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2025年复工复产计划:品牌换新与销量目标详解
在厮杀不断加码的车市,能否上演一出“重生归来”的剧情。开年不久,威马汽车举行了重整案债权人会议。网传的重整计划草案显示,威马最快或许在 2025 年能够实现复工复产。同时,威马会同步进行品牌换新。在未来两年内,威马将加大研发投入并进行产品布局,每年至少保持 1 至 2 款车的量产交付。
威马给出了后续的销量目标。威马计划在 2027 年实现销量超过 60 万辆。2028 年至 2029 年,威马将在全球范围投入 10 款车型。同时,威马在 2029 年要实现超过百万辆的销量成绩,年收益超过 1100 亿,呈现出一副赶超鸿蒙智行和理想汽车的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规划看似很激进,而这些规划能否顺利落地本身就充满着“戏剧性与想象力”。
曾经的车圈,威马的呼声很高。
一度被认为是成为“中国版特斯拉”的新希望。
故事开端时,威马发展态势良好:2017 年,制造出了第一台车 EX5。它比蔚来的 ES8 早了一个月。在这一年,何小鹏刚刚离开阿里,理想还处于用 PPT 造车的阶段。不仅如此,当时的威马汽车,吸引了友商投来羡慕的目光,它不但有不错的吸引资金的能力,还拥有稀缺的造车资质,可谓是在起跑线上就占据了优势。
威马开始在销量方面掉队了。
https://img1.baidu.com/it/u=2231789406,277780320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1473
2020 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蔚小理”形成了三强的格局,并且这一格局逐渐显现出来。然而,威马在这期间却没有了声音和影响力。
这一年,威马的冲高车型 EX6 没有激起什么浪花。曾经的主打车型 EX5,在遭遇二线新势力以及传统厂商同等价位车型的轮番攻击时,变得有些力不从心。在纯电动车销量前十名的排行榜上,已经看不到 EX5 的身影了。2022 年,威马完全掉队,并且不再公布销量数据。
业内更多人认为这一结果是“咎由自取”。他们觉得威马的产品表现一般,很难找到合适的标签。而蔚来定位高端市场,理想没有里程焦虑,小鹏有自动泊车等功能,相比之下,威马的产品既没有亮点,也没有形成自身鲜明的品牌形象。
2020 年 10 月前后频繁发生自燃事故,这使威马汽车陷入舆论质疑之中。当时有报道说,在那段时间里,为解决电池自燃问题,威马私自对车辆进行“锁电”操作,从而影响了续航里程,这又引发了车主的集体投诉,对品牌形象造成了重创。可以说,威马只是在短时间内打开了市场,随后很快就被对手挡在了门外。
值得一提的是,威马的排位逐渐掉队了。同时,威马的亏损像滚雪球一样在不断增大。2019 年到 2021 年期间,威马汽车总共亏损了 174.35 亿元。
基于此情况,上市募集资金这一行为对于威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然而,持续不断被爆出的负面消息,使得威马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之路充满艰难险阻,难以顺利前行。
扉旅汽车梳理公开资料后可知,2020 年威马汽车在科创板进行上市辅导并递交招股书,然而却未能上市。2022 年 6 月,威马汽车向港交所提交了 IPO 申请,可在 6 个月内未能通过聆讯,最终该申请失效。
威马连续冲击资本市场都未成功,这使其现金流本就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失去了供血能力,其财务危机开始真正显露出来。2023 年 10 月,威马汽车面临资金压力,申请破产重整,负债总额已超 260 亿元。
https://img2.baidu.com/it/u=3095413922,141576546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40&h=500
威马汽车倒下这一情况,给车主、车企以及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敲响了警钟。有观点表明,威马曾经是能与蔚小理相媲美的造车品牌,即便它拥有造车能力且有百亿资金,却依然难以挽回危局,对于那些更为艰难的车企而言,一场洗牌正在加速到来。
然而,市场洗牌按时到来了。但威马汽车内心不甘,仍然期望能够“死而复生”。
2024 年底,威马汽车与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订了《重整投资协议》,该公司是唯一意向投资人。重整主体的债权总计超过 148 亿元,同时还有超过 112 亿元的暂缓债权。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后,战略投资人会持续投资,其后续投资将超过 100 亿元,这些资金将用于威马汽车的复工复产以及未来发展。
威马的复活进程目前仍处于推动之中,然而从草案中能够清晰看出威马的宏大雄心。其雄心表现为销量要超过百万,营收要突破千亿,估值要超过一千五百亿。可以讲,如今正处于当下的新势力们都不敢有如此激进的想法,更何况是已经将近 2 年没有在行业中出现的威马呢。
事实上,市场对威马“复活”持不看好态度。其一,曾有“破产”头衔,很难重新获得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其二,本就落后的威马,在技术发展迅速变化的当下,更难以实现追赶。就拿近期各大品牌都在竞争的智驾技术来说,像激光雷达、端到端 AI 大模型等智驾技术,对于威马而言已经是陌生的了。车市的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威马在技术优势方面不再有优势,在规模效应方面不再有优势,在用户基础方面也不再有优势,想要让威马复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既魔幻又现实,成为当下市场最直观的感受。
2025 年的车圈,价格战还在持续,智能战又增加了力度。威马没能经受住第一波的考验,即便它拿到了重生的筹码,也很难凭借以往的经验成为主角。现在,激进的目标为它的出场带来了一波流量,但是要理清现实中的混乱局面,比喊口号要困难得多。而威马汽车接下来的走向,既吸引着市场的关注,也让高合、极越等处境相似的车企充满了期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