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中药服用时间:空腹与饭后服法的区别与肿瘤患者的最佳服药时间
问题:怎样才能每天收到这种文章呢?回答:只要点上边的“申齐事业”关注即可!
古代医学家对掌握中药的服用时间很是留意。他们认为,在不同的时间服药,药物的疗效会有很大差别。所以,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依据病情,恰当地选择服药时间,就能让药物发挥出最佳的效能。
https://img1.baidu.com/it/u=72969656,198155309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800
空腹服药的话,药力容易得到发挥。东晋时期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曾说:“在未进食时,身体内部处于空虚状态,这样能让药物的毒性和药力更易于运行。”这种方法多用于肿瘤患者中偏于实证的那些人。
饭后服法的适用人群为肿瘤患者偏虚者以及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先食后服药的方法,能够让药性留连于上。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曾提到:“病在胸膈以上的情况适合先食后服药。”对于偏于滋补一类的药物,同样适宜在饭后服用。就像葛洪所说:“服用治病的药物应在食前服用,而服用养身的药物则应在食后服用。”
病情较急时,将煎好的药立即服下,这就叫顿服,意在体现急病急治的理念。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用于治疗急症吐衄的泻心汤以及治疗肠痈的大黄牡丹皮汤等就属于这种情况。当下,一般的肿瘤急症,像出血、梗阻等也会采用顿服法。
另外一种方法是依据人体自身原本就有的时间节律,选择合适的时间用药,从而发挥更优的治疗效果。祖国医学觉得:人体自身存在着各种时间节律,像年的节律、月的节律、日的节律、季节的节律。拿日节律来举例:在一天当中,人体的气血在经络里运行有着一定的规律,清晨这个时候,气血会流注到手太阴肺经,接着是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等。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某个脏腑出现病变,在其经气旺盛的时段进行施治,会显著提高疗效。
https://img2.baidu.com/it/u=1233662378,348599382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目前中药服法通常沿用一日一剂,且在上下午分别服用的方式。从时间治疗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并不十分合理。如果辨证属于阴虚的病证,那么使用补阴药可以安排在傍晚一次性服药。对于阳虚病人,使用补阳药可以考虑在清晨一次性服用,这样能够简化给药次数,增强和提高疗效。肺部疾病可以在平旦的时候服药,而肾脏疾病则可以考虑在下午五时左右用药。
饭前服药应与饭后服药略有间隔,比如饭前半小时至 1 小时左右服,饭后半小时至 1 小时左右服。这样做以免影响疗效。并且与西药最好间隔 1 - 2 小时以上服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