 25 位互联网业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马云先生在其中。他是唯一一位上榜的中国企业家。

并且担任了董事一职。

中国的"互联网之父"

从某种意义来看,企业家马云的创业历程,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企业家马云的创业经历,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体现。 马云的创业史,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云的创业历程,就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企业家马云的创业史,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https://img1.baidu.com/it/u=4208875735,123398299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29

1995 年 4 月,马云刚过三十岁。他满怀热情,投身到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浪潮之中。随后,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具有真正意义的商业网站,即中国黄页。彼时,互联网业界称其为“开山鼻祖”的雅虎公司,刚刚创立还不足一年;彼时,中国内地一条互联网专线都还未开通;彼时,日后创办了曾辉煌一时但又很快消失的“瀛海威”公司而在业界闻名的张树新,为了政府批文的事宜,正在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衙门”间来回奔波。

若干年后,人们重新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进行研究时,经历了许多风雨的企业家马云才获得了那本应属于他的桂冠——中国“互联网之父”。非常奇怪的是,与国内的态度截然不同,在西方,大部分人都把(马云的英文名)称作中国的“Mr.”(“互联网之父”)。

不过,马云一贯淡泊名利,他只在乎自己如何看这个世界,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对于他来说,并不需要为能否“正名”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情绪,因为历史已经给了他足够的机会去证明这些。

1997 年底,马云无奈之下与“中国黄页”分道扬镳。随后,在外经贸部的邀请下,他正式加盟了外经贸部下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在此期间,马云满怀热情,带领他的团队先后开发了“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站点,还开发了“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等一系列站点,以及“中国招商”等一系列站点,还有“网上广交会”等一系列站点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站点。并且这些站点被李岚清、吴仪等国家领导人所参观。其中,“中国外经贸”是中国各大部委中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被当时的外经贸部长石广生同志赞誉为“永不落幕的广交会”。

1999 年,处于全球皆为“.COM 热”而疯狂的时代浪潮中。在以雅虎、eBay、亚马逊三大巨头为主流的互联网格局之下。“另类”的马云高喊口号,他高喊“只抓小龙虾”。同时他高举大旗,高举“做中小企业救赎者”的大旗。他开拓了一个新领域,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新领域,即中小企业 B2B。从此,在雅虎、eBay、亚马逊之后,世界互联网版图新增了一个崭新的“第四种模式”,那就是阿里巴巴模式。在企业家马云出现之前,习惯全盘西化且大规模进口欧美经济模式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从未像如今这般在世界新经济的大舞台上意气风发、扬眉吐气过。

马云是在中国最早开拓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家,并且一直坚守在互联网领域。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众多中国互联网商务的第一。他立志要为中国人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站点。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在 2001 年度将他选为全球 100 位“未来领袖”之一。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被国内外媒体、硅谷以及国外风险投资家视为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可与 Yahoo、eBay、AOL 相提并论。其成立促使中国商业信用得以建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里,为中小企业创造了诸多机会,实现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目标。

哈佛大学两次将他以及阿里巴巴经营管理的实践纳入 MBA 案例。2002 年 1 月发布的阿里巴巴第二份 MBA 管理案例中,哈佛引用了马云对阿里巴巴核心价值的阐释,即马云认为阿里巴巴的价值并非在于每天的浏览量具体是多少,而是在于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这表明了哈佛对阿里巴巴迅速发展的认可。

阿里巴巴曾两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 B2B 站点之一。它还多次被相关机构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 B2B 网站,以及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从阿里巴巴成立开始到现在,全球有十几种语言,400 多家著名新闻传媒对阿里巴巴的追踪报道一直都没有间断,并且被传媒界称赞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马云创办了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该网站成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本土化道路,并且从 2005 年第一季度起成为了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人们在谈论中国互联网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时,必然会提到企业家马云,也必然会意识到这个“幽灵”的存在。他是开创者,当仁不让;他是“教父”,极具影响力。他还是颠覆者,充满变革精神;他更是“叛逆”,与众不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云创业历程:从杭州师范学院到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