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问世50年:是中药还是化药?从多方面探究其归属
聚焦现象,解构事件,表达观点青蒿素问世50年
昨天,是青蒿素问世50周年,屠呦呦女士及其团队研发的青蒿素对世界的贡献得到了举世公认,但是自从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奖后,关于青蒿素究竟属于中医药领域的中药,还是现代的化学药物,一直存在两种声音,而且民间争议非常激烈 。
实际上多数人并非医药领域专业人员,对于一种药到底是中药还是化药,我们不能依据自身常识与猜测来判断。所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探究一下,青蒿素究竟属于什么?
属于什么学科
首先,在专业经历方面,屠呦呦女士于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从北京医学院毕业,也就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之后还接受过两年半中医培训。
注意,生药学是以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等作为药物研究对象,它是一种学科,但其研究方法纯粹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与方法之上。从动植物中研究和提取药物成分是世界各国都有的做法,不是中医独有的模式。所以这是一门国际通行的现代学科,它和我们中国独有的学科中药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中药学的研究主要依据中医药理论,比如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典籍记录等,还基于中药概念,像道地、配伍、炮制、禁忌等 。
因此,从专业归属方面来看,屠女士所属的是西医领域,是药学范畴,具体专业为生药学 。
渊源
青蒿素和古籍的渊源,主要源自东晋炼丹家和医药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其中有这样一句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青蒿素与中医的唯一渊源是,屠呦呦女士受到了这句话的启发 。
为什么这么讲呢,其一,青蒿素在水中无法溶解,因而依照古籍的办法,根本不能提取出青蒿素。其二,最为关键的是,屠呦呦女士提取青蒿素所使用的植物并非《肘后备急方》里提到的青蒿,而是黄花蒿,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并且青蒿这种植物,是完全不含青蒿素的。并且,屠女士在研究古籍时,对《肘后备急方》里几乎所有治疗疟疾的方子进行了验证,其中包括青蒿,得出的结果是,这些方子全部无效。
https://img1.baidu.com/it/u=4129511565,173786780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14&h=500
1967年,全民抗疟疾523项目启动,屠呦呦女士等人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从中选择了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中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用于在小白鼠身上做抗疟疾检测,然而进展并不顺利 。
有2000多种原材料,从中精选出640种,进而得到380种提取物,然而这一切都不顺利,所以一点点饱含对古代文化敬意的启发性,便成了古籍对于青蒿素研究唯一的贡献。
青蒿素到底是什么
那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所提及的青蒿素究竟是什么呢?青蒿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它从植物黄花蒿(又名臭蒿或苦蒿)中提取而来,它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282.34 。
屠呦呦团队提取青蒿素时,采用乙醚提取法,先以前处理的方式用色谱柱分离,接着运用硅胶柱层析,随后用石油醚 - 乙醚(后改为石油醚 - 乙酸乙酯)进行梯度洗脱,最终借助X衍射方法测定出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青蒿素极其衍生物化学结构
那么,究竟什么是能够当作药物使用的青蒿素呢?青蒿素药物主要包含两种衍生物,分别是蒿甲醚和青蒿琥酯。
它们是经过提取与提纯后的青蒿素,通过氢化反应得到双氢青蒿素,再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得到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高苯甲酸这四种物质,前两种就是前文提及的药物青蒿素。
理论的运用
青蒿素的理论采用了现代科学的指导理论,青蒿素的提取运用了现代药学与生药学的理论基础,青蒿素的生产使用了现代化学的制备方法,青蒿素的测定同样采用了现代科学的指导理论,青蒿素的应用也是运用现代药学与生药学的理论基础并使用现代化学的制备方法。因此,说到这里,对于青蒿素到底属于中医药还是现代化学药我想各位心中肯定都有答案了。
中医自身有性味、配伍、炮制、归经、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等理论与方法,用这些绝不可能生产出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现代化学药物,只有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与化学技术才可能发明出来。
专业机构的权威认定
https://img1.baidu.com/it/u=1892096058,391561136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961&h=500
“国药准字”批号,是国家药监局对药品性质的权威认定,批号类别有H、S、Z、B四种,“H”代表化学药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西药,“S”代表生物制品,我们所打的所有疫苗都属于这类,“Z”代表中成药,“B”代表保健品。
所有青蒿素系列药品,都是国药准字H批号,这意味着,在权威机构认定之下,青蒿素属于无可争议的化学药物。
科学的胜利,国士的谦辞
牛顿曾谦逊地表示 ,自己只是一个在海滩玩耍的小孩 ,偶然间捡到了一颗漂亮的石子 ,而真理的大海尚未被发现 。
屠呦呦在诺贝尔奖给自己的颁奖礼上表示,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这句话所蕴含的 ,是屠先生作为国士 ,在学识之高 、贡献之大 、德高望重的情况下 ,对于自身科学贡献的谦辞 ,以及面对崇高名望时的高风亮节 。这是我国医学与科学研究的胜利 ,是中国现代医学对世界的贡献 。
尘埃落定:经典力学与苹果
当时,在诺贝尔奖颁奖现场,有记者提问:“可以说这是诺奖首次颁给中国传统医学吗?”诺贝尔奖委员会评委Hans回应:“我们并非颁奖给中国传统医学,而是颁给了一个受到中医启发的人。”
因此,青蒿素和中医的纠葛,早就应该有个定论了。这与医学本身没有关系。它们之间唯一的关联,就如同砸中牛顿的那个苹果一样,仅仅是科学家本人在一番谦逊言辞之下所谓的“启发”罢了。
聚焦现象,解构事件,表达观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