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节能司公布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日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公布《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即以下简称的《征求意见稿》 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征求意见稿》的总体要求中 明确提出 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应与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生产企业 在产品研发阶段加强绿色设计 提高产品的可拆卸性 提高产品的可回收性 提高产品的可维护性废旧锂电池存在安全隐患
电动自行车使用的蓄电池主要包含铅蓄电池与锂离子蓄电池这两种类型。锂离子电池具备小巧轻便的特点。同时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势。常见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锂离子蓄电池主要有锰酸锂电池。还有磷酸亚铁锂电池以及三元锂电池等。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对电动自行车生产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对锂电池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其中包括《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还有《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工作指引》等。
与此同时 我国推进以旧换新工作 进一步激活了电动自行车的市场活力 北京 深圳 上海等地 陆续出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细则 此前 《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指出 废蓄电池若拆解处理不当 会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电动自行车废蓄电池在以旧换新过程中被回收。这些废蓄电池都要交给合法的单位。该单位要具备相应能力。由其对废蓄电池进行规范拆解处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数据显示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大国 也是消费大国 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5亿辆 随着产销量逐年增加 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总量在提高 占比也在逐步提高 据估算 截至目前 全社会配备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5000万辆
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持续攀升。电动自行车更新换代节奏日益加快。部分废旧锂电池流入二手市场。部分废旧锂电池流入小作坊。这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中国城市报记者知晓,锂离子电池自身电化学特性致使充电时,其负极表面极易析出树枝状金属锂,进而形成“枝晶”。随着使用时长及充放电循环次数增多,“枝晶”会渐渐变大,最终刺穿电池隔膜造成内部短路,使得电池内部温度迅速上升,引发起火乃至爆炸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有相关显示 当下消费者所使用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里 除去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一些经过拼改装的锂离子电池也占据着一定的比重这些电池大多由小作坊自行组装生产。小作坊无质量保障条件。使用的是梯次利用乃至报废淘汰的电芯。虽价格便宜。但电芯间一致性差。基本未经过严格测试验证。如针刺、过充电、过放电、热滥用等测试。电池管理系统较为简陋甚至缺失。难以在电池出现过充电、过放电、短路、温度异常等情况时有效保护。非常容易引发恶性火灾事故。存在的风险隐患不可小觑。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在锂电池回收方面的责任。这会极大促进锂电池正规回收渠道的建设。还能推动企业与电池制造商展开合作。以此确保电池设计更利于回收。新规会促使企业建立更高效的回收网络。这能提高废锂电池的回收率。进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为锂电池的循环利用奠定基础。有助于形成闭环管理模式。提升整个行业的可持续性。
生产企业
应承担回收主体责任
目前已成为行业内的一块“心病”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回收难。原因一是消费者可能不了解回收流程。原因二是锂电池回收价格太低,远低于铅酸电池。原因三是部分电池安装后拆卸困难。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分析,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回收过程复杂。其不易普及,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包装、运输、回收网点服务、拆解、梯级利用等。特别是包装和运输阶段难度较高。此外,拆解过程中自动化面临挑战。这使得整个回收链条不畅。完整的锂电池回收利用链条包含生产、消费、回收以及综合利用等多个方面。它涉及多种主体,像电池生产者、销售者、回收服务网点、再生利用企业等。要保证废锂电池能够顺利回收,并且实现高效再利用。
说到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价值 张孝荣表示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里的金属成分 像锂 镍 钴等元素 是锂电池里重要的活性物质 有较高经济价值 同时 电池中的塑料 包装材料等 经过处理后能转化为再生资源
余丰慧补充说 锂钴镍等金属价格高昂 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等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材料 运用科学合理的回收技术 能从废旧电池中有效提取这些金属 既减少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 又降低开采和加工中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 回收的电池经检测修复后可作二手电池使用 延长了产品生命周期
在回收处理进程里电动自行车相关企业扮演何种角色呢?《征求意见稿》指出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要承担废锂电池回收主要责任。《征求意见稿》还提及再生利用企业需拥有废锂电池拆解、破碎、分选、冶炼等能力
在余丰慧看来 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承担废锂电池回收主体责任这一规定 体现了“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 生产者要负责产品生产和销售 生产者还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负责 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废弃物管理和回收这样的安排可激励企业在设计阶段就考量产品的可回收性。能促使企业优化生产工艺。还可降低回收成本。同时会推动企业积极投身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从长远看。这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有积极意义
袁帅表达了类似看法。袁帅称,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承担废锂电池回收主体责任的规定,符合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该规定会促使生产企业更注重产品绿色设计。能提高产品可拆卸性。还能提高可回收性。也能提高可维护性。进而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产生同时 这会促使生产企业踊跃参与电池回收 构建回收网络 提供回收服务 进而达成资源的循环利用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电动自行车行业已有龙头企业率先出招。例如,10月17日,九号公司与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格林美”)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以九号门店为接触点,借助“格林回收”数字化平台及回收网络体系,合作开展针对九号旗下电动两轮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全系产品的锂电池回收业务。这是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项目。该项目由生产企业主导。此项目是锂电池回收项目。并且是第一个这样的项目。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相关负责人,对上述双方在短交通领域的锂电池回收模式,提出了三点期待。其一,期待双方的锂电池回收模式能在全国推广。其二,期待双方开展全方位、多层面合作。其三,期待双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同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企查查数据表明,在过去十年里,我国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在2023年,一共有4.6万家相关企业完成注册。这一注册量创造了近十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在企业存量方面,我国有16.2万家与电池回收相关的企业现存。在行业分布上,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主,占比46.7%。在注册资本区间分布上,我国电池回收行业以小型企业为主,注册资本在200万元以内的企业占比超五成。
新规施行以后,电动车锂电池回收以及利用的前景会非常广阔。张孝荣表明,伴随政策的推进以及企业对于环保和经济效益的追寻,锂电池回收网络会渐渐完备,处理技术也会持续提升。这会给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同时还能推动整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余丰慧还表示,因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预计未来几年会出现一批专注锂电池回收的专业化企业。这些企业会形成规模效应。规模效应能进一步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回收效率。对相关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那些能快速适应政策变化的企业,能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能构建高效回收网络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获得更好发展前景与此同时 这或许会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还会带来服务创新 比如电池租赁 共享换电等 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中国城市报记者 朱俐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