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昨天 18:22

劣质短视频泛滥成灾,低俗擦边流量多,吹牛大赛盛行

老婆又外出工作了,每月往家里打五万元,“你没钱,证明你自身没能力”,诸如此类的话语,在互联网上,劣质短视频到处都是,然而点赞评论量却不少。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这类短视频,有的是夸张恶搞,有的是打擦边球,从寻找素材,到进行拍摄,再到流量推广,都存在产业链 。专家觉得,劣质短视频的流行,不仅会带来“信息茧房”,还会引领人们进入质量更差的“感官茧房”,以及有害的“情绪茧房”。

插图:宋溪

乱象

低俗擦边流量多

“吹牛大赛开始!”这句话音刚落下,视频里有几位打扮简朴的人,他们表情略拘束,随后开始一人一句地唱了起来。有人唱“我有好几家银行”,有人唱“我能吃一斤砒霜”,还有人唱“我能救活武大郎”等等。伴随着每个人的夸张演唱,画面背景音不时发出尖锐的哈哈大笑声。这条标题文案是“你有这么能吹吗”的搞笑短视频,竟然获得了8万多次点赞,5万多次转发。

有的短视频,会把孩子当作“道具”来增加亮点。有一则短视频点赞超过10万次,其中一位母亲问小女孩,如果自己要跟她爸爸离婚,小女孩会跟谁。没想到小女孩回答说,男人就像袜子,拎起来都是一个味道……还让母亲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在视频留言中,不少网友表示小女孩是“小人精”“太有才了”,也有网友略带怀疑地说,这是模仿,根本不是小姑娘自己的声音。她这么小。”

除了夸张恶搞之外,短视频内容还存在打色情擦边球的情况。点击某账号,能看到一则则色情低俗的短视频,其标题让人不堪入目。这些内容大多围绕男女两性关系或生理特点展开。单个短视频点赞数有多有少,多则数千上万次,少则几十上百次。该账号截至目前发布了387条内容,然而获赞已接近176万,粉丝数量达96万人。记者留意到,在该平台上,存在不止一个内容风格相似的账号,并且这些账号的标题文案总是反复使用那几个关键词 。

有的短视频账号并非采用夸张恶搞和擦边色情的方式,而是运用“道理”或“理性”来制造焦虑,以此撩拨社会情绪,这类短视频的流量同样很多 。

在另一个平台上,有打着“人性”旗号的博主,这位博主发布了多个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制造出了焦虑和争议。在一则点赞超过7万人的短视频里,该博主称“你没钱,证明你自己没能力”,还说“没能力你就应该被淘汰,你生什么孩子”;在另一则视频中,该博主给出的标题是“怎样和父母和解,谁有钱听谁的”;在一个获得近2万次转发的短视频中,他直接斥责“世界上所有的套路,都是针对善良的穷人设计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曹培鑫表示,当下受众接受的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信息服务,数量急剧增加,然而质量却有所下降。并且他还提到,相较于色情擦边短视频,一些价值观扭曲的短视频危害更为严重 。种种劣质短视频流行,其内容和形式都不佳,本质上仍是某个“瞬间”在流行,这类短视频没有太多价值增量,还带来了“信息茧房”的升级版,即“情绪茧房”或“感官茧房”,它是一种质量更差且有害的信息服务 。

刷量

一万个赞100多元

https://img0.baidu.com/it/u=1027800854,44499014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为什么擦边色情的短视频,流量往往不少?为什么恶搞低俗的短视频,流量往往不少?为什么制造焦虑的短视频,流量往往不少?调查发现,是因为有用户需求。但多位商家也透露,还可以靠刷数据流量来赌一把平台推荐。

一名提供刷量服务的商家收到链接后说发个链接让其看一下 表示能对几个短视频平台的作品刷量 称10000个赞 价格在150元至250元之间不等 评论10条3.5元 还说需求量大的话 可以送转发量 商家还表示在他那里所有刷流量数据都是真人操作 一万个点赞需要在48小时之内完成

我们是通过真人进行操作,用机器刷量虽然价格便宜,不过对账号来说意义不大。看到记者有些犹豫,其表明这个价格是一手资源的价格,他下面的二级代理,要是有同样的需求,价格会更高。当被问到刷几万点赞能不能冲击一下“10万+”的热门时,他直接表示没问题,只是全靠刷量的话,成本太高了。

另外一个为短视频提供刷流量服务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工作室主要针对市面上几家主流平台,“播放量、点赞数、分享转发量、粉丝量,这些都有。”不仅有针对单个项目刷量的价格,还有更实惠的套餐价格。以推广引流一项的套餐价来说,仅需500元,就能在某短视频平台获得10000个点赞,能获得100万播放量,能获得600次分享,还能获得90个真人评论等等 。

其实,除了直接刷点赞、评论、转发等流量外,有平台还推出了对作品投放加流或加热的项目。然而,这样的项目也被一些商家盯上了,进而衍生出所谓的“代投”生意。在电商网站上,有多个商家提供“代投”业务。其中一家宣称,“上热门,没效果全额退款”,还称“本店承诺包多少赞和浏览量,粉丝或上热门一切以官方数据为准”。而当真正进行接洽的时候,商家表明,10元钱能够保底15000次播放量,还能保底150个点赞,商家称“只包保底效果,其他的一概不管。”

花钱买流量,能帮助视频登上热门,从而获取更多推荐流量吗?在采访里,不同商家给出了不一样的说法。有的商家称要按部就班,“作品需垂直专注,流量和点赞每天增加一点,持续坚持就行。”还有商家介绍,在自身业务中,常有刷量后得到平台推荐的情况,“我们的投放,是为了带动自然流量。依靠数量将作品推进流量池,进而获得主动推荐。”

曹培鑫指出,刷流量产业中,短视频行业背后存在巨大产业链,且产业链分工日益细化。他还说,若你想红,会有人在前端负责捧;若已红且想保持高流量,会有中间环节进行运作,确保你持续被推流。他表示,不仅短视频生产者,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追求盈利。这便是短视频背后产业链的运作逻辑。

量产

最短间隔一分钟

https://img1.baidu.com/it/u=4019858255,218131487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9

一些劣质短视频是怎样快速生产出来的呢?调查发现,一些劣质短视频背后,存在产业链前端涌动的“造人设”生意,还存在后端快速搬运的“量产”技术,这使得短视频的同质化、劣质化现象被放大了。

一名短视频推广公司的工作人员称,背后有专业运营团队,能依据某个人的状况量身策划,提前确定脚本、镜头,会进行塑造独特人设定位、展示差异化风格、根据反馈不断优化的操作。12800元的套餐里,包含打造人设以及10万粉丝、150条视频策划剪辑、1000万次曝光量等内容。

调查发现,如此多劣质短视频背后,还和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为了博流量,一些热门短视频可以随意通过技术进行“搬运”,或者低成本“量产”。

一名自媒体刘老师介绍,只要交399元,就能学习他的所有技术,赚取多个平台的流量费,其中包含短视频平台,甚至能过审首发。他还说,简单来讲,就是去别的平台搬运别人的热门视频,通过技术进行二次剪辑处理,从而达到原创的效果。他介绍,这种做法不用拍视频,也不用写文案,三到五分钟就能做一个视频,现在全网都在这么干 。

以前面提到的打色情擦边球的短视频博主作为例子。他的第一条视频是在今年2月发布的。不到半年时间,就凭借擦边视频吸引了96万粉丝。在累计将近400条短视频里。相当一部分视频的关键词存在“炒剩饭”的情况。并且更新频率非常快。最近一天就发表了25个短视频。不同视频的发表间隔时间最短仅有1分钟 。还有一个同类型的短视频博主,他所使用的内容关键词和前者有不少是重合的,并且他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

“搬运”或“量产”是为了获取流量。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不少劣质短视频能获得流量,是由于存在争议。很多同质化同类型的视频出现,甚至文案都抄袭,原因在于某类型视频一旦获得流量,一些人或MCN经纪机构的关联账号就会进行效仿。发现它符合算法推荐,于是更多同质化的短视频出现了,更多低质化的短视频也出现了。”

曹培鑫表示,当前短视频平台的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依旧是“底线风控” 。举例来说,主播的衣着是否过于暴露,内容里有没有脏话等 。“从技术层面讲,他们完全能够做到,然而主观上或许不太愿意严格执行 ;与此同时,平台也期望爆款短视频能带来充足流量 。”所以,对于劣质短视频的肆意泛滥,仅依靠平台自律是不够的 。他呼吁国家公共政策介入管理,给予传统媒体更多帮扶,督促短视频平台启用更细致的管理规范,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在算法与推流上要细致甄别,未来也要做更细致的内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劣质短视频泛滥成灾,低俗擦边流量多,吹牛大赛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