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昨天 16:09

个人日工作时间安排表:优化时间法则助力科室与个人发展

个人日工作时间安排表,目的是更好地优化个人时间,进而充分发挥效能。

以带动科室发展及个人发展。

现对个人的日工作时间作一个计划安排。

备注:1、每周六下午16:00——17:00科室周例会。

2、每周一下午15:00——16:00部门管理例会。

3、ERP系统每天帐务8:15前审核完。

编制:汪德意12.20 审核:节省时间的法则之一是制定时间管理计划,要规划出每月的行程表,还要规划出每周的行程表,并且要规划出每日的行程表,在计划上花费的每件事在实际操作中都能节省至少3个小时,而且效果会更佳。

②设定每项活动的完成期限或跟进日期。

③制定应急措施,帮助应付意外情况。

养成快速的节奏感,这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节约时间,并且能给人留下良好的作风印象。

据统计,一般公司职员每年会浪费6周时间,用于寻找那些乱堆乱放的东西 。

要保持桌面整洁,桌面上仅放置当天需用的文件与物品,其他所有的文件、物品都要按照固定位置存放,只有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才将其拿出来。

③建立良好的文书档案系统,方便存档及查阅。

不要让突然出现的想法、主意影响正在进行的工作,要把它记录下来,在合适的时候再去考虑 。

②尽量完成一项工作才开始另一项,切忌有头无尾。

对于重要项目,若需时较长,就应安排大块完整的时间,要避免工作方式时断时续。

首先,停顿下来会耗费时间。其次,当重新工作时,还得花费时间去调整情绪。然后,要调整思路。最后,要调整状态,如此才能在停顿的地方继续接着干 。

法则七:简化工作流程①消除不必要的任务或步骤。

②合并某些任务或步骤。

https://img2.baidu.com/it/u=3108037047,792704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4

③同步进行两项或更多的任务或步骤。

④将任务或步骤进一步细分。

⑤重新安排工作流程,使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所有文件、资料只经手一次便处理好,可采取以下行动之一:A.归档;B.执行;C.传阅;D.废弃,切记阅读后不做处理,留待下次再阅读、再处理的重复工作。

③保证工作的质量,避免返工带来的浪费。

人赶不上火车,不是因为跑得不快,而是因为出发晚了。

应做却没有做的事务持续给人带来压迫感,拖延者心里不踏实,所以常常会感到时间的压力,这让人身心疲惫,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③克服拖延的技巧,设定完成日期,制定具体的计划。

④安排跟进,设立奖励。

制定每日的工作时间表,每天都要把目标完成,每天都要让结果有新进展,这就是当日事当日毕的法则。

善用零散时间,有这样一个法则,那就是滴水能成河,以“分钟”计算时间的人,比以“小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要多59倍。

②零散的时间可用来从事零碎的工作。

在坐车的时候,在等人的时候,都能够进行学习,能够进行思考,能够进行阅读,能够更新工作日程,还能够简短地计划下一个行动等等 。

③没有利用不了的时间,只有自己不利用的时间。

法则十二:利用能节省时间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电话,电子邮件,传真,语音系统,电脑等。

使用电话的时候,应该直接切入主题,尽量简洁地表达,在打电话之前,要先把讲话的要点罗列出来,这样能避免有所遗漏。

当需要向不止一个人传递信息时,应该采用电子邮件,这样能够避免重复,还能节省时间。

④提高使用日常电脑软件的技巧。

https://img2.baidu.com/it/u=2899150965,163945017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7

法则十三:高效的阅读法①有目的地阅读。

②快速略读和重点详读相结合。

③归纳要点,在书上标记或记笔记。

④切忌逐字阅读。

⑤简化办公室的传阅资料。

法则十四:高质高效的睡眠①培养随时随地入睡的能力。

②注重睡眠质量,不要只注重时间长短。

③利用白天瞬间睡眠,保持旺盛精力。

④心理训练,自我暗示与身心放松。

法则十五:终生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本身的技能是提高效率的捷径。

①长期自学,定期参加各种研讨会。

从多个方面去搜集和专业相关的信息,借此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时间管理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心态。

凡是有成就的管理人都有四个共通的特性,这四个特性分别是,有明确的目标,持有积极的态度,能够自我激励,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做好时间管理,亦就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中小企业的领导人,要管理好时间,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也要管理好时间,这就需要坚持既定目标,并且永不放弃 。

节省时间的100个技巧,这些技巧有100条,它们虽然篇幅长,不过很耐用。

随身携带一本小册子,想到要做的事就立刻写下,不用写得详细,能唤起记忆就行。每天下班前,将所有明天要做的事按缓急程度排列写下,并确定每项所需的预算时间,作为明天的工作计划。每周最后一天,检查下周要做的事。旅行或度假十天前,列出要准备的事清单,逐件处理。督促自己按照每天的工作计划做事,尽量不脱离计划。不要随意接受不可能的限期。在每一批要做的事里,应有先后次序,按重要和紧迫程度确定次序,逐一完成。找出第一步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每隔两周,检讨哪些进度缓慢甚至停顿的事。对所做的事都预先设定完成时限。一件事到了预定时限仍未完成,检讨是否有未能预知的情况出现,或者自己是否刚才放缓了思考,又或者做法是否错误。与人见面或开会,先表明大家对时限的看法再开始,这样过程的节奏会更紧凑。避免表现出“多少时间都可以”的大方态度。一些琐事,不用花太多时间做决定,可以先设定可容许的时间(利用一分钟做讨论),若到时间还没有结果,可以听从他人意见或接受第一个出现的合理选择。按照已决定的时限完成事情能培养凡事能预知何时完成的能力。这样,别人会更愿意与你交往。预先控制每件事花费的时间,就能在一段时间内比别人完成更多事。如果所容许的时间不够完成一件事,思考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先处理那个部分,这样事情的结果能保留最大价值。凡事只做一次,尤其是收到的文件、书信及资料,训练自己只看一遍。凡是介于要与不要之间的东西,都是可以不要的。培养“凡事只做一次”的决心。这能迫使自己做事时更用心、更周全,因为知道只有一次机会,从而锻炼出高效率的处事能力。很多事并非一次做不好,多做几次也不会带来好效果。就像改好的衣服,越改越差。养成凡事只做一次的声誉,与你打交道的人会更认真、更尊敬你,也会因为知道拖延时间无用,而更早与你达成最好的协议。时间是无法补充的资源,所以,用在每件事上的时间都应视为一种投资,应该要求有合理的回报率。比较两件事的取舍,也可据此决定。有了凡事只做一次的习惯,会大大减少积存待办的事或文件,使自己更自信、能力更强。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做的时候把全部精神、能力、意念都放在这件事上。利用科技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可以用电邮短讯,不用电话;可以用电话的,不用见面。若用手做比计算机更快,就用手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让别人支配你的时间而感到无奈。浪费二十分钟比浪费二百分钟好,处于对自己和别人都没有贡献的场合,想办法早点离开。不想在可以没有自己的会议中浪费时间,可以让秘书五分钟后打电话找你,说有急事要你速回。将校友会或朋友的频繁联系次数减半。对于没有收获又没有急需联络的人,可以用明信片维持联系,言简意赅。取消多年关系但又没有贡献的吃喝聚会,或减至每月一次。积存文件、书信、记录、杂志甚至杂物,只会引发收拾、整理、寻找、堆叠的工作,浪费时间,问题的起因是购买或存起时没有想好是否需要。最重要的文件存放在保险箱,次重要的东西都应有特定的柜和箱,以便需要时容易找到。不要回避必然到来的工作,主动去找寻它、面对它,这是最省力的方法。经常问自己:“这是否此刻我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拖延会产生压力和焦虑,不要等“最恰当的一刻”去做某件事。每天预留1 - 2小时空白时间处理突然出现的事情。若无突然出现的事情,把预留时间用于学习或进修。分析每天花多少时间接电话和阅读!前者是否太多?后者是否太少?学会对不够重要的事和人说“不”,保持自己运用时间的主动权。多给手下委派工作。每件东西都应有安放的地方,自己的空间(如柜面)是使用它们的空间,而不是安置它们的空间。将每件大事分割为几件小事。小事较易控制和完成,整件事也会更快完成。做一个有44格的储文件袋,其中31格代表未来一个月的每一天,12格代表未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个人日工作时间安排表:优化时间法则助力科室与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