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深入贯彻习近平讲话精神,回顾五年来思政工作成效
【编者按】2019年3月18日,国家领导人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过去五年间,华东师大深入学习并贯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为总结学校在思政工作建设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特意开辟回顾专栏,以此奉献给读者。
强国首先要强化教育,强化教育首先要强化教师队伍。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是全国第一家师范生书院。它坚持为党培育人才、为国培育人才。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书院制育人的独特之处。深入挖掘“大思政”方面的育人资源。持续贴近未来教师成长的需求。在师范生思政教育的模块化、系统化、精细化方面深入钻研以教育家精神作引领。凝聚校内育人合力。拓展校外育人资源。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从学生社区到社会“大课堂”构筑育人同心圆。砥砺培养“适教、乐教、善教”的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
入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回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养成教育助力师范生培养14年的创新实践》获得上海市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它还位列上海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之中。并且也在“百优庆百年”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等里面。
《立德树人新途径:现代大学书院制创新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探索》获得了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的最高奖项(SERVE奖)
一、育人内圈守正创新,发挥社区育人功能
全面追求卓越,对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进行升级。孟宪承书院不断深入推进“德智体美劳 + 教师教育”的“5 + 1”育人体系建设。以学生社区为依托打造一系列卓越育人品牌。结合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紧扣重大社会热点开展师德品德教育。抓住师范生成长阶段开展生涯发展教育。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打造孟院讲堂、科创通识研修班、“思维大爆炸·师范生跨学科通识教育系列沙龙”等活动名片。以此引领学生创获知识智慧,拓宽融通视野。成功申报校级二级心理辅导站。借助趣味运动会、逐“孟”健康跑等,引领学生强健体能体魄,坚韧意志品质。实施一系列美育计划,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自编自导大师剧《孟宪承》,发起成立校园大师剧大中小一体化育人协作平台,注重通过文化来教育人、感化人。在最美劳动者寻访、劳模面对面等活动里,引导学生传承劳模精神与劳动精神。以教师素养提升为主题。通过生涯导航。围绕师德建设等方面。发挥品牌活动效应。“润物无声”般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教师。
原创大师剧《孟宪承》
深度融合,构建师范生协同育人团队。2020年,孟宪承书院邀请九个对接专业院系的党委书记。还邀请了九个对接专业院系的院长(系主任)。成立发展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院系的人才队伍优势。充分发挥机关骨干岗位优势。充分发挥书院的跨专业优势。瞄准一流教师教育。谋划推动卓越师范生培养构建全链条导师队伍,包括人生导师、社会导师、机关兼职班主任、朋辈导师。为书院学子提供指导支持,涵盖学科适应、专业发展、科创实践等方面。年均开展主题活动近200场,覆盖人数近两千人次。打造“校友 - 师范生”联动互助成长体。搭建“师范生职前 - 职后”协同发展平台。借助“大中小一体化‘四史’学习教育行动计划”。联动教育一线校友资源。针对沪上11所红色教育场馆开展德育研学设计
孟宪承书院导师队伍
https://img0.baidu.com/it/u=935261127,334282105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892
提升质量与效率,切实抓好师范生分层分类培养工作。以孟宪承班为动力,深入推行卓越教师培养2.0计划。积极探寻智能教育背景下新时代卓越教师的成长规律。聘请“时代楷模”曲建武担任兼职班主任。以“国家优师计划师范生”作为载体。深入实施“优师筑梦(DREAM)行动计划”。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工作对于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聘请“时代楷模”陈立群担任兼职班主任。以少数民族预科班为依托。深入实施民族学生“出彩计划”。积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石榴籽”向心力
华东师大优师筑梦(DREAM)行动计划
二、育人中圈合力致远,凸显开放办学特色
深化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积极融入区域化党建格局。孟宪承书院积极融入区域化党建格局,对接区域发展需求,用好区域发展资源,强化校社联动育人。在吴泾镇居民区建立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师范生设计制作的系列微课已被纳入吴泾镇社区党校课程体系,比如“吴泾·蝶变——行走中的‘四史’学习教育”“跟着我党去创业·一城二十载”等。和上海市武警某部共同打造新时代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上海学生安全教育研究中心设立沪上高校首个“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学实践中心”。促使“00后”学子把志愿课堂开设到社区。让“00后”学子把党史学习教育置于工厂。让“00后”学子把党史学习教育带入企业。为基层治理和城市建设增添“00后”新生代力量以及高校智力优势
深入推进与社会组织共同建设,积极构建大学社会育人共同体。同上海翔宇公益基金会协作成立“周恩来学习社”。与上海市光明中学“周恩来班”建立结对关系。联合开展“周恩来上海革命生涯地图”大中学一体化研学实践项目。和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签订合作协议,推出师范生科学素养提升计划。依托上海唯实文化研究所,与校团委共同开展“讲好身边‘四史’故事 百部视频献礼建党百年”大学生短视频大赛。推出《和伟人后代学“党史”学“四史”》项目,研制党史学习教育课件。与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公司联合开展关爱城市建设者子女“云陪伴”活动,进行了400余次云端暖心陪伴,时长超1200余小时。和闵行区莲谷产业园协作 设立莲谷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培育学生劳动精神 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周恩来学习社”合影
深化和知名中学的合作共建,积极推动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将师范生课堂设在教育一线,在“名校长面对面”系列讲座里,和特级校长探讨“中学需要何种老师”。课堂延伸至中学教室,在“行走的未来教师课堂”中,聆听示范授课,还与华师大二附中附属初中教师一同讲述“学科中的‘四史’教育”与华师大二附中临港奉贤分校、上海交大附属中学等一同探索区域化团建共建,为大中学青马工程一体化提供助力。在2024年,国家领导人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时,孟宪承书院带头发布“大中小德育一体化”计划,共同打造育人新的格局,构建教育新的生态。
区域化团建共建活动
三、育人外圈广开思路,紧扣共享平台建设
互加教育拓展教育振兴“朋友圈”,发挥教师教育独特优势。推出未来教师教育扶贫接力计划,定期为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乡镇学校量身打造成长夏令营。五年来,30多支实践队伍参与其中,400余名师范生加入进来,他们走进祖国各地13个省市自治区,为2000多名偏远地区学子开展支教帮扶活动,活动充满活力且饱含关爱,该项目获评“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持续擦亮“教育筑梦计划”先锋品牌。自2020年开始,组建志愿者团队。该团队对接云南多所学校开展“数字支教”。拓展课程100余课时。辐射近千名学生。2023年,孟宪承书院牵头启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东师大组团师范生实践育人项目。该项目联合上饶师院、赣南师大、丽江师专、昭通学院等薄弱院校开展组团实践活动。组织110名师范生开展专项实践,实践内容包括乡村爱心课堂、红色研学、调查研究。探索校际师范生组团实践创新模式,此模式可复制推广。有效带动地方师范院校高质量育人
https://img2.baidu.com/it/u=864139771,200835547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中,华东师大组团开展的师范生实践育人项目举行启动仪式
加入长三角“朋友圈”,一起谋划书院发展的改革创新。2018年,孟宪承书院挑头,和复旦大学、苏州大学、温州大学等江浙沪十几所高校书院共同成立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六年来 联盟依靠各成员单位书院制育人的特色 对标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先后成立长三角高校书院党建联盟 长三角高校劳育协作平台 长三角高校书院“大思政课”育人协作平台 大力推进“资源共享 协同发展”一体化育人平台建设 服务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探索共建书院通识课程与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实践中形成一批特色品牌项目,如“书院开放日”“大运河文化传承实践”“党史故事联讲竞赛”等。形成常态有效的“互学互访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直接参与师生达3000人次。辐射覆盖10所高校的两万余名学生。
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书院开放日”互访交流计划
与海内外“朋友圈”互动 拓宽青年学子全球视野 孟宪承书院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书院联盟”发起单位及常任理事单位之一 2019年 孟宪承书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书院 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 澳门大学蔡继有书院签署四院合作意向书 启动“城市与文化发展——四地书院文化交流项目” 至今已开展四轮互访2020年,作为新一届理事长书院,主办了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2023年,孟宪承书院承办了首届“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全国13所院校的逾30位港澳台籍学生,在沪、滇两地交流教育理念。他们还在沪、滇两地提升了教学素养。此外 选派优秀师范生参与国(境)内外师生交流互访活动 比如“UBC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以此碰撞中西教学模式差异
“城市与文化发展”项目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聚焦北京、上海、西安与澳门
怎样凭借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塑造灵魂?怎样于学校卓越育人里贡献孟院的力量?共同研讨并回答“教师教育,孟院何为”的答案。这是孟院始终在砥砺探索的问题
“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站在五周年新起点上 孟宪承书院会在师范生卓越养成里坚定“一颗心” 扎实推动“五育并举”加“教师教育” 让第二课堂体系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 为师范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给予有力支撑 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拧成“一股绳” 持续深化U-G-S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整合联盟等育人资源 推进师范生访学计划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下好“一盘棋” 以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为契机 打造卓越育人的关键场域确定目标,鼓足干劲。凝聚心力,积蓄势能。实现智能升级,提升质量效率。抓住机遇,书写新篇章。把培育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与整个过程。切实促使书院与学校改革发展同步调、共奋进。
对此进行回顾
编审|郭文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