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更生:从鲁班胡同走出的大国工匠,木工生涯的传奇之路
刘更生出生于1964年,是邢台市南宫人。他是家具手工木工高级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是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也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一级工艺大师。他是国家非遗龙顺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现任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龙顺成公司副经理、工艺总监,还是刘更生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匠心缘起:木工生涯的起点
刘更生诞生于北京原崇文区(现东城区)的鲁班胡同。他从小就和木头有了深厚缘分。他父亲是龙顺成公司的老师傅。所以他从小在木工世界里成长。小时候的他。常在东西晓市的30多家木器铺间玩耍。对木头上每条花纹都十分熟悉。这样的成长环境。为他日后木工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3年 刘更生19岁 参加工作 成为京作宫廷家具老字号龙顺成的学徒 在此 他师从孙月楼 系统学习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术 还学习古旧家具修复技术
龙顺成是一家在京城颇负盛名的硬木家具制作工厂。它始建于1862年。是由清宫造办处的王姓木匠创办的。以制作宫廷家具而闻名。其制作的家具全都采用榫卯结构。其产品在业内被誉为“百年牢”。具有“京作官窑”的称号。
刘更生在此处每日背着一大包废木材 进行刮刨子 下锯 凿孔等操作 从选材开始 到划线 开榫 打眼 雕花 组装 打磨 烫蜡 每个步骤都反复练习 苦练基本功 每天从工厂回家后 还要拿出家中旧存的红木材料反复研究比对 向父亲求教 他表示在这里 不仅学到了精湛技艺 更领悟到匠心精神的内核是追求极致 尊重手艺”刘更生说。
传统手工木工行当里,匠师们使用工具需达“心手合一”之境。面对“锛、凿、斧、锯、耪刨、马牙锉、刮刀片、勒刨”等几十种专业工具,操作要臻于炉火纯青。刘更生痴迷且钻研木工,仅两年便能独立操作,比一般学徒提前一年。
https://img0.baidu.com/it/u=3746244400,129276302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7&h=354
匠心传承:京作硬木家具的守护与创新
这项技艺是家族的骄傲。这项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带着这样的信念。刘更生苦练技艺。刘更生立志要成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守护者。刘更生立志要成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创新者。
随着技艺不断进步,刘更生在重要工程项目制作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且成为主力。首都机场专机楼贵宾厅的家具是他的作品。北京贵宾楼饭店总统套房的家具也是他制作的。APEC峰会的皇宫椅出自他手。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庆典的家具同样由他打造。天安门城楼内部的木质装饰还是他的杰作。刘更生的作品在国家各个重要场合都能见到,成为了京作家具的典范。
2021年 龙顺成公司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活家具供应商 当时时间紧 任务重 刘更生带领车间职工 反复琢磨技艺 针对代表性圈椅进行了47处改良 部件尺寸标准中 误差范围从±0.5mm缩减到±0.25mm 平整度 表面光泽度标准都大幅提升最终 为北京冬奥村等重点场馆 提供了18个品类中式京作红木家具展陈 向世界传播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之美
在古旧家具修复领域,刘更生造诣非凡。一次,客户带着几个纸箱和麻袋前来,里面装满零散木头残件,多达上百件。刘更生依据对残件雕工、工艺的判断,觉得这些残件或许是乾隆时期的物件。没见过原件,他经无数次排列组合与尝试,最终修复出一张圆形紫檀包厢转桌,有透雕龙凤牡丹图案客户看到修复后的桌子。顿时如梦初醒呆立当场。说道:“对。这就是儿时记忆里的模样。一模一样。”
此外 他参与北京颐和园延赏斋仿制清代乾隆九屏风工作 参与大觉寺文物家具修复工作 他主持完成养心殿紫檀木无量寿佛塔修复 主持完成清乾隆金丝楠木自鸣钟修复 主持完成铜壶滴漏修复 大量珍贵明清款式家具文物因此得以恢复和保存
https://img0.baidu.com/it/u=2555083018,2261988209&fm=253&fmt=JPEG?w=500&h=794
匠心回馈:技艺薪火的传递
在刘更生眼中,匠心精神不光体现在技艺方面,更体现在对技艺的传承以及发扬上面。他已过知天命之年,越发注重对新人的帮教和传承。他期望把“京作”技艺传授给更多木工匠师。
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生产一线。在生产分厂亲自传授。从下料画线开始。到木工起形。再到榫卯结构安排。之后是细节雕刻。接着是打磨烫蜡。最后到成品组装和验收。刘更生做事认真。事事亲力亲为他牵头组织工人开展专题授课。讲授明清家具演变史等专业知识。还组织技能竞赛。建立“1351技艺传承梯队”。以此为非遗传承和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在他的指导与带动之下。龙顺成家具产品质量大幅提升。职工学习木工技术热情高涨。生产一线干劲满满。培养出一大批年轻技术骨干。
刘更生的木工生涯在北京起步并发展。但他始终没忘自己的家乡邢台。他说,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邢台度过。邢台是他梦开始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他童年的欢笑和成长的足迹。正是这份深厚的家乡情怀。让他有了在家乡打造“刘更生名家活动室”的想法。
刘更生对即将在家乡南宫南杜街道建立“刘更生名家活动室”满怀期待与憧憬。他说,活动室的建立,是他个人对家乡的回馈。这也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弘扬。他期望通过这个平台,能让更多人了解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记者:陈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