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7 天前

吴笛教授探讨英国玄学派诗歌与欧洲巴洛克文学的深层关系

作者简介

吴笛为文学博士。他现任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该所的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他还是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特聘教授。此外,他兼任(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以及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并且是 A&HCI 期刊 of 的副主编。出版了 10 多种学术专著,如《英国玄学派诗歌研究》;出版了 30 多部文学译著,像《雪莱抒情诗全集》;还出版了 50 多部外国文学类编著,例如《外国名诗鉴赏辞典》。

英国玄学派诗歌与欧洲巴洛克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话题。有些西方学者认为英国玄学派诗歌是欧洲巴洛克文学整体发展的组成部分,而有些西方学者则认为波及西欧的巴洛克文学是玄学派文学的组成部分。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弗兰克·旺克将西班牙诗人维加等纳入玄学派诗人的行列。另外,西班牙诗人奎维多(de,1580—1645),被西方不少学者当作玄学派诗人。赫普尔(L.)明确表示:“西班牙奎维多的诗歌,在主题和精神上,与约翰·多恩很接近,时常具备玄学派的艺术特征。”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

(第四卷)近代卷(上)

吴笛 总主编 彭少健 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1-30454-9

定价:98.00元

玄学派诗歌和巴洛克文学名称不同。它们都是与追求严谨与和谐规范的古典主义文学相对立的文学思潮。两者都摒弃尺度和规范,不以和谐、简要和匀称为创作原则。它们对现实生活都表现出一种漠视的态度。在具体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手法上,两者也是非常相近的。英国学者罗吉·福勒所著的《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一书在谈及巴洛克风格时,认为它具备“奇思异想”的风格特点。同时认为,在 17 世纪的欧洲文学中经常出现的矛盾修辞法和矛盾语,是当时巴洛克式绘画中戏剧性的明暗对照法的对应物。实际上,把英国玄学派文学当作整个巴洛克文学的一部分,这样会更科学合理。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当时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等国主要产生的巴洛克诗歌,是一个流行于整个欧洲且相对于古典主义的文学思潮,它以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贡戈拉主义诗歌和英国玄学派诗歌为主要代表。

巴洛克风格绘画

Peter Paul :among theof

(1630 - 1635. Oil on panel)

西班牙贡戈拉主义诗歌被称作夸饰主义诗歌。我国西语诗歌研究专家赵振江先生对这派诗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精辟评述:以诗人贡戈拉为代表,将巴洛克主义推向了顶峰。贡戈拉侧重于抒情和表达志向,常常运用夸张的比喻、奇特的形象、冷僻的典故以及艰涩的词汇,所以他的作品结构既优美又严谨,寓意既深奥又隐晦。

从欧洲文学整体发展的视野来考察英国玄学派诗歌,这样能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渊源和实质。我们认为,英国玄学派诗歌是西方巴洛克文学整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研究视角可避免孤立地看待英国玄学派诗歌,能将其看成西方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进程。并且,要将英国玄学派诗歌视为人类思想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英国玄学派诗歌进行系统研究,这对于全面理解英国文学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正确把握 17 世纪西方文学的实质特征也很重要;同时对于我国的外国文学教学也具有重要价值,它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研究课题。

具体来说,英国玄学派诗歌在 17 世纪的英国文坛流行。它是一种文学倾向或文学思潮。尤其是玄学派后期诗人,大多接受了玄学大师约翰·多恩的影响。所以,英国 17 世纪存在这样一群诗人,他们受到约翰·多恩的影响,或者诗风与约翰·多恩相近,他们有着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和内涵,这种风格和内涵被称为玄学派。

有一些诗人受到约翰·多恩的影响,其中包括托马斯·卡鲁等被称作“骑士派”的诗人。这些诗人能够归入玄学派诗人的行列,西方学者大多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在科恩所编的《英国诗歌指南》这本书里写道:多恩的诗歌在 17 世纪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虽然他起初被人们遗忘了,不过到了 19 世纪后期尤其是 20 世纪才又被人们记起。骑士派诗人托马斯·卡鲁、理查德·拉夫莱斯和约翰·萨克林师承本·琼森,然而在情爱态度方面,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约翰·多恩的影响。17 世纪中期诗人亨利·金的悼亡诗里能看到约翰·多恩的影响,在神学诗人乔治·赫伯特尤其是亚伯拉罕·考利的多重象征诗歌中,也都可以看到约翰·多恩的影响。安德鲁·马韦尔运用了戏谑而又不失严肃的巧智,对肉体和灵魂的关系进行了探寻,并且他有用意象说明问题的偏好,这些都表明他对约翰·多恩了解很多。约翰·多恩推崇情侣双方灵魂契合,后来凯瑟琳·菲利普斯借用这一点来颂扬“女性之间的友谊”。后来人们给这批诗人加上了“玄学派诗人”这一称号,正是因为受到了约翰·多恩的影响。他们对玄学的事物以及研究事物的普遍方法有着共同的兴趣,同时也有着共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技巧,比如“巧智”“奇喻”“悖论”等技巧,这些技巧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英国诗人德莱顿在 1693 年最早使用“玄学派”这个称呼。当时,这个称呼是含有贬义色彩的。德莱顿觉得以约翰·多恩为代表的某些诗人“喜好玄思”。在极具影响力的著作《关于讽刺文学渊源与进展的论述》(A the and of ,1693)里,他把考利( )当作多恩的学生,并说了一段颇为风趣的话:“他(指多恩)不仅在讽刺诗领域,就连在爱情诗领域也喜好玄思;写爱情诗时,自然情感本应处于主导地位,他本应赢得女性的心灵,凭借柔情去吸引她们,然而,他却用哲学那微妙的思辨,把女性们的头脑给弄糊涂了。”在这方面,考利先生对他进行了过度的模仿。”

实际上,在德莱顿之前,有一个人提及过“玄学派”这一称呼。此人是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的苏格兰诗人威廉·杜伦孟德(1585—1649)。1630 年,杜伦孟德反对同时代作家的创作倾向,他认为那些作家“将诗歌抽象成玄学的思想和经院哲学的本质”。

塞缪尔·约翰逊

18 世纪的塞缪尔·约翰逊做出了进一步的评论。在他那严格基于古典主义规则的文集《英国诗人之作》(1779—1781)的前言里,他借用了德莱顿提出的术语,并且写道:大约在 17 世纪初,有一批作家涌现出来,他们可以被称之为玄学派诗人。但是,约翰逊提及的诗人范围很有限。他没有涉及卡鲁和萨克林等诗人。同时,他也无法提及当时仅有手稿留世的特勒贺恩。

https://img2.baidu.com/it/u=3934515751,88598035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37

塞缪尔·约翰逊的评论使得“玄学派”术语广为流传。他在论述这派诗歌艺术特色时,主要关注巧智技巧,认为他们的诗富有巧智,却只是将不协调的东西生硬地拉扯并强行扭在一起。

20 世纪,T.S.艾略特写过《玄学派诗人》这篇著名论文。他为玄学派的现代复活作出了重要贡献。T.S.艾略特对玄学派诗歌赞誉有加,他觉得英国诗歌自多恩之后就逐渐衰落了。同时他认为多恩诗歌能够将智力和激情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复合型的智性”。

英国有 20 位左右的玄学派诗人,其中包括多恩、马韦尔、赫里克、赫伯特、拉夫莱斯、沃恩等。在西方学者所编选的一些玄学派诗选中,入选的诗人呈现出扩展的态势。

这派诗歌的艺术贡献呈现多方面。其中最大的特色为“巧智”,也就是能在差异中发现相同,并且能将庄重寓于诙谐之中的才智。“‘巧智’指的是智力能够自由地发挥,以及对智力游戏和智力竞赛的喜爱。” 这一技巧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确实是玄学派诗歌与其他诗歌作品明显不同的地方。在玄学派的诗歌里,说理辩论的成分比抒情的成分要明显更多。作品中,一些观念、思想、意象、典故等明显是无关的,常常被神奇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双重思维”。这种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与强烈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进而达到了玄学派诗人所追求的感情哲理化以及思想知觉化的效果。

英国玄学派诗歌中除了巧智之外,其他主要艺术特征很典型,比如奇喻、悖论等。多恩等玄学派同时代诗人经常被提及的技巧还包括“line”(刚性诗行)。所谓“刚性诗行”,并非指诗体形式,而是指通过生硬或谜一般的句法结构,亦或是通过悖论和奇喻而形成的那种引人注意且难以理解的表现手段。在约翰·多恩的《迷狂》一诗中,第 32 行,诗人这样写道:我们看清了之前未曾明白的东西的动力。这就是“刚性诗行”,“we see we saw not”非常简洁,却又似谜般难以理解。同一首诗中第 51—52 行,多恩写道:“They are ours, they are not we, we are / The, they the ”,意思是肉体是我们的,尽管它们不是我们,我们是神灵,它们则是天体。这同样可称为“刚性诗行”,无论是短语结构还是所表现出的有关行星运动的玄学思想的奇喻,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特征。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共八卷)

吴笛 总主编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

(第一卷)总论卷

吴笛总主编 傅守祥等著

978-7-301-30326-9定价:98元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

(第二卷)古代卷(上)

吴笛总主编 吴笛等著

978-7-301-30336-8定价:82元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

(第三卷)古代卷(下)

吴笛总主编 张德明主编

978-7-301-30337-5定价:88元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

(第四卷)近代卷(上)

吴笛总主编 彭少健等著

978-7-301-30454-9定价:98元

https://img2.baidu.com/it/u=4012474153,393262799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36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

(第五卷)近代卷(下)

吴笛总主编 蒋承勇等著

978-7-301-30338-2定价:112元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

(第六卷)现代卷

吴笛总主编 范捷平等著

978-7-301-30452-5定价:98元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

(第七卷)当代卷(上)

吴笛总主编 殷企平主编

978-7-301-30335-1定价:82元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

(第八卷)当代卷(下)

吴笛总主编 吴笛等著

978-7-301-30453-2定价:82元









北大外文学堂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笛教授探讨英国玄学派诗歌与欧洲巴洛克文学的深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