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3 18:39:20

爱的教育读后感分享:从安利柯的视角看人性的善与恶

《爱的教育》读后感13篇[荐]

阅读一本名著之后,大家想必都有诸多值得分享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心地进行记录,撰写读后感了。那么,你是否会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

《爱的教育》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书。我感慨良多,从中懂得了诸多做人的道理。

《爱的教育》主要以日记形式呈现。男孩安利柯在学校待的最后一个学期的所见所闻所感被记录其中。他用自己的双眼去判断人的善与恶。实际上这本书里有很多人值得我们学习。像洛佩蒂,他很勇敢;代洛西,他热衷于助人;泼可西,他很孝顺;卡隆,他品德优良……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十分爱身边的人。安利柯留意到了这些。他一边学习这个共同点,一边学习他们的精神。渐渐地,他变得乐于帮助他人,变得十分勇敢,变得十分孝顺,变得知错就改,变得关心他人……更为重要的是,他懂得了要爱身边的人。

人间存在真情。这本书充分表明这世界处处有爱心。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安利柯的爱、对祖国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朋友的爱。我们应当爱身边的人,因为世界的和平与国家的发展正需要这样的爱。这种爱能够感化身边的人,让他们知晓爱的重要性。倘若这个世界没有这种爱,后果将难以想象。所以我们一定要爱身边的人。

我们难道不应该向安利柯学习吗?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2

我是个小书虫,喜欢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地畅游。我看过很多很多的书,像《大林和小林》,还有《宝葫芦的秘密》,以及《长袜子皮皮》等等。在这些书中,《爱的教育》使我收获颇丰。

《爱的教育》的作者是亚米契斯,他描写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小朋友的四年级小学生活。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小故事背后,我却感受到了满满的爱。我们三年级书中的《争吵》,是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的。

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不幸事件》。这个故事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罗伯弟的小朋友,在他上学路过托拉·哥罗萨大街时,看到一位一年级的小学生离开送他的妈妈往学校跑,由于跑得太快,跌倒在了马路中间。就在这时,离他仅有几步远的一辆马车正朝着他驶来。眼看着他即将遭遇危险,罗伯弟毫不犹豫地跑过去,一把抓住了这个小孩。孩子得救了。罗伯弟躲闪不及,结果一只脚被车轮轧断。罗伯弟舍己救人的好品质深深感动了我。在生活里,我要向罗伯弟学习,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是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就是美好的春天。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3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深受教育。这本书让我懂得了“爱”的含义,爱很简单,它可以是关爱,也可以是溺爱。然而,溺爱不能过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与学习。其中让我深受触动的是“爱国”这一主题。这篇文章阐述了安利柯对祖国的热爱与关怀。他有诸多理由喜爱自己的祖国,比如他的父母在意大利,他有许多朋友在意大利,他流淌着意大利人的血液,他身处的美丽环境以及周围的一切都属于意大利,这些便是安利柯爱国的缘由。爱国不一定非要牺牲。只要我们怀有爱国之心,为祖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爱国。保护环境属于爱国行为。绿化环境以及爱护身边的小花、小草、大树也是爱国。我们每做一件好事,就是在践行爱国。把一件小事一次次坚持做下去,也能成为一件大事。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但是为祖国想要做更大的贡献就要有知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

我们身边存在很多这样的故事。例如,在我们的院子里有几棵小树,然而这些小树长时间没人浇水,几乎快要枯死了。我和院子里的几个好朋友一起拿了一桶水给小树浇了水,没过几天,小树就恢复了生机,活了过来。

假如别的国家来侮辱我们国家,我一定会努火中烧。

这本书满是爱,没有乏味的说教和豪言壮语,只有平凡的日常生活,却充满了对国家、社会、民族的爱,也充满了对父母、老师、朋友的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4

“书乃人类进步之阶梯”。只有全身心投入去阅读书籍,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感悟和知识。近期我阅读了一本《爱的教育》,这本书中主人公安利柯的父亲向他传授了诸多道理,同时也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

书中有一篇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名为《伦巴底的小侦查员》。有一位意大利少年,他牺牲了自己,却成功保护了整个意大利。而小男孩安利柯,他无需牺牲自己也能够保护祖国,他在父亲以及兄弟姐妹们的天伦之爱中生活着。有些家庭较为贫困,有些则身有残疾,还有一些正沐浴在幸福之中,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深深的爱。

世界充满了爱。有一个小男孩名叫洛佩谛。他为了救一年级的小孩子,不幸被马车轧到。他虽是个孩子,但看到这个情境后,第一时间将自身安全抛在脑后,一心只想救人。他真的很勇敢。

《爱的教育》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爱的存在。安利柯与他的小伙伴们之间那纯洁的友谊,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爱,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这本书教导我,要从小就保持善良与勇敢,要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要热爱社会,尤其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努力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5

https://img2.baidu.com/it/u=584959579,275635521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读完《爱的教育》后,我感触颇深。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它以小学生的口吻来讲述,描绘了四年级学生身上发生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还展现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所持有不同的态度、情感和处置方法。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人类需要相互理解。

书中的主人公有很多小伙伴。他们很可爱,也很讲道理。有的学习方面落后,有的家境贫穷,有的身体残疾,有的则很富有。然而,主人公从不计较这些差异,会和他们一起开心地玩耍,快乐地学习。并且,主人公还从这些开心和快乐中受到了教育。《爱的教育》这本书塑造出了许多看似渺小却不平凡的人物,比如小石匠、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等。这些平凡的人身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我的心中激起了一阵阵强烈的情感。

我有很多朋友,然而知心的朋友却寥寥无几。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终于明白了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知心朋友增多。找朋友不应该以贫穷或富贵来区分,更不能因为朋友学习成绩不好就觉得他不是你的朋友。作为真正的朋友,应当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我们班的谢叶涵同学很助人为乐,经常帮助同学,正因如此,她拥有很多知心朋友,我要以她为榜样去学习!

这本书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去做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6

这本书是意大利的四年级学生安利柯所记的日记,时间跨度为一个学年的十个月。其中包含他父母给他的劝戒性小文章,还有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我尚未将其全部读完,仅仅读过的几个小故事就已经让我深受感动,感慨良多。

这部小说处处洋溢着爱,它所蕴含的情感力量深厚且浓郁,这种力量真的很伟大。它感动了我,同时也让我开始思考爱究竟是什么。

它如同空气一般,每天都环绕在我们身旁。然而,由于它没有形状也没有影子,常常很容易就被我们忽视。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当面对我们的教育时,爱应当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刘广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曾说:“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无法进行教育。“爱就如同一次没有尽头的旅程,在这旅程中,我们一边行走一边观看,这样会感觉很轻松,每天也会因为对新事物的感悟以及学习而变得充实。于是,我们就想要继续走下去,甚至会投入热情,而不会在意它会持续多久。在这个时候,这种情感已经升华成为一种爱,一种对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进了作者安利柯的生活。我目睹了他学习的样子,目睹了他生活的模样,也目睹了他怎样去爱。在感动之中,我发现爱其实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7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它属于日记体小说。书中记载了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十个月时间里所写的日记。整篇小说的主旨是爱,其中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等。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的教育》一书上,每一个小故事都在讲述一种不同的爱。比如在《善良的花朵》这一章里,体现出了大家对那些可怜且贫困的孩子的关心与爱护。

比如在《万里寻母》这一章中,能体现出马珥珂对母亲的爱极为深厚。一个仅仅十三岁的孩子,独自从热那亚出发,漂洋过海去到南美洲,这得有多少爱在支撑着他啊!可到了那里后,母亲却又跟着房主去了其他地方。马珥珂为了找到母亲,一直在外面不断地奔波,不停地寻找着。找了十多个不同的地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的母亲,并且最终救了她。这真的是非常让人感动!

其实,爱并非难事。只要拥有一颗心,这颗心是纯洁的,也是善良的,那么就能够拥有无尽的爱。朋友们,你们要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身到社会当中。你们会察觉到:倘若人人都献出一点儿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8

书是人们进步的源泉,书也是人们的朋友。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在寒假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读了一本《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爱乃最美好的感情。生活因爱而充满甜蜜;不幸因爱而化为幸福;人与人之间因爱而充满和谐。在生活里,处处都有爱的气息。父母会给我们爱,老师会给我们爱,同学会给我们爱,朋友会给我们爱,认识的人会给我们爱,陌生人也会给我们爱。这些爱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友爱与温暖。书中《意外事件》这篇文章讲了,有一名三年级学生叫罗伯蒂,他在过马路时,看到一名一年级学生从母亲那儿跑开,由于跑得太快,摔倒在马路中央。这时,一辆马车正朝他驶来,眼看就要遭遇危险。罗伯蒂勇敢地跑过去,一把推开这个孩子,孩子得救了,而罗伯蒂的一只脚被车轮轧伤了。这难道不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吗?《校长》一文讲述的是,校长原本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说话和颜悦色,见到谁都面带笑容。然而,自从他的妻子参加志愿者后牺牲了,他就不再有笑容了。桌上摆放着妻子的照片,他显得十分痛苦,辞职信都已经写好了。同学们都来劝告他,当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脸时,校长不忍心离开了。这难道不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爱吗?

现在是初中生啦。有的同学觉得上学特别累,作业量很大,每天都要熬到深夜。要是完不成作业,不但会挨老师的批评,还得听父母的唠叨。快要过年了,要是成绩考不好,就过不好年,压岁钱也就一分都收不到……他们认为身边没有爱,只有一张张严肃的脸。其实这些情况背后都蕴含着爱。

爱需要用心体会,睁大你的双眼去发现爱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9

今年暑假,我有了空闲时间待在家里。在这段时间里,我阅读了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所著的《爱的教育》。

这本书的主题是“爱”,它将亲情、友情等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集中进行了表达,且这些情感是最完美的。

这本书用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来审视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并且从这些小事中体会到了幸福。

这本书的主人公安利柯很纯真善良,学习也很勤奋,待人诚恳且友善。他其实就是作者艾德蒙多童年真实经历的写照。这些经历让作者在爱的海洋中成长,也正因如此,他后来成为了一个大作家。

书里的许多故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其中有很多我都曾经历过。因此,我读起来觉得很有乐趣,很生动且很感人。它让我懂得,感动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可能是一句问候,可能是一个微笑,可能是一声祝福……这些都能带给我们幸福。

https://img2.baidu.com/it/u=241754824,200070752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89

我也喜欢泼来可西,他是铁匠家的儿子。他身体瘦弱,但学习十分用功。原先他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却只是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知道。后经过努力获得过奖牌,也使得父亲发生改变。这就是爱的力量!

爱的教育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共同成长!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0

《爱的教育》是由一位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创作的。它以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在四年级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发生的一百多个感人的故事。这些人都具备高尚的品质,他们热爱祖国,尊敬长辈,关爱年幼,乐于帮助他人。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他善于帮助别人,富有同情心。每篇故事虽然不长,但是都蕴含着一个意义深刻的道理,能让我们仿佛融入其中。

读了这本名著后,我深深感受到的是“爱”。原来,爱有多种类型,有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有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有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有亲切且善良的母爱;有宽宏大量的父爱;还有对病者、弱者的怜爱之情……

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去报效祖国。报效祖国需先感恩身边之人,感恩赋予丰富知识的师长,感恩将自己养大成人的父母,感恩曾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日后要像他们那样为社会、为祖国贡献力量,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读了《爱的教育》后,它仿佛让我品尝到了一桌极为丰盛且美味的“精神大餐”。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1

每个人的心里都存有一份纯洁且美丽的爱。爱如同阳光般温暖,爱又似大海般博大。只有身处爱的世界之中,才能够渐渐去享受爱。我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之后,才切实地领悟到了爱的真谛。

这本《爱的教育》中有一篇故事,其描写了父亲与老师之间的事。父亲在看报纸的时候,看到了 20 年前的老师,父亲看到后高兴了一番。晚上,父亲在回忆老师的往事。早晨九点,父亲来到了火车站。进入火车站后,一小时就到达了父亲老师居住的地方。接着,父亲开始打听老师的住所。走着走着,对面走来一个头戴大帽子的老人在他们前面。父亲一看,便说:“是他,就是他,我的老师。”父亲惊喜地说着。这篇课文中,有学生对老师的爱。还有很多爱,像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的爱。让人读的时候,仿佛在爱的怀抱里成长。

古往今来,有诸多爱的真情故事。我们拥有父母与爷爷奶奶的爱,在这份爱中渐渐长大,到了要上学的年龄。上学之后,又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以及同学们的爱。爱如同空气一般,在各个地方都能存在。最终,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爱,爱始终在我们的身边。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2

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这本书主要是一个小学生的日记,并且还有他的家人给他写的信。这些内容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心中饱含爱,要做一个有礼貌、懂礼仪、讲文明且懂得感恩的人。

滴水之恩,需涌泉相报。要对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激,并且报以微笑。当他遭遇困难时,要真诚地去帮助他。

我们首先要感谢父母。他们养育了我们,为我们遮挡了一切风雨,保护着稚嫩的我们,让我们得以健康成长。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只要我们有一点点不舒服,他们就会关心地询问,深怕我们有任何闪失。父母是我们第一个要感谢的人。

我们应该感谢老师。老师每天辛勤地教书,讲解知识,毫无怨言。老师每天在讲台上默默耕耘,不求回报。老师为了我们耗尽心血,正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没有老师,就没有我们的满分成绩;没有老师,我们就不会懂得这么多知识。老师平凡却伟大。我们也要感谢老师。

……

身边有许多人值得我们去感谢。感恩别人其实并不困难。当别人劳累的时候,给他们一张椅子;当别人伤心的时候,善意地去安慰他们;当别人摔倒的时候,主动地将他们扶起……我们应该知恩图报,而不能忘恩负义。心中充满爱,懂得感恩,那么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3

我在暑假期间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爱的教育》这本书,感受极为深刻。

这本书通过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学校和家庭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还有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天伦之爱”。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极为普通且平凡,然而它们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以及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

我最喜欢书中“卖炭人和绅士”的那个故事。它写出了人与人是平等的,不存在贫富差异,也没有职务高低的区别。不能因职业和权力不同就贬低别人的等级。故事中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位不凭借自己富有而去欺负穷人的绅士,他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孩子。这个故事清晰地告诉我们: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内容是慈溪育才中学的“育才班”遭遇了尴尬情况,有十七名贵州山区的学生遭到了本地学生家长的集体抵制。这让我感到非常失望,同时也觉得很难过。这些家长难道不是在歧视山区的孩子吗?这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接受教育也是不平等的。这种行为割断了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在情感和爱方面的交流,会让青年一代在思想上留下阴影,社会怎能和谐呢?这是对人格的侮辱,是傲慢与偏见的表现。这会给山区的孩子心灵带来多大的打击与伤害,他们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呢?冷酷无法换来真情,只考虑私利的人失去了道义,必然会遭到人们的谴责,他们与“绅士”相比是多么的渺小。

爱如同空气一般,它充满了每一个角落,并且每天都陪伴在我们的身旁。只要每一个人都奉献出一点儿爱,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也会变得更加美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的教育读后感分享:从安利柯的视角看人性的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