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管理学书籍对比:周三多与罗宾斯的不同及中国化探索
两本书我都看了,个人理解,有三点不同:周三多尝试运用国外管理学框架构建中国化的管理学内容,周三多的管理学还用了很大篇幅解释理论,罗宾斯的管理学是当下管理学界最具权威的基础性学习教材,它采用西方管理学框架构建了原汁原味的西方管理学内容。近代高校所学的管理学采用的是西方框架,老祖宗传下来的是管理思维和管理文化,这些东西目前尚未形成完全中国化的体系。纵观各类管理学大师的著作,个人认为,在国内学者中,只有曾仕强所写的《中道管理》《人际交往与沟通》等书籍,真正运用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和中国的管理文化,尝试搭建中国管理学体系。
https://img1.baidu.com/it/u=833453992,396084947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46
周三多的管理学更契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对于初次接触管理学的学习者而言,周三多的管理学更易于消化理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周三多在搭建框架时十分注重文章的前后呼应与关联性。相比之下,罗宾斯的书有种拼凑之感,除非一口气看完,不然隔上三天不看罗宾斯的管理学,就会忘掉许多内容。
效用存在差异。周三多的管理学侧重于理论,这对管理学研究者打好基础益处很大。罗宾斯的管理学侧重于实践。楼上提到罗宾斯的书案例众多,原因在于国外的人只信服事实,而不信服主观的预测。然而中国人更多地相信权威,相信权威的预言而非已发生的事实。谁对谁错我们不进行讨论,这是由于两种思维都具备积极的方面,然而两本书所展现出的框架编制是能够体现这样一种情况的 。
http://t14.baidu.com/it/u=1876365214,1176790516&fm=224&app=112&f=JPEG?w=500&h=500
最后,我的建议是:如果要打基础,就看罗宾斯的书。这本书刚入门时确实费劲,不过读到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四章之后,你会发现越看越想看。更重要的是,因为案例丰富,看完后你会有一种被充实起来的感觉。我大三时开始阅读罗宾斯的管理学,阅读完毕后,大三下学期便能够实际带领人数在10人以下的团队进行论文创作,或者策划一场小型活动。并非看了这本书就可以培养出这种能力,而是这本书的实用性,以及它带给初学者获取专业知识的满足感,要远远超过前者 。
参考资料: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共同探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