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七大好习惯:从幼年开始塑造未来
孩子养成好习惯会受用终生,因为这些习惯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很重要。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这些习惯就会伴随他们一生,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好习惯能让孩子在一辈子的时间里都持续享受其带来的益处;坏习惯会让孩子在一辈子的时间里都不得不不断偿还所欠下的负担……
请爸爸妈妈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养成这七个好习惯,长大就迟了。
作家冯唐曾说,“成功没有捷径,但需要一些好习惯。”
如果把人的各种命运进行分解和揉碎,然后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那么可以发现,良好的习惯以及敢于抓住际遇的勇气,是比天赋更为重要的东西。
幼年是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此时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若能在家长的引导下养成好习惯,便能在这张白纸上逐渐展现出美妙的图画,而非乱七八糟的笔划。
[]
[]
做事有计划的人才会赢得信任,不至于临时抱佛脚。
有些孩子每次在考试之前会变得一团乱麻,做作业的时候会三心二意,早晨起床准备上学的时候常常会找不到袜子,他们的零用钱不到月底就会一分不剩……
当孩子有这方面的坏毛病时,一定教会他懂得计划的重要性。
可以让孩子在睡前把第二天的日程梳理清楚,然后让孩子把日程抄在便利贴上,这样便于执行。
]
02
习惯二:讲礼貌,善待他人
每个人都愿意面对一张微笑的脸。
微笑待人的人,总是展现出真诚与友善,也总是拥有宽容大度的品质。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成为受欢迎的人。
爸爸妈妈要教会孩子讲礼貌。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常说“你好”“谢谢”“对不起”。在请求他人帮忙时,多用“麻烦你帮我……好吗?”的句式。平时还要多关心他人。
长久以往,孩子会收获到比礼貌更有意义的人生财富。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https://img1.baidu.com/it/u=3969925353,256686288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5
一个孩子每天上学时会主动跟看门的老爷爷打招呼。其他孩子都没有这种行为。这种情况让老爷爷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上课铃声响起,老爷爷没等到那个孩子,不由得有些担心。
老爷爷走到路口瞧了瞧。恰好看到一个男人在对那个孩子进行拉拉扯扯的动作,并且试图把孩子拖进面包车。
[]
可想而知,正是孩子对老爷爷平时的礼貌行为,才让自己保命!
03
习惯三:自己的事自己做
很多家长担心把事情交给孩子去做,孩子会把事情弄糟。然而,谁在第一次做事的时候不是懵懵懂懂的呢?给孩子多一些进行尝试的机会,渐渐地,你就会发觉孩子的能力超出了你的想象!
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在孩子还未学会自理之时,父母需要做的是给予放手。
孩子进入小学后,尤其要注意。起床这件事,不要再为孩子包办。叠被子这件事,也不要为孩子包办。整理房间这件事,同样不要为孩子包办。收拾书包这件事,依旧不要为孩子包办。
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举办“小仪式”来庆祝孩子的长大。接着提醒孩子,说:“你现在走进小学了,已经成为小大人。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妈妈相信你有能力做好。”
04
习惯四: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
告诉孩子:
自己的东西自己能够支配,然而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要是想拿别人的东西,就必须征求别人的同意,既不能暗地里拿,也不能公开地抢。
有的孩子会背地里拿大人的钱去购买物品,当看到其他同学的玩具时,孩子或许会不经意地将其拿回家。这恰恰是因为孩子缺乏物权意识而导致的,爸爸妈妈需要帮助孩子去承担相应的责任。
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时,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首先,要帮助孩子分辨清楚,物品存在私人和公共之分。
私人物品不能乱碰。公共物品,要从哪里拿就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就先使用,后来者需学会等待。
05
习惯五:遵守时间
https://img2.baidu.com/it/u=2389295783,4116893721&fm=253&fmt=JPEG&app=138&f=PNG?w=427&h=569
合理的生活安排以及规律的作息能够增强孩子的秩序感,还能让孩子树立起时间观念,同时也能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然而,让孩子学会守时,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父母以身作则时,可以试着把主动权给予孩子,比如告知孩子“10 分钟后要关掉电视去做作业”,以及“再睡 20 分钟就必须起床了”。
慢慢地,孩子也不会为了偷懒找各种借口。
06
习惯六: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向他们学习。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思考别人的闪光点,看看自己是不是也能做到。在这个时候,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是很有必要的。
有个孩子过去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而他的同桌却很勇于发言,并且经常能得到老师的夸奖。
孩子听从妈妈的话,向同桌请教“秘诀”。同桌很大方地对他说:“就算说错了也没什么关系,老师不会责怪我们的。”
这句话打开了孩子的心扉。慢慢地,这个孩子开始跟着同桌主动回答问题。正是这股劲头,使得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并且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07
习惯七:在错误中反思自己
孩子在生活里做错事,在学习中做错题目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怎样才能做到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这就要求孩子能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进而彻底地改正过来。
孩子做错事时,爸爸妈妈不要只知道责怪他。可以这样反问:“你知晓自己做错的地方吗?”孩子回答之后,要认真地与孩子约定:“那下次我们把这个教训记住,不要再犯啦,好不好?”
对待学习时,懂得反思的孩子能够及时进行总结,能够查漏补缺,这样就能大大降低错误再次出现的概率。
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做能够将知识漏洞进行“缝补”,从而为孩子的学科构建起牢固的基础。
“给孩子再多财富,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
孩子在幼年时期,养成一些好习惯,这对他的成长会产生重要作用,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一般而言,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 21 天。就像“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也并非一日之功”那样。
这些习惯对我们大人同样适用。在引导和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一起提升自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