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前天 00:08

王献之行草书鄱阳三帖:鄱阳归乡帖等内容及书圣之子介绍

王献之行草书《鄱阳三帖》拓本里,最被人熟悉知晓的是《鄱阳归乡帖》,它有8行,共56字 。另外两帖,一为《鄱阳帖》拓本,有5行、37字 ;另一为《不谓帖》,有6行,47字 。

王献之出生于344年,逝世于386年,他字子敬,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与诗人,还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各种书体都很精通,勇于创新,不被他的父亲所局限,凭借行书和草书在后世闻名,在书法史上被称作“小圣”,和他的父亲一同被称为“二王”。

王献之《鄱阳归乡帖》

回到鄱阳家乡,秉承修治东转之事有道理,贤能之人全都想要做这件事,难道一定要等到有极大的欢乐慰藉在心中吗。我最终采取权宜之计,到了今年遭遇饥荒,只是想到一年的开支都匮乏断绝,没想到违背情况竟到了这种地步。我的脚还没有痊愈,非常担忧 。

【2】鄱阳归乡,承修东转有理,吾贤

https://img2.baidu.com/it/u=2468382258,372964137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988

【4】毕欲事,必俟胜欢慰于怀耶。吾终权

【4】宜,至承今年饥馑,仰唯年支都乏绝,不

【5】谓乖又至于此耶。吾脚尚未差,极忧也。

《鄱阳帖》

献之说,没想到鄱阳这一门,艰难变故竟到了如此地步。追思寻觅,悲痛惋惜,越发不能承受,怎么办怎么办。正因为眼看着它覆灭殆尽,让人悲痛到了极点。幸亏子高在这里,不然的话,什么都无法成功。献之 。

https://img2.baidu.com/it/u=3400316226,304386634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49

献之说,没想到鄱阳这一家,艰难困苦到了这种地步。追思寻觅,悲痛惋惜,自己越发不能承受,怎么办怎么办。正是因为眼看着这样的情况

【3】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无可成。献之。

《不谓帖》

鄱阳的书信停留在各个住处,当时月亮还不圆,散骑的书信知晓情况已到,匆忙间还没回复,送去书信一个多月了,听说妻子等人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很是忧虑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献之行草书鄱阳三帖:鄱阳归乡帖等内容及书圣之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