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3 天前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60年风雨兼程,举办教学研讨会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在北京市教育深综改背景下进行了第四次改名。该校经历过基础薄弱阶段。也曾荣获诸多荣誉。至今已走过60年风雨历程。在学校建校60周年之时。学校于11月25日举办了“探索多元课堂,提升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研讨会老校长83岁,特级教师80岁。这些退休教师曾为学校奉献青春,努力奋斗过。如今他们回到学校,走过操场,又走到每一层教学楼,都不禁感叹学校变化太大。

据了解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 始建于1956年 到现在已经有60年了学校秉持人文教育思想。以“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成才奠基”作为理念。坚持“尚德、自强、笃学、人文”的宗旨。在“会学习、会生活、会负责、会创新”的学生培养目标引导下。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社团建设当作突破口。积极发掘教师潜能。搭建深层次均衡教育平台。

为了让进入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提高。除完成国家、教委规定的课程外,依据学生特点与喜好,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先后开设了近二十门校本课程,比如《中国古陶瓷艺术》《走进老北京》《数字化校园生活》《橄榄球》等。这让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充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发展,获得市、区教委一致肯定。

学校里学生社团、校园电视台等学生组织丰富多样。活动也多种多样。每学年学校都会举办“跳蚤市场”。还会组织体育节。也有文化节。还有科技节。另外有社会实践等活动。众多学生在北京市级比赛中斩获佳绩。

学校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诸多成绩。学校曾获评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学校连续多年荣获丰台区中考优质学校称号。在2015年学校获得北京市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部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贡献奖。

时空斗转

老建筑见证学校发展

(1956-1959年北京市第87中学)

建筑面积1694平米

时代风云

大课堂磨练学生成才

(1959-1986年北京市丰台区岳各庄中学)

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岳各庄中学

1968年12月22日 《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里引述毛泽东指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很有必要 此后 全国各地城镇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 文化大革命期间 学校有五十多名学生参与支边活动 前往新疆

办学探索

要质量力保学校命运

(1986-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中学)

学校在1986年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中学。时任校长腾云奎提出办学理念:讲道德、重博学、修体质、建乐群。学校根据学生实际状况采取措施:低起点、小步走、多活动、快反馈。还提出知识积累要始于课内终于课外,要开展各种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增加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健康成长。这反过来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素质

1993年 学校因办学条件受限 送走最后一届高中毕业生 之后成为初中校 其基础建设硬件设施薄弱 当时困难重重 “北京市基础薄弱学校”的发展问题 引起北京市领导高度重视 时任北京市市长李志坚 多次到学校指导工作

1998年 学校新教学楼投入使用 生源数量快速增加 时任校长张玉玲提出管理思路 即严抓教育教学常规 以绩效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干部教师同心协力 学校在丰台区初中校中教学质量逐渐提升

2006年,柳秀梅校长在任时,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成果显著。校本研训是基于学校开展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它以课程实施中教师碰到的各类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还有理论研究等专业人员一同参与。学校科研工作慢慢步入正轨。学校教师发展推动学生发展。学校在丰台区初中校里已追赶至中上等水平。

2013年 学校发展态势迅猛 社会声誉颇高 口碑良好 先后荣获诸多殊荣 诸如“北京市百姓身边好学校” “丰台区校本特色校” “丰台区中考优质校” “丰台区素质教育显著进步校” “丰台区学校文化建设与提升一等奖” “丰台区师德先进校”

借助集群

微指导护卫师生远航

(2015年至今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

学校在2015年6月改名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今年是学校建校六十周年。学校曾先后四次更名。在每个阶段都为社会和国家培育了众多人才。学校教师还克服了办学条件艰苦的挑战。默默辛勤耕耘。培养出王庆生、黄庆庆两位北京市特级教师。2014年学校引进了鲍建中、曲建涛两位特级教师。学校实施教师发展的“紫藤绽放工程”。该工程在数学、英语和物理三位特级教师的专业引领下开展。学校重视科学规划。也重视愿景引导。还重视微观指导。通过这些举措帮助每一位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越走路越宽。

建设高素质教职工队伍是教育发展关键。良好师德师风是教职工队伍素质重要方面。教师队伍建设利于促进教师理念转变与专业发展,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

教师队伍发展的

“紫藤绽放工程”

十二五期间,丰台区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教师成长树”概念。此概念把教师成长划分成准备期、适应期、发展前期、发展后期以及创造期。它能让每位教师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不同发展平台。借助“研、训、赛、评”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进而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

学校依据教师实际情况,借助丰台区教师成长树拟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紫藤绽放工程”方案。紫藤花是学校的校花,黄绿紫橙体现了紫藤一年四季的颜色变化。“黄发期、绿展期、紫盈期、橙实期”四个阶段的命名,中间字连起来是“发展盈实”,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教师的精神追求是饱满充实的。其二,教师专业基本功过硬。其三,教师的专业成就持续丰硕。

教师发展规划需依照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要融合校本教研、专家引领、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同时,要重视教师个人需要与原始经验相契合。学校将教师发展划分成四个阶段。明确了不同阶段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

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愿景,是激励干部、教师的关键动力。它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有效助力。学校借助建立共同愿景,让全体成员一同拥有愿景、信念以及价值追求。由此发展出学校的强势文化。进而推动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主要功能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需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素养。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置于首位。在课程建设里融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未来展望

把握教育形势

新课程培养目标旨在让学生具备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拥有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让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让学生遵守国家法律。让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人生观。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让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具有初步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环境意识。让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具有健壮体魄。使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让学生养成健康审美情趣。让学生养成生活方式。最终成为有理想的一代新人。成为有道德的一代新人。成为有文化的一代新人。成为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近年来 学校在李宏卫校长带领下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 构建了“四会”育人课程体系 成果丰硕 学校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以这种特殊方式 为六十周年校庆献上一份厚重礼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60年风雨兼程,举办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