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4 02:49:35

雄安新区全面建设启动:9月9日签署首份占地补偿协议,建设第一桩成功打下

对所有雄安人来说,9月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天上午,在容城县马庄村村委会签署了雄安新区的第一份临时占地补偿协议。当天下午,新区建设的“第一桩”深深扎入泥土,这使得雄安新区的全面建设拉开了帷幕。

2017 年 4 月 1 日,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 3 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被囊括其中的雄安新区诞生了。新区规划范围涵盖 29 个乡镇和 557 个村,涉及 125 万人。它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未来,雄安新区会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之地,也会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之地。它的发展定位很明确,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新城区,要成为创新驱动的引领区,要成为协调发展的示范区,要成为开放发展的先行区。

如今,雄安新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处于正常状态。社会的大局呈现出和谐稳定的态势。新区的建设大幕已经开启。这片肥沃的土地,将会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同构成京津冀腾飞的两个翅膀!

管控+修复,打造绿色宜居新城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雄安新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2014 年 2 月 26 日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明确指出要把首都的部分功能转移到河北和天津;2015 年 2 月 10 日提出要对在北京之外建设新城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思考;2015 年 6 月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规划并建设具有一定规模且与疏解地发展环境相近的集中承载地。

2016 年 5 月 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会议审议。此次审议的是《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在这份汇报稿的标题中,“雄安新区”第一次得以出现。

新区与北京、天津形成等边三角形的形状,距离北京新机场大概只有 55 公里。交通方面紧密相连,生态状况良好,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较为充裕,因此被当作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要之地。

今年 4 月 1 日,雄安新区临时党委和筹备工作委员会进驻雄安。为将新区建设这件“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妥善做好,特地邀请了 30 多位顶尖专家。同时,还有 46 个规划编制团队参与其中。此外,还有 10 个工作营以及近 300 位专家和技术人员集中办公。他们一直坚持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明明白白。

目前,新区的总体规划还没有出炉,起步区的控制性规划也没有出炉,启动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样没有出炉,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也尚未出炉。但是,雄安新区的建设者们已经心中有数了,那就是新区绝对不会搞土地财政!管理住房价和地价,是新区建设的重要基石。

https://img1.baidu.com/it/u=3113291662,319285490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63

刘宝玲在被任命为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之前,已经为筹备新区忙碌了一年。他工作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做好管控工作。

2016 年 6 月起,在新区规划区域内,开始逐步实行对房屋等不动产的冻结,同时也对规划、土地、项目、户籍进行冻结。从一开始的“能停尽量停”,到后来的“原则上冻结”,再到最终的“不增加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这一系列举措堪称史上最严格的。

如今,雄安新区城市发展有了清晰的新思路:土地平衡变为城市平衡;政府争利变为让市民获利;产权少数人拥有变为社会共有。政府不再把“卖”地作为主要方式,而是由房地产商依据规划进行开发。住房实行租售并举,其中公租房占比较大。

初步设想,新区会实行积分制。在新区工作的人选择租房居住。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后,这些人就可以购买房子。在房产出售的时候,政府会以略高于同期银行本息的价格将其回购。

在管控范围之外的是修复工作。在新区的定位当中,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被排在最为首要的位置。刘宝玲表示,“雄安新区是因为‘淀’而诞生的,绝对不能因为城市的建设而废弃淀泊,一定要将白洋淀妥善保护好。我们需要迎接一场关于环保的重大考验。”

目前,新区关停取缔了“散乱污”企业 9000 多家,还拘留了 200 多名环境污染涉案人员。新区在推进“洗脸”工程,通过运用市场化手段让所有农村垃圾实现了社会化管理,与此同时,开展了水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以推进白洋淀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除旧布新,打造新经济高地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同时也是一场极具挑战的历史大考。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机遇十分难得,然而在创制之初,最为需要的是锻造出一支能够打硬仗的队伍。新区党工委首先在“三项行动”上点燃了“第一把火”,具体包括集中开展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行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的行动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零的行动,通过这些行动来凝聚人心、提升信心并打牢基础。

清理遗留问题就如同“总攻前的排雷”,只要有一颗排不掉,就会给自身带来灾祸。河北安新县委书记杨宝昌向记者讲述,每个县级领导都带领着一个工作组深入到村庄和农户中。当下,雄安的 3 个县,每个村庄都有驻村工作组,上千名干部与村民一同吃饭一同居住,为群众解决忧愁、排除困难。

“三项行动”已过一半时间。新区的 3 县中,软弱涣散基层组织的整顿转化率达到了 66.5%。同时,各类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化解,其中包括 2532 件宅基、土地、经济纠纷等问题。

体制机制改革为新区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机构设置方面,一直在进行创新;在人才引进方面,一直在进行创新;在人事管理方面,一直在进行创新;在行政审批方面,一直在进行创新。雄安新区设置了“一办一部五局”,并且党工委、管委会采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模式。

https://img2.baidu.com/it/u=2937268794,156318590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200&h=800

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推行“大部门制”,实现扁平化管理,并且实行聘任制。除了管理层之外,其他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致力于运用市场思维以及手段,去解决规划方面的问题、资金方面的问题以及人才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我们需要的是具备多种技能的人。公务员可以来,事业单位的员工可以来,国有民营企业的员工也可以来。应届毕业生可以来,社会自然人可以来,甚至农民也可以来。只要符合我们的要求,都能够前来。刘宝玲表示,新区会参照北京的水平或者高于北京的水平,根据岗位来挑选人员,按照劳动获得报酬,业绩优秀的就获得更多报酬。

此外,加大了在户籍领域的政策研究,确保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低于北京。

雄安新区把发展新经济当作核心内容,将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当作推动的引擎,把创新发展高精尖产业集群以及现代服务业当作重点方面,全力打造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以及协调发展的示范区,进而成为能够向周边辐射、引领河北的创新发展高地。在这之前,光启军民融合的重大项目在河北落地,并且与雄安新区签订了合约。

技能提升,让“农民”变“市民”

新区成立之后,白洋淀的旅游业变得更加火爆。赵爱乐是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的党支部书记,他说今年来的游客数量比去年翻了两番。他对渔民转变为市民这件事充满了期待。

渔民和农民要转变为市民,这谈何容易呢?此前,雄安的 3 县经济较为活跃,然而百姓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来维持生活。怎样才能让雄安 3 县的 125 万“原住民”顺利转变呢?怎样让他们适应新区“高大上”的产业发展呢?这些都是搞好新区建设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儿。“几个月以来,我们所做的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刘宝玲说道。

新区建设需要进行征地拆迁。过去对群众的补偿通常是一次性给予,并且“一把就拍定了”。这样的“安置”方式,虽然给了钱也给了房,但是却缺少了“传授给他们捕鱼的方法”这样长远的考虑。“这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理念方面的问题。”刘宝玲表示,如果政府能够想办法让老百姓从中获利,让老百姓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那么就不会再有“后续的不良影响”。

这种思路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之前,新区每天都会接到几十起上访事件。从 9 月开始,上访数量降到了一天仅有 4 起。上访群众留下材料和电话进行“挂个号”后就回家了。还没等回到家,信访记录就已经由县里转到了乡里,驻村干部也已经到家里等着解决问题了。

雄安新区设立了,这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管控工作开展之后,建筑业停止施工,“散乱污”企业也被关停,此时正是开展培训的绝佳时机。新区实施了万人培训、万人就业的“双万工程”,组织了京津冀的 49 家职业技工院校到新区进行招生;协调了 75 家央企和省内的企业来提供就业岗位;组织本地的建筑施工队伍前往外地承揽工程;政府还组织群众转移就业 2700 人。

目标明确,雄安新区开始起航。2020 年,雄安新区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推进,产业布局框架也基本形成,一座新城的初步模样将开始展现;2030 年,一座绿色低碳、信息智能且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将会展现出它的活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雄安新区全面建设启动:9月9日签署首份占地补偿协议,建设第一桩成功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