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7 天前

朱德决心加入共产党前去医院做什么?揭秘1922年逃亡背后的转折点

朱德在决心加入共产党之前去医院做什么?陈独秀为何拒绝朱德的入党请求?

作者是马阳

朱德(右)和毛泽东、周恩来在一起

1922年春天,唐继尧被逐出云南后,趁着滇军响应孙中山号召出发北伐的时机,打回了昆明,还对朱德等曾反对过他的滇军将领发出了通缉令。当时朱德正在为刚去世的过继父守灵,为避开追捕,他不得不带领身边仅有的一些人逃离昆明。许多被通缉的军官在逃亡途中被抓捕缴械。朱德也遭遇了危险。不过因为有好友雷允飞的接应才化险为夷。雷允飞是专门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这次逃亡成为朱德走上新革命道路的转折点。他从此彻底摆脱了旧军阀。全身心去寻求新的革命道路

朱德下定决心放弃一切,是因为要去寻求新的革命道路。他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新的革命道路的呢?

朱德诞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困的佃农家庭。朱家代代贫寒,为了减少封建地主残酷的剥削与欺压,朱德的父亲决定倾家荡产也要供出个读书人撑持门户,朱德因而进了学堂。启蒙老师平常喜爱讲太平天国的事迹,所以朱德自童年起就钦佩太平天国的英雄。朱德20岁时考取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到仪陇县立高等小学担任体育教员。他一心想要实现教育救国。然而很快他就认识到。社会黑暗。时局动荡。远不是教书能够解决的。于是他决然决定投身军旅,不顾家人反对。他带着好不容易借到的45块银元,历经70多天到达云南昆明。1909年初他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这是中国近代著名军事院校。毕业后他当过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军事教官,还参加过反清斗争。在护国战争中,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屡立战功。在护法运动中他任滇军旅长。1922年1月,他从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调任为云南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是声名远扬的川滇名将。

然而这些运动并未使社会面貌得到改变。国家依旧遭受列强欺辱。人民依旧过不上好日子。从小立下救民救国志向的朱德自此陷入苦闷状态。他所在的军队已沦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朱德对现实感到失望。就在这时。国际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让朱德彻底改变了原本的想法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世界上首个无产阶级及广大劳苦大众当家作主、不存在压迫与剥削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紧接着,国内五四运动爆发。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深入、更广泛地传播。五四运动的浪潮将大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带入泸州朱德通过这些书刊接触到多种思潮,像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这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那时,他隐约觉得外国比中国发达。或许前往外国便能寻得救国救民之路。如此一来,他便产生了出国学习、探寻革命真理的想法。

出国留学,探寻革命真理,不得不提及一人——孙炳文。孙炳文出生于四川省南溪县,年长朱德一岁,是知名革命家。他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刺杀清摄政王载沣,还担任过《民国日报》主笔。1917年春,经好友介绍,孙炳文结识朱德,此后二人结为莫逆之交。他们常一起比较各类学说,探讨救国救民之法,还约定一同出国求学

朱德和孙炳文(站立者)在柏林合影

早在1921年,孙炳文于北京大学任教且在报馆工作时,给朱德写了一封信。信中催促朱德尽快到北京,加入共产党党组织,投身革命事业。唐继尧发出通缉令,这加速了朱德脱离旧军阀,促使其投身新的革命道路。然而,朱德离开旧军阀后,并未直接前往北京找这位老朋友。而是先去到上海,在上海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了一项预备活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22年6月初 朱德独自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启程 乘船前往上海 他先去了一所法国人开办的医院 即法国租界内的圣公医院 也就是上海圣玛利亚医院 朱德为何要去医院呢 实际上他是要做一件事 就是戒掉鸦片 朱德吸大烟吗 吸大烟这一恶习在别的军阀身上不算稀奇 但对朱德而言却有不同原因他吸食大烟并非是为了消遣。而是因为对当时那种乌烟瘴气、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感到绝望。所以想用鸦片来麻醉自己。让自己不再因现实的痛苦而整天睡不着觉。如今要改头换面走新的道路。自然也应该戒掉这害人的东西。

戒毒的日子不好过。没了鸦片后,顽强的失眠症开始发作。住院期间,他从报纸上看到中国工人运动的情况。他了解到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倡导者。于是,他产生了一定要加入这一组织的愿望。

在此期间他把存款转到巴黎的银行。他在法国轮船公司订了两张9月初开往马赛的三等船票。朱德当时不像多数去欧洲勤工俭学的学生那样连路费都要东拼西凑。他有自己的存款。他买得起三等船票。

朱德出院后,急忙乘火车前往北京。他在宣武门外的一所宅院里,见到了已阔别两年的孙炳文。孙炳文告知朱德,1922年春香港海员大罢工的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领导人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从这些运动里,工人阶级争得了权利。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俄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布尔什维克式新式政党。党的创建人是陈独秀。陈独秀是大名鼎鼎的《新青年》主编

朱德从亲身经历中渐渐认定唯有这个党能为苦难深重的中国指明出路,遂决心加入这个先进政党。于是孙炳文带朱德前往一处地方。此地乃北京大学红楼,是李大钊工作之处。李大钊当时是共产党负责人之一。然而当朱德和孙炳文满怀热忱赶到此处时,李大钊却不在。

孙炳文告知朱德,除了去找李大钊,还能到上海找另一位中共领导人。此人是谁?乃陈独秀。陈独秀曾为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是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中共中央书记局总书记。一心寻觅新救国之路的朱德,于1922年8月初前往上海他历经波折,终于找到了陈独秀居住的渔阳里。渔阳里位于南昌路100弄2号,这里还是《新青年》编辑部所在地以及中共中央活动场所。此次,朱德很幸运,见到了陈独秀。朱德一时难以抑制激动心情,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想法,一股脑儿全讲给陈独秀听。

按道理讲像朱德这样的老国民党员、历经生死的军官申请入党应该会受到欢迎。然而却遭到了陈独秀的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陈独秀初见朱德,觉得他像个大老粗。朱德肤色黝黑,颧骨很高,长相平平。朱德是国民党党员,还结过四次婚,旧习气很重。当时党内一些原国民党队伍里的人与他思想不一致。这些情况让陈独秀更坚定了把共产党建成“纯”工人阶级队伍的想法。另外,陈独秀拒绝朱德还有一个缘由。

1922年7月16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这部章程共六章 二十九条 其中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 党员入党时 须有一名党员介绍给地方执行委员会经地方执行委员会许可。由地方执行委员会向区执行委员会报告。区执行委员会再向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经区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依次审查通过。才能成为正式党员。不过工人只要地方执行委员会承认并报告区及中央执行委员会。就是党员。

当时 朱德对党章不太了解 对中国共产党入党程序不熟悉 陈独秀没答应朱德入党要求 他觉得像朱德这样的人加入组织需长时间学习考察 朱德不管怎样表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 最终都未打动陈独秀不过到了临别之时 陈独秀拿出《资本论》 拿出《共产党宣言》 还拿出自己撰写的几本革命理论书籍送给朱德 并告诫他 要把这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学好 要把这些著作学懂

——摘选自《作家文摘》合订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德决心加入共产党前去医院做什么?揭秘1922年逃亡背后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