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克度镇因大射电望远镜成研学热门地 从太阳系行星讲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你们知道太阳系的行星有哪些吗?离我们最近的是哪颗?”
晚上8点,地点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一家酒店大堂里,陈熙来准备好了PPT,随后开始讲课,此时旁边围坐着一群孩子以及家长。
他先讲述大家熟知的太阳系行星,接着提到离地球较远的星体,光学望远镜因大气扰动、云层阻拦等因素,难以观测到这些星体,而这恰是大射电望远镜发挥作用的地方。
2016年9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克度镇落成启用,它有“中国天眼”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克度镇因大射电望远镜而得名“天文小镇”,近些年这里成为了研学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在镇上,能看到各种天文元素,有以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命名的道路,还有带有星辰、宇航员等元素的装饰品。
暑期是这个小镇最为热闹的时段。大三学生陈熙来利用暑假,前往贵州一家研学机构实习。该机构与平塘县“天文小镇”的星辰天缘酒店合作,每晚为住客免费开办天文科普讲座,陈熙来作为天文爱好者担任讲师。
陈熙来读大一时,偶然参加了天文社团的观星活动,此后,他对天文产生兴趣,成长为该社团的骨干成员,他与社团同学一同前往学校附近的中小学开展天文知识科普活动,用覆盖巴德膜的望远镜为孩子们展示太阳 。
他在酒店实习,在此期间,他准备了四五个天文科普讲座,这些讲座主题不同,能让住客每天听到不一样的内容。
让陈熙来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在给孩子们抛出文章开头所提的问题之后,许多年龄较小的孩子也能够对答如流。
讲座结束后,孩子们又围绕着他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个孩子发问 :“FAST(大射电望远镜)有什么用途呢 ?”许多孩子参观过天眼 ,他们登上瞭望台 ,或者走进核心区 ,但只能看到一口巨大的“锅” 。
https://img0.baidu.com/it/u=250392863,282707644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陈熙来进行解释,称FAST接收到信号后,无法直接使用,需要科学家作进一步分析,这是一个增加知识储备的过程 。
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对外公布,FAST已经发现了超过900颗新脉冲星,这使得人类“看到”的宇宙变得更加宽广了。
这家酒店的大堂之中,摆放着八九架天文望远镜。天气晴朗之时,陈熙来会同酒店工作人员,在门前的空地上架起望远镜,供众人观星 。
众多天体中,最受游客欢迎的是月亮。
陈熙来还记得第一次通过望远镜看到月亮时的情景,那种感觉很震撼。用肉眼看,天空中的月亮仅有指甲盖那么大。然而在望远镜里,明亮的月亮布满了整个视野,还能瞧见明暗度各异的环形山。月亮的周围,是一片彻头彻尾的黑暗。
星辰天缘酒店总经理高霆是当地人士,FAST建成后,这家酒店陆续举办了天文领域的国际会议,也举办了国内外天文专家的报告会,他因经常接触这些,从而学到了一些天文知识。
高霆记得,2018年,当时酒店总经理亲自授课,为住客带来天文科普课,酒店为住客提供免费天文科普课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些年,高霆感觉爱好天文的人日益增多。他认为,要找专门学习过的人来讲天文科普课,他们会讲得更专业 。
研学营地距离酒店有两公里,在那里,清华大学学生天文协会第4次为当地孩子举办了天文夏令营。
8月1日晚上11点的时候,夏令营的孩子们都进入了睡眠状态。彭嘉毅和唐昀毅这两名支教老师在走廊里交谈,他们看到云层正慢慢散开,急忙询问领队老师刘芳宁:“要不要把孩子们叫起来去观测星星?”
往年天文夏令营遇上贵州的雨季,彭嘉毅听闻观星的机会很少。刘芳宁有所迟疑,她无法确定孩子们是否乐意从睡梦中醒来,于是回复:“试试吧。”
彭嘉毅迅速跑到男生宿舍,打开灯,大声呼喊:“看星星,5分钟后下楼!”
大家激动地坐了起来,最小的那个孩子上五年级,迷迷糊糊的,被大孩子牵下了楼。
https://img1.baidu.com/it/u=4004740460,409745391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彭嘉毅有这样的记忆,那天晚上没有使用望远镜,大家是用裸眼来观测星星的。当时云还在飘动着,他们只能四处去寻找云缝以便观看 。
后面两个晚上,天气较为晴朗 ,他们搬出望远镜 ,见缝插针地观星 ,预估哪片云要散了 ,就把望远镜挪过去 ,彭嘉毅记得 ,“一晚上都手忙脚乱的。”
时间最长的一回,望远镜停顿了大概10分钟。夏令营中的孩子与老师排成队列,每个人都有十几秒的观看时间。
两名天文支教老师把观测的天体调整至视场中心,然后在旁边进行解说,称这是M13(武仙座球状星团),其看起来像白雾,还有絮状结构 。
夏令营课堂上曾提及的“辇道增七”,属于夏季常见的深空天体,肉眼仅能看见一颗星,然而在望远镜中,能轻易分辨出是两颗星,其中一颗偏红,另一颗偏蓝,孩子们观看时十分兴奋。
他们参加了为期7天的夏令营,在这期间一共观测了3个晚上,观测的总时长大约为两个小时。彭嘉毅感到很知足,他说:“来的时候,没抱太大期望。天气预报表明,平塘县在未来一周都会有降雨。”
夏令营的孩子大多来自平塘当地的乡镇中学,或者县城高中,有的孩子学习天文知识已经有四五年了。
夏令营的第5天,孩子们前往天眼核心区参观,还去了南仁东纪念馆。刘芳宁留意到,大家在纪念馆参观期间,有个叫孙莉(化名)的女生独自坐在一旁哭泣。待她情绪恢复平静后,刘芳宁经聊天了解到,她非常喜爱FAST原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每次参观纪念馆时,她都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
孙莉表示,在学校碰到困难的时候,她会翻开《南仁东传》,去看南仁东是怎样摆脱困境的。刘芳宁觉得,南仁东宛如这个女孩的精神支撑。
有一个准高三男生,也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两年前参加过天文夏令营,已经学习了不少天文知识。这次,他如同助教一般,给两名天文支教老师提供帮助,还教弟弟妹妹组装望远镜。
刘芳宁对观星的那个夜晚印象极为深刻 。这名心理老师认为 ,孩子们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情绪影响 。多年以后 ,他或许会忘记质子星 、中子星 ,但他仍会记得 ,有一个人如此执着地热爱着一项事业 ,他也会因此受到感染而去做这件事 。她觉得这非常重要且美好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