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4日福建教育课题研讨活动在民族实验小学举行
2022年5月24日上午,一场活动在民族实验小学举行,这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创新融合的研究”的第十三次集中研讨活动,同时也是区民族实验小学黄方卉英语工作坊的工作例会。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包括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工作坊全体成员。此次活动邀请到了两位专家,一位是泉州台商投资区民族实验小学的吴伟鹏副校长,另一位是泉州台商投资区进修学校的黄瑜香老师,他们莅临指导。第一环节教学研讨
第一节课是泉州台商投资区民族实验小学的郑冰冰老师带来的教学展示,内容是《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起点)》四年级下册3 Unit 2 On I’ll go 。该研讨课进行了三次线上研讨,还进行了一次线下磨课,今天是第五次磨课。课堂一开始,郑老师通过复习导学案的视频,检测学生对上节课will句型的掌握情况。郑老师在整节课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听说教学,使学生在语境里进行感知,让学生在语境中实现理解,促使学生在语境内展开学习,进而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谈论一周的计划,还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一周的计划。
第二节研讨课由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的曾苗玲老师带来,展示的是《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二级)Fat cat的教学内容。这节研讨课进行过两次线上研讨磨课,今天是第三次磨课。在本节课中,曾老师先通过听音、模仿,再依托绘本内化语音知识,最终实现让学生见形知音、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教学目标。
两位执教老师都能够紧密围绕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评价,设计出了课堂活动评价单,切实落实了“教学评一体化”。
第二环节:评课交流
https://img2.baidu.com/it/u=2001526652,150991458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7&h=500
随后,参会老师们对两节课开展了评课交流,大家从课堂中信息技术与英语听说教学的融合路径及策略角度展开交流,着重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信息技术赋能英语听说教学成效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两位授课老师认真接受建议,表示会进一步采纳意见以优化课堂。全体老师参与了评课与交流,在此过程中,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融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三环节
颁发课题阶段性成果,成果为区域海丝文化读本,读本名为《泉州台商投资区海丝文化》。
两位专家向课题组成员颁发了区域海丝文化读本《泉州台商投资区海丝文化》,这套读本是课题组老师们精心收集资料,集思广益,反复设计修改后完成的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读本以我区海丝文化为立足点,目的是帮助学生用英语介绍我们的家乡泉州台商投资区,每个课时都借助信息技术制作了相应内容的二维码,方便师生使用 。
本套读本首先在区民族实验小学复兴少年宫英语班投入使用,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环节:专家指导
吴伟鹏副校长表示,课程设计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要重视“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评价在每一堂课中都会出现,教师得清楚评价的作用,其中激发兴趣和诊断是两大功能。在课堂之上,教师所采用的评价组织形式能够更为灵活多变。信息技术怎样在英语教学里更有效地应用?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问题是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要思考的。大家要在融合的领域进行更深入挖掘,在融合的方式上也要进行更深入挖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推进课题的深度研究。
https://img1.baidu.com/it/u=498280606,413136517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7&h=500
黄瑜香老师高度认可两位授课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设计思路清晰,她结合自身十几年来的课题研究历程,向大家讲解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她指出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要认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研究,由于课题研究是一个团体,大家能够互帮互助,解决困惑 。团队力量强大,众人集思广益便能走得长远。研究进程中,个人须将问题深入挖掘,如此便可形成教学风格与特色。
第五环节:下一阶段任务部署
课题负责人黄方卉老师对下个月的课题活动进行了部署,参加教学研讨的老师要提前做好准备,要在课堂中不断实践,要凝练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创新融合的策略,课题组和工作坊成员要学习新版课程标准,要撰写新版课程标准学习心得,要在下一次课题活动做分享。
英语教学改革一直未曾停下步伐,伴随教育目标认知持续更新,教学技术手段也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持续深入钻研自己的课堂教学。课题组成员以及英语工作坊全体成员会继续紧跟课题研究,强化实践反思,进而推动自身专业成长。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探索之下,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能更好地融合,能打造出更高效的新课堂。
图文:英语工作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