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2-24 11:21:14

杭州夫妻骑行去北京参加儿子毕业典礼,董大姐与老史的感人旅程

点击蓝色字

免费订阅,学习骑行知识、欣赏骑行趣闻

都市快报讯,5 月底的某一天,董大姐对老公老史说道:“我们骑车去北京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吧,给他一个惊喜。”

夫妻俩意见一致。他们简单地准备了一些随身的衣服以及日常用品。在 5 月 30 日下午两点多的时候,从杭州启程,朝着北京的方向开始骑行。

董大姐是 54 岁的杭州人,她年轻时从事一些小生意,在 50 岁时提前退休,之后成为了家庭主妇。老史是 51 岁的杭州人,他在银行和房地产公司都工作过,现在也处于赋闲在家的状态。

老史热衷于运动,其中爬山、游泳以及骑行都是他一直坚持的项目。董大姐的膝盖状况不是很好,之后在老史的带动之下,也对骑行产生了喜爱之情,因为骑行不怎么费膝盖。这两人之前曾经最远从杭州骑行到千岛湖,一来一回有 300 多公里。

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去旅游了。我们也很想念儿子。他今年过年都没有回来。老史这样说道。

儿子小史就读于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农建专业。他在学校的表现较为出色,加入了党组织,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还获得过优秀生奖学金。今年毕业时,他顺利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今年寒假,小史报名成为了冬奥会志愿者,其工作周期恰好在正月前后,所以他没有回杭州,而是一个人在北京过年。今年春节,夫妻俩相互依靠着生活,度过了他们第一次在儿子不在家的情况下的新年。

这一路历经 20 天,骑行的路程达到 1400 公里。他们穿越了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等地,最终抵达北京。昨天傍晚,在儿子的学校门口,一家三口得以团聚。

董阿姨记录了这一路每一天的行程。

第一天下午 2:14,两人从家里启程。他们沿着通益路前行,接着又踏上仁和大道,之后顺着 104 国道骑行。一共骑行了 108 公里,在凌晨的时候抵达了长兴。

晚上 12 点抵达长兴,预定目标得以完成。此次携带的行李较多,捆绑不够妥善。沿途部分非机动车道减速带密集,致使后座马鞍驮包被磨破。到达酒店后,用随身携带的针线进行缝补。当时气温超过 30℃,消耗的能量较大。路上也出现了一些小状况,但总体还算顺利。

第二天是 5 月 31 日。下午开始出发。从长兴这个地方骑行前往江苏溧阳。这段路程有 76.9 公里。

第二天了,要少骑一些。每天身上的所有东西基本上都需要清洗,清洗一次就需要一个多小时。虽然带了 4 个晾衣架,但是加上房间里的晾衣架还是不太够,晾晒成了问题。好在这两天住的酒店屋顶可以晾晒,而且天气也很好。晚饭时一直在骑行在前后都没有村庄和店铺的国道上,只能依靠携带的干粮。晚上 10 点入住酒店后,又出去吃了药膳鸡火锅。

第三天(6月1日),骑行101.7公里,到达南京江宁。

老史持续对骑行经验进行总结。他在骑行时会尽量加快速度。当遇到比较大的上坡时,他就会选择推行,以此来减少体能的消耗。

第四天(6月2日),骑行55.2公里,到南京六合。

打卡中华门,打卡夫子庙,打卡南京长江大桥。太阳十分大,气温相对较高,感觉疲劳正在渐渐积累……

第五天(6月3日),骑行50公里,到安徽半塔镇。

https://img1.baidu.com/it/u=433896859,47399908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上午开始下雨。中午时雨越下越大。心里犹豫着要不要退房。下午 1 点半雨停了。从六合出来走了 20 公里后又开始下雨。雨时而大时而小。到半塔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 6 点半了。还吃到了野生河鱼,有鲫鱼和小白条鱼等。一大盆红烧杂鱼仅仅 50 块钱,非常价廉物美。

第六天(6月4日),骑行106公里,到泗洪镇。

天气很热,刚出发不到 500 米,我就发现车的后轮胎没气了。等把车修好再出发时,已经快到下午 4 点了。原本打算晚上住在双沟镇,因为双沟镇因双沟酒厂而闻名。还没到镇上,就已经闻到了浓烈的酒糟味,于是毅然决定放弃,定位了瑶沟乡官塘村的一家酒店。到了那里后,发现整个村庄几乎没有灯光,一片漆黑,只能继续向前行驶,最后到了乡政府所在地的一家酒店入住。

第七天(6月5日),骑行67.1公里,到宿迁。

一路上看到老乡们将收下来的麦子和大豆都直接晾晒在马路上,由于气温太高,他们干脆直接找个阴凉的地方,买个西瓜来啃。我平时不太能吃西瓜,可那两天却连续吃了不少西瓜,到晚上 8:30 左右抵达宿迁,放下行李,洗了把脸后就准备出去吃饭。

第八天(6月6日),骑行75.8公里,到邺城。

气温达到 37℃,宽阔的马路上车辆不多,暑气显得格外逼人,不时地停下休息。晚上 8 点左右抵达山东红花,在马路边寻得一处地方就餐,菜品的种类较为稀少,然而量却很多,只是味道又咸又辣……

第九天(6月7日),骑行77.1公里,到山东临沂。

已经完成了一半的里程。此时感觉挺累的,大腿又酸又痛,退行性改变的膝盖也在不停地酸痛,屁股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能感觉到胜利就在眼前,这让我很开心。只是最近气温过高,路况也不如浙江和江苏段那么好了。

第十天(6月8日),骑行82.3公里,到蒙阴。

今天在沂蒙山区穿行。这里的山路上下坡比较多,路面破损的情况很严重,有部分路段堆积着大量沙石。下坡的时候不敢放肆行驶,而上坡时又不得不推行。走了 80 多公里的路,竟然用了将近 10 个小时,实在是很累。

第十一天(6月9日),骑行70.9公里,到山东莱芜。

昨天骑行感觉很累,吃的东西也让身体不太舒服。今天出现了胃疼的情况,还拉肚子了。原本打算骑行 30 公里就进行休整,然而碰到了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是阴天,最高温度仅有 28℃。于是咬咬牙,还是骑行到了 71 公里。在半路上,征得杏子树主人的邻居同意后,摘了四颗杏子,我和老公一人两颗并分着吃了,杏子很甜,老公却抱怨吃得不过瘾。

第十二天(6月10日)骑行64.4公里,到济南章丘。

第十三天(6月11日)骑行101.9公里,到惠民县。

麦子收割时节,一路上能经常看到收割机。傍晚临近时过了黄河浮桥,今天走的 100 公里颇为艰辛。一路上一直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车子出现了问题,老公这一两天一直感觉车子有轻微晃动,今天在经过一段正在整修的路之后,感觉晃动变得更厉害了。到了魏桥镇后找了一家修车店进行查看,结果发现后轮的外胎竟然整圈都开裂了。接着在镇上查找,找到了一家自行车专卖店,于是就找了过去。然而这家店的规模比较小,没有公路车的外胎,所以只能和老公换车骑,以此来减轻车的负重。店老板还提醒我们,由于路况不好,最好推着车走。在接下来的 66km 路程中,我们走得非常小心谨慎,害怕一不小心外胎就爆了,就走一段路再骑一段路,最终在凌晨 1:20 抵达了惠民县城。

第十四天(6月12日),到庆云县,骑行44.2公里。

今天去修车,遇到了一位老板娘。她很善良热情,修理技术也过硬。她给我换了外胎,检查后发现内胎有两处磨损,于是干脆把内胎也一起换了……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在这一路上,我欣赏着落日余晖的美景。

第十五天(6月13日)到黄骅市,骑行72.1公里。

一开始的一段路,路况良好,骑行速度较快。然而,过了路程的 2/3 之后,道路变为两车道,其中大约 80%是大货车,我有两次被挤到路基下。更令人悲痛的是,这样晃晃悠悠地骑了大概七八公里后,突然狂风大作,根本无法骑车,只能在路基下的泥地里推着前行了 56 公里。

第十六天(6月14日),到天津大邱庄,骑行64.7公里。

https://img2.baidu.com/it/u=75951774,5605690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733

第十七天(6月15日),到天津武清,骑行70.9公里。

晚上给儿子打了电话,告知他我们是从杭州骑行过来的,马上就要到达北京了,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参加他的毕业典礼。儿子说可能会有些遗憾,因为他还没有接到学校关于毕业典礼的通知。

老史告知我,在那天打电话之时,儿子并未表现出格外的惊讶或者意外,其语气较为平和,并且他一直是一个很理性的男孩。

小史昨天告知我,其实并非是出于理性的原因。他突然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得知父母骑着自行车来北京看他,这让他有些发蒙。

他们藏得实在是太好了,我骑了这么多天,都丝毫没有察觉。从去年 9 月开学到现在,我一直没有回过杭州,也没有见过爸妈。小史说,那天挂断妈妈的电话后,他心里涌起一股感动,1000 多公里的距离啊,真没想到他们竟然会骑着车历经大半个月,专门从杭州赶来见自己。

第十八天(6月16日),骑行74.8公里,到达北京通州。

第十九天(6月17日),骑行62.8公里,到北京昌平。

6 月 18 日,也就是第二十天,昨天夫妻俩骑行的距离是 30.3 公里,最终到达了中国农业大学。

这一路,夫妻俩累计骑行1459公里。

昨天下午 6 点多的时候,小史在学校大门口见到了父母。父母风尘仆仆的。小史直接跑过去,然后给爸妈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今年,一家三口第一次在北京团聚了。

老史在网上找了一家烤鱼馆,这家烤鱼馆离订的酒店 1 公里,一家人在那里吃了晚饭。董大姐点了一份烤鱼,还点了一份虾仁豆腐和一份凉菜。饭桌上,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儿子,小史讲了很多学校里的事。

小史在杭二中读高中。那年参加高考,他考了 628 分。他表示自己发挥得不是特别好,原本是想冲击复旦大学的。

他在中国农业大学读本科期间,持续保持着高中时的学习状态与习惯。他在这 4 年里,始终没有改变高中时的学习模式,一直按照高中的习惯来进行大学本科的学习。

爸妈从小就注重培养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一,要自律;其二,事情能在当天做完就及时解决,不能拖拉。很多同学认为高考结束进入大学就可以放松了,但我却不是这样,我依然对学业十分用心。实际上,大学比高中还要累。

小史在大学班级中成绩位列前五,所以保研这件事是在意料之中的。他同时还是学校团委的干部,近期一直忙于建党 100 周年的相关工作。

我询问这对夫妻俩,高铁和飞机都如此发达且便捷了,为何还要骑着车跑那么远的路去看望儿子呢?

董大姐称,此前他看过一则资讯,在东北有一位爸爸骑着自行车前往天津看望女儿,因此他也想尝试一下。

我从小就培养儿子的独立性,他在幼儿园时就开始寄宿了。小学里遇到的各种事情,我都让他自己去处理,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他自己去询问老师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

我想通过这一次骑行告诉儿子,我们年纪大了,却仍在为一件事而坚持。你正处于大好年华,拥有这么好的精力,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要有毅力,坚持把每一件事做好。

昨晚吃饭期间,小史表示以后他或许要留在北京工作。董大姐接着说:“我们叮嘱他,没关系的,工作最为重要。只要我们有时间,就会来北京看望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杭州夫妻骑行去北京参加儿子毕业典礼,董大姐与老史的感人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