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26 22:20:32

2022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12.93% 为2025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光明时评】

近日,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得以公布。2022 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 12.93%。与 2020 年的 10.56%相比,提高了 2.37 个百分点。这为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中提出的 2025 年目标“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 15%”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当中,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能够彰显出多方面的支撑作用以及保障作用。

https://img0.baidu.com/it/u=2175620928,140580153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815

公民科学素质需要提高,这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国家强盛以科技为基,民族进步以创新为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很关键。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出一支既有品德又有才能、结构合理且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有助于营造出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从而为自主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和动力。

今年 7 月,国家领导人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强调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希望你们将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继续发扬下去,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去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用优质丰富的内容以及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得以提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作出新的贡献。面向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以更高的公民科学素质作为基础和支撑。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以此来扩大人才队伍规模,培育出一大批涵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人才。

https://img1.baidu.com/it/u=1160899434,426678234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8

国家领导人强调人口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其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着力提升人口整体素质,用人口高质量发展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对教育卫生事业进行改革创新,将教育强国建设当作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升人口在科学文化、健康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素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在 2020 年,我国的人口数量为 14.1178 亿人。此人口数量约占全球总人口的 18%。人口规模极为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所具备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所有现代化当中难度最大的那一种。数据表明,新世纪起始之后,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2010 年时为 3.27%,到 2015 年上升到 6.20%,2018 年达到 8.47%,2020 年是 10.56%,2022 年则为 12.93%。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一方面要看人口的总量情况,另一方面更要看人口的质量情况;既要关注人口的数量,更要关注人才的状况。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这有助于拓展人口质量红利。它能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也能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能力。还能加速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从而为 14 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时间来到 2006 年,这有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到了 2021 年,又印发了《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 年)》,其中写入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它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资源宝库。相关专家指出,要将科学精神与中华民族的魂魄相融合,塑造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国心,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给予坚实的支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12.93% 为2025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