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领导下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新使命与要求
1.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里,思政课起着“压舱石”的作用。思想教育有多种途径,这些途径都要靠思政课这个主渠道连接起来。铸魂立德工作繁杂,都得经由思政课这个“针眼”贯穿起来。
国家领导人强调,青少年是祖国未来,是民族希望。还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此时最需要精心引导与栽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的青少年时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人生“窗口期”。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人生“窗口期”。是精力最旺盛的人生“窗口期”。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抓住青年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来讲好思政课。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要满足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此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成为了思政课教师的新目标、新使命。
2.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国家领导人明确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让学生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中。要让学生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中。要让学生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对其作用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https://img2.baidu.com/it/u=903021651,386693243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思政课核心在于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其二思政课是铸魂塑“三观”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形塑期。国家领导人于2014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且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如同穿衣服系扣子。要是第一粒扣子系错。那剩余的扣子都会系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得系好。怎么抓住这个关键时期立心铸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呢?思政课的作用无法替代。思政课是开展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是铸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课程。
其三,思政课是塑造强大精神的关键课程。人才培养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为根本。根本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就会产生。育人的目标是树立德行为根本,核心是塑造强大精神。毛泽东讲过,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国家领导人说过,青年兴盛国家就兴盛,青年强大国家就强大。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具备爱国之情。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拥有强国之志。新时代中国青年需践行报国之行。这是思政课的主要内容。这是思政课的核心任务。这是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的目标
3.既做“四有好老师”又合“六要”新要求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2014年9月9日国家领导人前往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成为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2016年9月9日国家领导人前往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此时要求广大教师成为“四个引路人”。其一,要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其二,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其三,要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其四,要成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是对广大教师的普遍要求。这是广大教师以德立身的基本功。也是广大教师以德立学的基本功。还是广大教师以德施教的基本功。它是教师完成塑造灵魂时代重任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完成塑造生命时代重任的基本素质。更是教师完成塑造新人时代重任的基本素质。它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参照努力的“穿衣镜”。思政课教师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关键主体”。更是必须首先做到。国家领导人激励思政课教师团队。表示有了这样一支思政课教师队伍。他们可信。他们可敬。他们可靠。他们乐为。他们敢为。他们有为。国家领导人称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越办越好
要把思政课越办越好。要完成特殊使命和专业职责。即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仅达到这些要求是不够的。因此国家领导人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里提出对思政课教师“六要”新要求 一是政治要强 二是情怀要深 三是思维要新 四是视野要广 五是自律要严 六是人格要正这六个方面要求层次清晰。这六个方面要求结构完整。这六个方面要求内涵深刻。这六个方面相互关联。这六个方面相互促进。这六个方面相得益彰。它们构成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标准和专业内涵。这对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4.既做到“四个相统一”又坚持“八个相统一”
https://img0.baidu.com/it/u=1454331870,293796623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任。其使命无比光荣,责任极其重大,任务相当艰巨。若没有过硬的本领与作风,根本无法胜任。所以,要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得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16年12月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相统一”要求。这要求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还要求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也要求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并且要求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四个相统一”是广大教师完成人才培养使命时必须遵循、坚守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准则。它也是完成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时代重任所需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一员,理应做到“四个相统一”。而且必须首先做到。还要带头做好。
其次要推进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必须落实到怎样培养人的具体行动上。还必须落实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上。国家领导人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新要求 即增强思政课思想性 理论性 亲和力 针对性 并指明实现这一要求的新路径 概括起来是要坚持八个相统一 也就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六要”阐述的是思政课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特质。“八个相统一”讲述的是如何上好思政课。“八个相统一”还讲述的是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八个相统一”体现了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这也是对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更高标准与要求。它还是思政课教师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遵循。同时,它更是实现路径与基本方法。
要将“八个相统一”贯彻于思政课教学改革,落实在每一堂思政课上。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提升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领会“八个相统一”的精神实质,逐个创新,逐步突破,坚持不懈,攻坚克难,持续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树木需十年,培育人才要百年。育人这项事业,功绩将流传千古。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承担着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为办好学校思政课指明了前进方向。还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抓好工作落实。达成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贡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