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服装消费模式变革:从小规模裁缝式定制到大规模工厂定制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服装消费先是小规模裁缝式个人定制,接着发展到大规模工厂成衣,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 5 年时间里转变为大规模工厂定制。
衣食住行中,“衣”在大众需求方面排名第一。一直以来,都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响亮地说出其有面向个人客户端的相关业务。
服装定制比较小众,属于传统行业,专业门槛相对较高,而且看上去难以规模化。与火热的共享单车、VR、AI 等前沿、时髦的领域相比,很多“骨骼清奇”的年轻创业者不会留意这个市场。
作为多年的互联网爱好者,同时也是服装定制从业者,能察觉到“衣”领域在未来 3 到 5 年将迎来极大的消费模式变革。并且,为了这场颠覆性的变革,许多企业以及许多团队都已默默准备了多年。
让我们看看过去 40 年中衣服的消费模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https://img0.baidu.com/it/u=3494787096,239714115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34&h=500
小规模个人裁缝定制时代
80 年代中期以前,大部分人的衣服是定制的,即找裁缝来做。当时没有成衣工厂,人们先是买到布,接着要么自己动手做,要么找称心的裁缝做一身衣服。所以,在那个年代,结婚的三大件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这可归为小规模定制的时代。
大规模成衣
改革开放后,广东、江浙等地大量成衣制造厂兴起。于是,款式多样且价格便宜的成衣逐渐占据了服装消费的主流。传统的个人裁缝逐渐走向没落,他们有的进入工业化工厂继续从业,有的从事改衣兼低端定制业务,还有一些转型为高级定制。从这时起,个人定制开始有了高端、神秘且价格昂贵的特质。
大规模定制初期
2000 年之后,电子商务以及新经济开始崛起。传统零售行业的渠道变得扁平化且透明化。被颠覆的品类先是标准品的图书、音像制品,接着是各种各样的日用品,之后是非标品的衣服等。在 2007 年前后,轮到了衣服里的非标品,也就是服装定制。
从这个时间点起,一些创新型的小创业团队开始着手从网络获取西服定制订单,接着直接与工厂进行生产对接。在这同时,极少的工厂开始转变,做起了一件一件的小订单。
行业规模较小。优质人才和资本都在对这个领域进行旁观,该行业也在慢慢地进行酝酿和积累。到了 2015 年 11 月,国家为了推动供给侧改革,大力宣传红领模式。与此同时,“万众创业”的口号也发挥了作用,一直以来作为小众的服装定制领域终于开始有资本和大量年轻创业者介入。
https://img2.baidu.com/it/u=955868953,327168627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很多人都看到过“衣邦人”“量品”等互联网定制品牌的广告。已经沉寂许久的“玛萨玛索”也开始宣布要经营服装定制。当初,凡客在南方做服装在线销售,而位于杭州的“雅库”在酝酿一个新的商业计划,这个计划依托于“定制”。
市场营销推动了这一现象,不少普通消费者开始尝试定制。然而从消费基数来看,定制仍是少数人的选择。原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定制行业的产品用户体验欠佳,还未好到能让大量消费者开始接受“工业化定制”这一新生事物。
对于服装定制来说,普通消费者的需求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服装企业和工厂对定制有着更为重要的需求。
定制,它不只是一种销售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产方式。而这种方式是解决服装行业库存这一癌症的唯一良方。“赚的钱都在仓库里”,这几乎是很多服装企业的真实状况。
这两年行业有庞大的底层投入。服装工厂开始上智能化生产线。C2M 已经开始具备商业化的基础。
很可能在未来 5 年里,服装消费会发展为大规模工厂定制。
在未来几年,提供大规模定制且面向 C 端的创新型企业,会进入大部分消费者的视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