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优势显著但过程繁琐,专业机构建议提前规划
企业资质荣誉能够借助资金、减税、政府支持等途径获取奖励。所以,高新技术企业成功认证对企业发展乃至上市具备极大优势。然而,认证过程繁杂琐碎,需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准备阶段耗时长久。此外,从这几年的高层审查情况来看,总体趋势是变得愈发严格。作为专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代理申报机构,建议进行认证的公司提前做好计划,制定长期的规划并做好统筹安排。
高新技术企业代理申报工作内容1.做好企业报告工作
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需公司各部门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传工作,动员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新业务。对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应用及指导工作,要结合公司报告需求,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提交给项目部,以协助业务部门进行培训和指导。
2.做好工作并注册新公司
应当对参加高科技申报的企业进行注册,其中包括前几年未继续申报的企业,目的是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及时的沟通。
3.做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应用指导工作
要充分了解申请企业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各部门在本部门针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应用指导工作中,需做好相关工作,要客观记录验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交给客户,以便客户进行指导和纠正。
对企业的验证主要是检查企业是否具备研发活动,是否拥有知识产权,是否有科技人员,是否有研发基地,以及是否了解公司主营业务等基本条件。尤其要检查软件著作权的真实性,检查其是否真的可以运行,需从宏观角度判断它是否属于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代理申报的优势1.准确的评估和专业的计划
在申请高科技企业之前,专业咨询机构会先到企业现场,进行面对面交流,充分了解现有条件,依据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产品,来匹配最合适的高科技领域。
避免在高新技术领域创建,若情况与企业实际生产不符,且专家未给出分数,那就定制属于该企业的申请计划,根据申请的成功性提出实用建议(当年的报告或缺乏培养和积累条件的重新报告),以此确保一次性申请的成功率,避免浪费人力和物力,节省申请成本。
2.明确思路和总体规划
https://img1.baidu.com/it/u=851503483,311591905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47
专业的辅导机构拥有丰富实践经验,能依据企业现有的知识产权、产品及研发项目,助力企业技术人员明晰相互间的关系,构建稳定结构,合理衔接各项证明与足够的材料。
体现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高科技产品等各个部分的证明力。
3.精通业务,省时又高效
高科技企业代理专业咨询机构熟悉高科技企业的申请条件,熟悉其材料准备,熟悉申请过程等,还熟悉每个计分点和计分规则的准确定义,它能够准确地指导公司,会根据不同公司的相应基本情况来提供指导。
汇总有效的关键证据,编制出符合要求的申请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企业独特的优势,提炼企业的重点内容,从而大大提高得分。
4.整合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
专业咨询机构能够整合与知识产权紧密相关的资源,能整合与审计紧密相关的资源,能整合与会计师事务所等高端企业紧密相关的资源,会依据公司现状提供全方位独家咨询,会协助公司建立相关管理机制,会协助公司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会按照公司发展计划规划公司专利布局,进而促进企业规范化发展。
5.持续跟进和跟进保证
申请通过之后,专业人员会跟踪各种报告任务,这些任务是上级部门所要求的,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的年度报告,还有火炬统计。
6.深入挖掘,合作共赢
以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申报工作为依托,能够更深入地挖掘企业资源,还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而实现政府政策支持的最大化。
在企业和政策不断动态变化时,要凭借扎实的专业敏感性,去匹配与企业最为合适的政策,还要做好提前规划。
https://img2.baidu.com/it/u=1193334800,242536499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53
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成功率低,原因在于对政策及申报要求解读不够精准,还在于对申报流程细节缺乏系统把控。
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是每三年进行一次,然而高企申报有着具体要求,并且这些要求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企业无法及时知晓,或者理解存在偏差。
2.高企申报需要企业各部门准确紧密配合
企业各部门日常都忙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涉及高企的工作,也只是负责各自的板块,缺乏对高企四大板块关联度的深入研究,高企材料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和说明是相互印证的,要是高企总调度人员不能准确传达要求,不但会加重各部门的工作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还会严重影响高企材料质量,降低成功率。
3.知识产权管理疏忽,知识产权评分不高
对知识产权要求存在理解偏差,致使知识产权数量不足或质量欠佳,有人只注重知识产权数量,却忽视了知产关联性,使得知识产权与研发项目及产品的关键技术毫无关联,高新产品缺乏知识产权支撑,主要产品占比未达要求等情况,给专家留下了“凑专利、造项目”的印象,评分极低 。
4.成果转化不清晰
很多高企申报材料无法体现技术成果与产品(服务)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使得这部分内容严重丢分,进而导致申报失败。
5.研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归集不合理
企业在日常归集研发费用时,不能正确理解归集范围。企业在日常归集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时,也不能正确理解归集范围。并且企业缺乏有力支撑依据。这就导致在税务核查环节被卡掉。
6.上传材料不规范
近几年高企主要采用线上评审打分的方式,企业人员在处理上传图片的容量时表现欠佳,在处理上传图片的质量时也表现欠佳,这使得必要的上传资料出现缺漏,进而影响评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