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界的两位川籍翘楚:刀郎与李逸野的别样人生
在当今中国艺术界,我钦佩两个人。一个是罗林,他的艺名是刀郎,是当红音乐人。另一个是李逸野,他的笔名是萧诗寒,是知名书画家。他们都是四川人。说说李逸野先生。
他于1929年6月出生在重庆垫江县的一个小山村,1948年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庆师范学校读书,重庆解放第二天,他与另外两位同学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滇南参与剿匪,朝鲜战争爆发后,他随军参加抗美援朝,担任新华社记者,作战时负伤,同年回国养伤,1957年参加开封日报的初创工作,担任编辑记者,因直言被打成右派。备受欺凌,在此期间写出了数百件申述,然而最终这些申述没能上达“天听”,令人感到遗憾。
一九八六年十月,开封有个同道,送了我一张报纸,报纸纸色发黄 。我读到了李逸野先生的两首诗,一首是七绝观潮 ,内容为“恨不鲸吞浙江潮,一荡俗肠百念消。好放魂飞天外去,月明风静坐吹箫” 。另一首是五绝步月 ,内容是“时缺复时圆,晦明本自然。升沉何必论,且看眼前山” 。
被这样的文字表达深深震撼,内心顿时产生了感悟。曾经有人讲过,中国的文人擅长凭借高贵的精简方式,去探寻人生以及文化的终极思考 。
我也时常对好的文字发出感叹,这些文字能思考常人未曾思考的内容,能在美妙的文字里把读者引领进文化意识的河流 。
好像太阳升起月亮落下,天地竟然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有过。在一低头一抬头的瞬间,千年岁月非常遥远,时光变得苍老,还能说什么呢?
李逸野从小就很聪明,八岁的时候就能对对子。像“河中群鱼嘴衔尾,堤上二牛头抵角”这样的对子,受到了教书先生和乡邻的夸赞,被称作“神童”。开封日报创刊的时候,他有一天骑着自行车,一边采访,一边记录,还撰写了八篇深度报道。按照他自己开玩笑的说法,书画技艺只是末流罢了。现在的我们只能从他随手写的一些诗作中,探寻到他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的根源。
https://img2.baidu.com/it/u=1368579357,212692175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25&h=500
好的诗词,大概总能展现真情,大概总能呈现生死,大概总能彰显境界,其脉络相连且意境寥远,它真正属于文人体悟与感慨,能让人们从中感悟出一脉相承的文化源流,能让人们从中感悟出代际绵延的深厚“养分”。
今天的我们,能够借助类似的文字探索中国人含蓄的文化表达方式,以更宽广、更淡然的视角看待生活给予的一切。仅一个沉醉就能让你慢下来,在每一个体悟中认真度过独一无二的生命历程。
此后,有缘走近先生,并忝列门墙。
据先生讲,1971年冬天,他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有朋友来探视他,把一本有关书法的杂志遗留在了病房,从这时候起,他正式开始接触书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开封文化圈,有“两个半诗人”之说形容李逸野,不管是戏说还是清誉,都足以证明李逸野不只是一个书法家,实际上他书画全能,有人曾以《川人居汴大道通天》为题撰文,盛赞先生 。
2015年,李逸野的草书老子《道德经》在《海外文摘》出版,著名书法家、《书法导报》总编王荣生撰文指出其为“五百年来草书第一人”,对于先生的草书成就,时代自有公正的评判。
书家蔡祥麟曾作诗赞美道,“大逸安然在功利之外,真情遍布如撒珠玑。纵观今世题名之人,纸上的襟怀有几人能敌?”
李逸野如今九十五岁了,依旧隐居在开封九鼎雅园自己的风雨楼内 。有诗写道 :“空空色色空空,空色一本心为宗 。未见天雨落凡尘,谁解晨露飞天镜 。”
https://img0.baidu.com/it/u=3704241370,329757770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99&h=500
他自己也有一首诗,诗中写道:“途穷误闯诗书画”,“老去空余黑白灰”,“人生百年牛马走”,“冥玄九度鬼神回”,“尧天舜日情何短”,“桂芬兰馥恨早摧”,“临别仰天权自笑”,“不知别路与啊谁” 。
李逸野怀有战士的志向,拥有隐者的哲思,具备学者的魂魄,虽身处市井却不忘忧国,2019年武汉疫情后,91岁的他为驰援武汉的众多医护人员创作了一首诗,内容为“白刃交加生死战,筑城亿万何缤纷。疫情荡尽披竹帛,图阁凌烟属下民。”
诗友王东为他赋诗相赠,诗句是“十里桃花一夜红,人间不换是春风”,还写道“文章写罢灯花亮,世事行来眼界空”,又言“忽忆先生千劫渡,还令我辈半生懵”,最后说“尔曹虽笑凭它去,强似诸多不倒翁” 。
先生九十五岁了,已接近百岁,然而毫无疑问,他依旧是一位个性鲜明且独特的老人。
今年中秋前,因有事前往开封看望先生,他刚刚久病初愈,却依旧能侃侃而谈,中气十足,对现今世界格局没有任何理解偏差,对国际社会诸事都能信手拈来,言谈中既透露出大智慧,又有小确幸。尽管往事年代已经久远,但他依然能对少年时求学、青年时军旅生涯的诸多细节和场景,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详细叙述 。
此景此情,可用先生的一首诗来做注脚 ,诗为“异态新姿谁共妍” ,还有“人间小住又一年” ,以及“寒来一笑留香去” ,另外“水在空明月在天”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