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院林坚主任指出!男女运动方式性别化误区成老年失能诱因
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表明,人体在25岁后就开始了衰老过程。女性45岁、男性55岁会经历显著的“断崖式衰老”。这种生理转折最直接的表现是肌肉量急剧减少。30岁后每十年流失3%至8%。60岁后流失速度加快到每年1.5%。https://img2.baidu.com/it/u=1112461135,149752518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76&h=500
肌肉流失不但致使体型发生变化,还会引发致命的隐患。林坚指出,中老年群体里超过30%的摔跤事故是由肌肉力量和灵敏性不足造成的。男性由于长期偏重力量训练,普遍存在柔韧性差的状况。女性过度追求柔韧训练,致使肌肉储备不够。这种运动方式的性别化错误观念,正是老年失能的关键诱因。
打破传统锻炼定式是关键。林坚给出建议,男性要把瑜伽纳入常规训练,借助猫牛式、下犬式等动作来改善脊柱灵活度。女性则需加强力量训练,深蹲、硬拉等复合动作可有效提升骨密度和肌肉量。这种“男练柔韧女增肌”的交叉训练模式,能让50岁以上群体的平衡能力提升40%
https://img1.baidu.com/it/u=2551264970,119719887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27&h=418
对抗衰老的战役要提前谋划。从30岁起每周开展3次针对性训练。同时配合蛋白质摄入量增加到1.2克/公斤体重。这样能把肌肉流失速度延缓50%。就像林坚说的。身体功能的维护并非中老年的专利。35岁开始的运动储备。决定着75岁时的生活质量并且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