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利用植保无人机提升油菜田间管护效率,科技助力春耕生产
央视网消息:现在正值油菜田间进行管护的关键时期。重庆借助植保无人机来开展统一防治和统治工作。科技的力量为春耕生产按下了“加速键”。这几天,重庆潼南区有 32 万多亩油菜进入初花期。在崇龛镇的这个种植基地中,两架无人机正沿着设定的航线喷洒混合肥料。通过这种精准作业方式,能够达到“一喷多效”的效果,既可以补充叶面肥以促进油菜生长,又能够防治菌核病、蚜虫等病虫害,同时还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为油菜的稳产增收奠定基础。
潼南区是重庆较大的油菜种植区之一,其良种覆盖率超过 99%。农技人员组建了多支服务队深入田间,针对菌核病高发以及弱苗补壮等突出问题进行细致的指导。在巫溪县上磺镇,油菜田里呈现出一片绿意,无人机均匀地喷洒着肥料,为油菜披上了一层“防护衣”。今年,为提升春管效率,当地找来专业的飞防服务队,并给予一定的补贴,以助力油菜稳定生产和增收。
https://img2.baidu.com/it/u=2364172656,348830949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500
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 迎来返青关键时期
气温稳步回升,全国冬小麦开始陆续进入返青的关键时期。当下,我国夏粮的主要品种冬小麦,其春季田间管理在大面积地展开了。
今年,全国冬小麦的面积维持在稳定状态。当下,大部分的地区,其冬小麦已经迈入了返青起身期。
山东有 6000 多万亩冬小麦正陆续开始返青。在金乡马庙镇,今年当地构建了智慧农业系统。该系统采用卫星监测以及实地测量的方式,将麦田划分成一个个网格。每周都会生成病虫害预警图和长势分析图,以此来进行精准的管理。
https://img2.baidu.com/it/u=3482216695,83317486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41&h=500
河北有 3300 多万亩冬小麦,其长势比常年要好。当地有 100 多名省级专家,他们实行“一对一”包县指导。还有 4.5 万名村级农技员参与其中。这样就能确保每一块麦田都有专人来提供服务。
陕西关中平原有 1200 多万亩小麦陆续开始返青。在长安的这片万亩麦田智能灌溉示范点处,记者见到,存在着高杆喷灌这种灌溉模式,也有微喷带喷灌这种灌溉模式等多种节水灌溉模式,这些模式使得春灌既高质又高效。
西南地区的冬小麦开始进入拔节孕穗阶段。四川在把去年 1000 个粮油千亩片建设成效巩固提升之后,持续在 115 个县新建 1000 个千亩片,凭借推广小麦绿色防控等主要主推技术,推动大面积单产得以提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