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的仪器、时间、观测点设置及五定要求全解析
沉降关于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
仪器方面,水准尺要使用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这种水准尺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若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用第一段标尺。水准仪精度不低于DS3级别。
观测时间方面,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被称作一个观测周期,所有观测都一定要按照施测方案里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开展。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位置,要选择在最能反映建(构)筑物沉降特征的地方,并且这个位置要便于观测。相邻点之间的间距,以15至30米为宜,要均匀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需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尤其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可能会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
https://img1.baidu.com/it/u=4010283933,4017999183&fm=253&fmt=JPEG?w=579&h=1215
沉降观测的“五定”要求,一是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需稳定,二是所用仪器、设备要保持稳定,三是观测人员要稳定,四是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应一致,五是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
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1.0m,
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1.0mm,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这样的路线,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以此保证各次观测都沿统一路线进行。
https://img2.baidu.com/it/u=4230208795,2243812558&fm=253&fmt=JPEG?w=579&h=1215
埋入墙体的观测点,其材料应采用元钢,元钢直径不小于12毫米,一般埋入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且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8、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水准点是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要选定在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这些部位需相对固定且稳定,水准点一般不少于2个。
每次观察都要采用环形闭合方法,要当场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其差值不得大于1毫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