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
教社科函〔2019〕10号
各省教育厅(教委),自治区教育厅(教委),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现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请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请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制定的实施方案要及时报送我部社会科学司。各地制定的政策举措要及时报送我部社会科学司。
教育部
2019年4月17日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培养规划(2019—2023年)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区、市)、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模式,创新培养举措,丰富培养资源,压实培养责任。让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更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更扎实,教书育人水平整体提升。切实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在教学改革创新里,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通过这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以及亲和力、针对性要配备并建设强大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努力培养出数十名在国内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政课名师大家。还要培养数百名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以及数万名思政课教学骨干。以此推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使整体水平持续提升。进而切实把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办好。
三、培养途径和措施
(一)专题理论轮训计划
1.开设“周末理论大讲堂”组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专题培训
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在固定地点组织骨干教师学习。骨干教师数量一定。学习全程集中进行。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加强引导管理。
https://img0.baidu.com/it/u=3576963271,56458819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90
2.学习贯彻国家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更好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开展专题培训。培训面向本专科、研究生各门思政课骨干教师。尤其针对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还有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以及新入职思政课教师。每年举办12期。每期规模100人。培训时间为3周。每年培训1200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需依据本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来制定培训计划。并且每年都要举办专题培训。
“国家领导人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专题实践研修
各地各高校能够依托教育部以及省级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研修活动。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在高铁、桥梁、港口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单位设立一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在航天、潜海等取得世界领先成就的重大科技成果单位也设立一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各地各高校要在五年内组织思政课教师,让每人至少参加一次实践研学。
(二)示范培训计划
1.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
依靠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施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硕士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扶持计划,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数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育。
2.骨干教师研修项目
继续办好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在培训对象方面突出精准要求。在培训课程方面突出精准要求。在培训师资方面突出精准要求。在培训基地方面突出精准要求。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高校思政课教材(2018年版)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努力。在找准思想理论教育和“00后”大学生理论兴趣的共鸣点上努力。在讲清思想理论教育和“00后”大学生理论兴趣的共鸣点上努力。在讲透思想理论教育和“00后”大学生理论兴趣的共鸣点上努力各地各高校需依据培训任务,精心挑选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这些骨干教师要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达成五年内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培训全覆盖的目标。并且每所高校至少要有2位教师参加国内研修项目。引导参训教师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教研室等举办“三集三提”活动。活动包括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不断扩大国家级示范培训的影响面。
国外有研修项目。每年会挑选若干名高校思政课拔尖教师。这些教师会以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国外进行访学研修。访学研修时长为6至12个月。
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开展网络培训项目。根据培训需要及时进行网络直播培训。每年直播场次超50场。覆盖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开发在线学习频道。供思政课教师自主选学、精细备课。
3.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博士项目
每年依靠全国高校首批19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100名在岗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这些教师从事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学5年以上。
4.思政课教师省校协作培训项目
指导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研修基地。该基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省级教育工作部门建立省校协作机制。省级教育工作部门集中选派思政课教师到基地。基地发挥平台优势与队伍优势。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创新示范培训方式。扩大研修基地培训工作覆盖面。指导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该基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省级教育工作部门建立省校协作机制。省级教育工作部门集中选派思政课教师到基地。基地发挥平台优势与队伍优势。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创新示范培训方式。扩大研修基地培训工作覆盖面。指导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该基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省级教育工作部门建立省校协作机制。省级教育工作部门集中选派思政课教师到基地。基地发挥平台优势与队伍优势。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创新示范培训方式。扩大研修基地培训工作覆盖面
5.思政课教师校际协作项目
进一步强化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建设工作的指导。鼓励并支持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准对口支援西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鼓励各高校构建校际协作机制。通过挂职、支教、进修等形式,共同开展教学研讨。共同组织课题研究。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以此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三)项目资助计划
https://img2.baidu.com/it/u=1642555544,158620572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361
1.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项目
每年挑选约30个优秀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给予支持。这些团队围绕高校思政课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团队攻关。每个项目资助经费是40万元。资助期限通常为3年。
2.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项目
每年挑选建设约10个“名师工作室”项目。这些项目用于培养骨干教师。还会开展教学研究。并且推广教学经验。每个“名师工作室”项目有40万元资助经费。建设周期通常为3年。
3.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
每年挑选约50名思政课中青年教师。这些教师教学业绩突出,科研潜力较大,创新能力较强。每位教师给予20万元资助经费。资助期限通常为3年。鼓励各地各高校通过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方式重点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
4.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
每年会挑选大约20项优秀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这些项目的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喜爱。每个项目会获得5万元的资助经费。资助期限为1至2年。
5.全国高校思政课示范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西部项目”
每年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的12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予以支持,数量约为10个。每个项目提供40万元资助经费,资助期限通常是3年。
6.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
每年设立不少于100项。针对思政课教学里的重点问题开展研究。针对思政课教学里的难点问题开展研究。针对思政课教学里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每个项目资助经费10万元。资助期限1至2年。
(四)宣传推广计划
1.全国高校思政课示范教学展示活动
自2019年起始,每两年按专题组织全国高校思政课示范教学展示活动。集中展示优秀教学录像、课件与教案。表彰优秀思政课教师,这些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过硬、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理念先进、育人效果突出。培育推广品牌课,其特点是“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终身受用”。充分发挥示范教学的引领作用
2.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先进经验宣传
和中央主流媒体展开合作。持续宣传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那些站位高、保障硬、工作实、业绩佳的地方和高校。持续宣传一批基层党建强、团队文化优、教学水平高、社会影响好的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持续宣传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各地各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同中央以及省(区、市)的主流媒体展开合作。要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宣传推广。以此为思政课教师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四、组织领导和实施
本规划由教育部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各高校需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要建设一批省级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要设立一批思政课教师专项培养资助项目。要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切实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以此实现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持续提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