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3 天前

可商可住买一层送一层,Loft成当下最火爆房型之一

可以用于商业经营,也能够作为居住场所,购买一层还额外赠送一层,充满艺术感,是年轻人在城市中的温馨小窝。

这几个关键词一出,只要稍微研究过买房租房的人,就不难看出:

这是在说Loft。

即便很多人对这个单词的具体意思并不了解,不过这并不影响Loft受到热烈欢迎。

某平台上,loft相关的帖子达到了30多万个

在影视剧滤镜的作用下,在样板房的助力下,在房产公司的推广下,Loft俨然成为了当下最火爆的房型之一,成为了当下讨论度最高的居住方式之一。

依据飞瓜数据,抖音上存在与Loft相关的话题,其总播放量快要接近40亿 。

仅昨天这一天,与“loft复式”有关的视频,其播放量就快要达到七百万了 ,图源:飞瓜数据

两层的布局,占满整面墙的落地窗,自由的装修风格……

精美的Loft样板间,承载着许多人的想象,这些想象关乎梦幻的生活,关乎文艺的生活,关乎时尚的生活,它因此成了无数年轻人的梦中情房。

Loft到底是什么,真的有这么好吗?

01 瞄准年轻人的Loft

提到Loft,最先想到的标签,十有八九是“年轻”。

年轻人,钱不多,却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对装扮小家满怀雄心,却对租房买房不太了解……

租房中介和售楼人员精准把握了这些特点,将其进行包装,营造出了“Loft生活”,这种生活简单时尚,充满文艺范儿,具有精致感,还具备高性价比 。

最初的Loft,没有这么多光环。

它发生演变,这少不了艺术家的推动,也少不了地产商的推动,是在城市扩展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是在生存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发生的。

Loft这个单词的本意,是“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

它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态,最初在纽约苏豪区诞生,它指的是大型的高挑开放空间,这种空间少有遮挡,适应性强,通常由工业、商业用途等改造成住宅用途。

光是这个定义,就能嗅到一丝别扭和拧巴。

19世纪中叶时,大量制造业进入苏豪区,铸铁建筑开始大量涌现:

铸铁的强度不同于砖石结构,它能够撑起室内的高天花板,使房间变得宽敞,保证有充足的采光,还有利于存放货物。

二战后,苏豪区的制造业渐渐衰落,大量建筑物空置。

不少艺术家们看中了这些废弃工厂和仓库,它们有大面积无障碍空间,窗户采光良好,且租金低廉。

他们租下了房子,之后几乎没有对建筑本身的样式做改变,只是简单地划分了空间,将其分为厨房、厕所、工作区、卧室。

Loft就此诞生。

诞生初期的Loft是违法的,它是工业商业用途的建筑,不被允许用来居住,围绕着Loft居住权的拉锯,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房地产开发商,察觉到了Loft因“艺术气息”而产生的吸引力 。

早在Loft未获得政府认可的居住权时,苏豪区就已被宣传,被宣传为“Loft组成的黄金海岸”。

直至今日,Loft始终与艺术、个性、自由等词汇紧密相连。它在中国流行起来,还离不开2007年一部现象级电视剧,即《奋斗》 。

剧中有个名为“心碎乌托邦”的改装仓库,它在中国年轻人心中种下了“乌托邦”式的Loft梦,还代表着想象里浪漫、独立、DIY的生活方式。

图源/电视剧《奋斗》

如今的Loft,已经从寒酸的改装仓库,华丽转变为都市公寓。

不少商家把它包装成“年轻人的第一套房”,还搭配上“女孩长大后是没有家的”“每个公主和骑士都需要一座城堡”这类文案,以此赚足眼球和流量,然后拼命向年轻人兜售。

因为在炫目光环的外面,存在着一些藏在灰色地带的大坑,而这些大坑,仅仅能够欺骗涉世未深的年轻人。

02 Loft,看上去很美

https://img0.baidu.com/it/u=1998424528,122053495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566

无数人种草Loft公寓,契机在于视频或图片里的精致样板房,样板房功能齐全,自由度高,给人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 。

而且价钱相对比较低,地理位置却很优越,通常坐落在商圈之中,生活设施完备,看上去能够满足年轻人的各种需求。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Loft公寓的真相,只有住进去才会发现。

首先,是老生常谈、几乎人尽皆知的“商用水电,不能落户”。

除了少部分被称为“70年产权公寓”的公寓外 ,基本所有的Loft公寓 ,都位于商业用地上 ,并非住宅 。

所谓的“宜商宜住”,道出了Loft公寓的本质,它是商业用地,经过改造后能够居住。

曾有企业对并不具备居住功能的房产项目进行宣传,将其宣传为“宜商宜住”,该企业因此受到处罚。/海峡导报

既然不是住宅,就有无数问题接踵而来:

首付需要支付房款的至少50%,贷款的年限是10年,并且不能使用公积金。

水电费,是按照商业用水用电的标准来收取的,同样的水电用量情况下,其费用比普通住宅高出一倍。

那么,要是不谈论花多少钱,并且不考虑落户的问题,同时也不考虑孩子上学的事情,仅仅看居住体验的话呢?

有一句形象的概括:“买前卢浮宫,买后土窑洞”。

Loft公寓本身的硬伤,会带来极差的生活体验。

首先,是让人“伸展不开”的层高和面积。

所谓的“买一层送一层”,是指Loft公寓在层高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其层高一般在5米左右,这种公寓能够分隔成两层来使用 。

但稍微厚一点的分隔,就足以瓜分掉二楼的站立空间,更何况目前开发的层高越来越低,比如4.6米、4.4米的层高。

作为主卧的二楼,以柜子作为参照,显得层高不足

那些样板间空间宽敞,布局疏朗,其中不少都是商家通过使用小一号家具营造出来的视觉假象。

买之前宣称“买一层送一层”,然而真正到了现场,或许会发现二楼仅仅能够勉强容纳下一张小号床 。

然后,是让人“睡不着”的噪音。

许多Loft的隔层采用钢结构,其隔音效果欠佳,与钢筋水泥相比差距明显 。

不仅是一层和二层之间易于传声,连门内与通道也一清二楚。

风吹过来,草晃动了,声音都传进耳朵里,要是很不幸又碰到楼上装修,或者楼下装修,又或者隔壁装修,那感觉简直就和地震一样 。

奔着高来的,结果高没了反而还惹得两耳喧闹,真的得不偿失。

然后,是鱼龙混杂、宛如抽盲盒的室友成分。

Loft商住两用的性质,也就注定了它的住户成分复杂。

两边几乎都是公司或者工作室,楼上楼下也几乎都是公司或者工作室,只有你一个住户,像个夹心饼似的,瑟瑟发抖。

想要居住得安静一些,然而隔壁却是人来人往的民宿;本想晚上睡个安稳觉,可是邻居却在你头顶上蹦迪 。

“楼上请停止你的噪音”超话,自带一些心酸

再然后,就是冬冷夏凉的炼狱。

Loft以小户型闻名,很少存在南北通透且都有窗户的房型,所以多数是一侧开窗的单面房,这种情况下很难形成空气对流。

落地窗看上去面积挺大,实际却是个摆设,开窗面积非常小,再加上层高因素,导致出现了“冬冷夏凉”的情况,还造成了“双层温差大”的局面。

这如同被囚禁在阴阳葫芦之中的通臂猿猴,上下楼的感受,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https://img2.baidu.com/it/u=3072629948,195303579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图源:TVB版电视剧《西游记》

此外,存在分层带来的“爬梯”问题,这种情况对老人小孩不友好,老人小孩晚上起夜时需要上下楼,这绝对是对身心不小的摧残。

既然居住体验欠佳,那我拿去投资?或者仅当作年轻时的过渡,等有了些积蓄便卖掉,再买一套正式住宅,这样可行吗?

有人算了一笔账,公寓(非住宅类)买入就亏20%以上。

想要转手卖出,在流通性方面,Loft公寓和住宅存在差距,在营业税方面,二者也有差距,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同样有差距,在土地增值税等等方面,还是存在差距,这些差距会让你瞬间明白:

Loft绝对不算是普通人投资的最佳选择。

以土地增值税为例/图源广东省税务局

它不适合用于房产投资,同样也不适合刚需者自住,即便有着再多由精致和DIY带来的自由与浪漫,也可能在这些破灭的神话里,化为一地鸡毛。

既是如此,为何仍有人在买Loft?

03 安得广厦千万间

撇开“自由”“DIY”“精致”等包装方面的元素不说,不少年轻人购买Loft的缘由十分单纯:

想在城市里有个家。

以一线城市作为例子,那些并非本地人的打工者,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在这儿落户,又要多久才可以在这儿买房?

先不说钱包里的钱是否充足,仅仅是从积分落户开始,到等待获得购房资格,这就是一场持久的战斗,会让人身心疲惫不堪,备受煎熬。

租房子住,所住的房屋并非自己所有,花钱居住于此,却随时可能面临被房东驱赶的尴尬境地,那种如无根浮萍般的漂泊感受,实在让人难以安心生活。

合租,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还可能碰到不靠谱的合租室友,以及在疫情情况下特有的不便:

有不少买下Loft的年轻人,他们完全清楚它存在不便之处,然而依旧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包,并且背上了贷款。

在他们所写的经验贴当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预警,写在前面:不适合小孩,不适合老人,流通性差,公摊面积奇大无比 。

这背后,是清醒又无奈的妥协。

租来的房子不太稳固,不要说进行装修了,就连家电都不敢随意购置,毕竟不清楚何时就得搬离住处。

买来的Loft即便面积很小,可毕竟是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且能随意处置的空间 。

再加上购买Loft的人群中,很多是单身的人,或者是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妻、情侣,Loft不能落户,没有学区,这些因素的影响暂时没那么大 。

有人无奈地留言:买得起大产权住宅,谁买Loft?

Loft如同泡面,我买不起山珍海味,只能买一桶泡面,接着反复思索,努力将其做出特色来。

年轻人精心装扮着一处地方,这处地方被称作“家”,是Loft/图源小红书@Hi小祖宗,已获得授权

或许,就像那首老歌里唱的那样:

我渴望拥有一个家,一个无需奢华的地方,每当我感到疲惫之时,我便会想起它。

我渴望拥有一个家,这个家无需占据很大的空间,当我遭遇惊吓时,我便不会感到恐惧。

买来的Loft即便再不便捷,可是对于有些人而言,它却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份底气,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份安全感。

Loft存在问题,同时也具备优势;有有利之处,也存在弊端。它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一方面是受到时代潮流的推动,另一方面是受到利益错综复杂的纠葛影响。

只是希望,买下它的每个人,都能在了解清楚之后再做决断,而不是盲目跟风,也不是被蒙骗。

写作文章时,搜索“Loft”,看到的科普内容很少,营销内容却铺天盖地;能说明商住区别的商家数量少,拼命推销华丽样板间的中介数量多 。

别再骗年轻人买Loft了,他们只是想有个家而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槽值小妹,36氪经授权发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商可住买一层送一层,Loft成当下最火爆房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