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2015年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通知及结构比例审核要求
(安职改办〔2015〕4号)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单位:
现就相关事宜进行通知如下。
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审核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和职数的审核工作,依据《河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办法》(豫人社职称〔2011〕20 号)以及《关于调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豫人社〔2015〕44 号)等相关规定来执行。
(二)坚持结构比例年度审核一次完成原则。原则上当年不再审核申报职数。现聘的高层级结构比例超出了最高控制标准,在进行审核时,应当适当地减少低一级层级的职数。
结构比例审核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编制部门批文;《2015 年结构比例与岗位设置审批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情况备案表》;《结构比例审批情况汇总表》一式 3 份;单位人员变动的有效证件。审核工作完成后,审核职数会在安阳职称网进行公布。
二、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候选人推荐
县(市、区)和市直单位推荐高校、中专、技校教师等系列高评会专家库候选人时,每个专业的推荐人选不超过 5 人;推荐其他系列(专业)高评会专家库候选人时,推荐人选不超过 10 人;而推荐中评会专家库候选人时,对推荐人选不限制数额。
(二)报送时间:9月25日前。
将加盖公章的《汇总表》和《推荐表》的电子文本报送至市职改办。
各县(市、区)要加强评委会专家库建设。各单位也要加强评委会专家库建设。扩大评委遴选范围,打破所有制和系统的限制,注重遴选系统外本行业的高水平专家和一线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优化评委队伍结构。同时加强对专家库人员的管理,对于已办理退休手续、已调离本单位、已脱离本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以及不能正确履行评审工作职责、群众有反映的人员,要及时将其调整出专家库,以此确保专家库成员的质量。
三、报送省、市职改办进行资格审查的材料
以县(市、区)或市直局(委)作为呈报单位,利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按照系列、级别、专业和评审类型进行规范打印的《河南省——年度——系列申报——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查表》。其中,申报农民技术人员和民间艺术人才的《资格审查表》可以手写或者打印。对于高级的审查表,一式 6 份,其中 3 份由单位和主管单位审核盖章,另外 3 份不用盖章,用于上报省厅进行资格审查;中级的审查表,一式 3 份。高、中级分别经过省、市职改办的审查并且合格之后,一份要报给相应的高、中级评委会承办部门,一份由省、市职改办留存,一份由呈报单位留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同时接收申报人《评审简表》的电子文本。
申报人需提供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以及聘任证书、继续教育证书、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历认证报告或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师资格证书、校(园)长培训合格证、职称外语考试成绩通知书(包含外语考试合格证、免试审批表)、业务考试成绩有关证明等原件。
其中,一步到位申报人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的原件:原公务员身份的相关证明;军队转业的证明材料;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任职文件等。
《河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需一式 3 份,同时《河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表》和《河南省民间艺术人才职称评定表》也需一式 3 份。在《评审表》的第 1 页“相片”栏内,要粘贴本人近期免冠 1 寸照片,并且在“单位人事部门电话”栏内,要详细填写单位及个人联系电话。
单位进行审核后,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进行规范录入,然后打印出 1 份《河南省——年度——系列(专业)——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简表》。
任现职以来,若任职年限超过 5 年则为近 5 年,申报高级教师任职年限超过 6 年则为近 6 年,需提供年度考核登记表原件或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复印件。单位出具的年度考核结果证明不能当作年度考核材料。非公有制单位未进行年度考核的,要由所在单位提供书面证明。
任现职以后正式发表、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以及著作原件,还有加盖单位部门公章的检索页。同时,任现职以来的获奖证书、专利证书、成果鉴定证书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主要业绩材料的原件。
申报人和用人单位需签字并盖章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有两份。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审核登记表》有两份。
上报《推荐申报专业技术职称“五公开”监督卡》,数量为一式 2 份。其中 1 份要报给相应的高、中级评委会承办部门,另外 1 份则要报给人社职改部门。
以市直局(委)为单位报送申报人所在单位开展“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情况报告 1 份。
中央、省驻安单位或市外委托代评的人员,需提交中央部(委)人事部门出具的委托代评函,或者省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委托代评函,又或者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改)部门等有委托资质部门出具的委托代评函,只有经过批准后,才可参加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四、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有关问题
建立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业绩库很重要。它能促进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规范化,还能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各县(市、区)在建立此业绩库时,要按照《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有关要求,并且以组织单位下发的规范文件为依据。凡是没有文件依据的,都不得入库。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业绩库由各级教育部门进行收集整理。在每年的 9 月 30 日前,这些业绩库会分别报给市人社局和市教育局。并且,这些业绩库还会通过“安阳职称网”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
(二)有关人员申报问题
退休后其专设职数会自动注销。
以农村教师身份申报的人员,其评价标准相较于城市标准会适当降低要求。这些以农村教师身份申报的人员,必须在近 3 年以来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他们所取得的任职资格,只能在农村学校进行聘任。如果他们交流到城市教育教学单位,就需要按照城市评价标准进行转评,并且转评之后,他们在农村和城市的任职年限以及聘任年限可以累计计算。
专职从事教育管理的校(园)长以及编制在学校的县(市、区)教研室、乡镇中心校教研人员,若经人社部门批准,能够以县(市、区)为单位,分别按照不超过当年当地审核后教师申报总数的 3%,单独核定教育管理和教研员的高、中级职数。并且这些人员可由县(市、区)集中进行推荐,在职务聘任时,将其纳入编制所在单位的结构比例管理。今后,所有专职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校(园)长不能以教师身份进行申报。同时,所有专职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教研人员也不能以教师身份进行申报。
(三)关于过渡问题
对于第十二条(五)所要求的内容,即教育教学理念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所教学生课业负担轻且教学效果显著,近 6 年中至少有 5 学年教学效果评估获优秀等次,学生评价满意度高。若本单位不存在符合要求的人员,或者符合要求的人员数量少于指标数,在正常推荐出申报人选之后,能够按照 3 年优秀的标准再推荐出其余的人选。
符合《评价标准》第十二条(五)以及第三十七条的过渡人员,单位需要写出 2 份专题书面申请。其中 1 份要留存于市职改办,另外 1 份则需上报给高、中级评委会。
(四)关于调整讲课答辩有关规定
从 2015 年开始,讲课答辩的最终成绩要是达到 85 分以及 85 分以上,同时还处在同类人员的前 15%,这样的人员就属于优秀等次;对于讲课答辩的最终成绩为 60 分以及 60 分以上,并且处在同类人员的前 80%的人员来说,他们的讲课答辩成绩在 2 年的时间内是有效的,在下一年度参加评审的时候可以不用再进行讲课答辩。
申报“教育管理”专业的人员,其讲课科目是其优质课学科,讲课时间大概 5 分钟,答辩时间大概 10 分钟。申报“少先队活动”专业的人员,讲课科目为“少先队活动”学科。
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需要将相应的材料报送至评委会承办部门。
(一)统一要求报送的材料
《河南省——年度——系列申报——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查表》,经省、市职改办资格审查合格。对于未经省、市职改办资格审查的材料,各评委会承办部门不会予以接收。
https://img0.baidu.com/it/u=4029656589,3297508088&fm=253&fmt=JPEG&app=138&f=PNG?w=707&h=500
呈报单位报送的材料目录(清单)有两份。这份目录需标注单位名称、评审材料总数、分专业材料数、破格人数等信息。其中一份要报给相应评委会承办部门,另一份则由呈报单位留存。评审材料是一人一袋,并且在袋子外面要注明申报人的单位、姓名以及申报系列和专业。
申报人和用人单位需签字并盖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此保证书一式 2 份。其中 1 份要报给相应的高评会承办部门,另外 1 份则由呈报单位留存。
《河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需一式 3 份;《河南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表》需一式 3 份;《河南省民间艺术人才职称评定表》需一式 3 份。
单位进行了核实,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进行了规范录入,然后打印出了《河南省——年度——系列(专业)——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简表》,其中高级的有 35 份,参加答辩的人员有 45 份;中级的有 20 份,参加答辩人员有 25 份。同时还有同内容的《评审简表》电子文本。申报农民技术人员和民间艺术人才所需的《评审简表》,此表既可以手写,也可以打印,一式有 20 份。
申报人需提供第一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 1 份,同时提供符合申报要求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 1 份。还需提供学历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各 1 份,或者提供在有效期内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1 份。如果是补发、换发的毕业证,就必须同时提交学籍档案。若毕业证丢失,应由单位出具查档证明并提交人事档案。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证书原件 1 份,复印件 1 份;聘任证书原件 1 份,复印件 1 份;继续教育证书原件 1 份,复印件 1 份;真实性保证书 1 份;年度考核表 1 份;评审表 1 份(一式 3 份)。市外或中央、省驻安单位调入我市工作的人员,需按规定办理任职资格证书确认手续,之后方可参加评审。
职称外语(含古汉语)考试成绩通知书原件,外语考试合格证原件,外语免试审批表原件,符合外语免试条件且不需办理免试审批手续的相关证件原件,经审核后的符合外语免试条件且不需办理免试审批手续的相关证件复印件(无外语要求的系列除外)。
任现职后正式发表、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原件,以及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检索页。这些论文需在互联网的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国内主流数据库网站上进行检索并附上检索页,或者在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期刊出版单位的网站上进行检索并打印出检索页。著作和教材需要附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CIP 数据核字号验证”的检索页上。对于那些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检索和验证的论文以及著作,它们只能作为业绩的参考条件。
申报系列若有论文鉴定要求,申报人需要指定论文鉴定篇目。具体而言,申报副高级职务的需鉴定 1 篇,申报正高级职务以及破格申报人员需鉴定 2 篇。
任现职之后,有获奖证书、专利证书、成果鉴定证书,还有经济、社会效益等主要业绩材料。这些材料有原件 1 份,复印件 1 份。
申报系列(专业)评审条件所要求的其他材料和证明,还有能反映申报人学术、技术水平的材料原件。
(二)中小学教师报送的材料
《河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查表》有 1 份。此表需经省、市职改办进行资格审查且合格。对于未经省、市职改办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其材料评委会承办部门不会接收。
《河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简表》分为高级和中级两种,高级的需一式 50 份,中级的需一式 25 份。应利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进行规范录入和打印,并且经单位核实盖章后,同时上报电子文本。
《河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有 3 份。《评审表》里的各项内容需要规范地填写,并且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后盖章。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审核登记表》有 2 份。需要按照要求进行逐级审核并且签字。其中 1 份会留存于评委会承办机构,另外 1 份则留存于呈报单位。
单位开展了“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这一系列工作,并有 1 份工作情况报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有 2 份。申报人本人要进行签名,单位负责人也要签名,并且要加盖单位公章。其中 1 份要报给评委会承办机构,另外 1 份则留在呈报单位。
2015 年度的安阳市中小学教师高、中级职称评审过渡申请表。
8.基本证件:
学历证书方面,需提供第一学历证书以及符合申报要求的最高学历证书的原件,还有学历认证报告的原件,或者在有效期内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1 份。若是补发、换发的毕业证,就必须同时提交学籍档案;倘若毕业证丢失了,那么应由单位出具查档证明并提交人事档案。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原件。
(3)教师资格证书、校(园)长培训合格证原件。
(4)继续教育证书。
《年度考核表》。需提供任现职以来的《年度考核表》原件,若任职年限超过 6 年则为近 6 年的原件。公办学校仅由单位出具的年度考核结果证明,不能当作年度考核材料。在《年度考核表》中,如果没有人社部门的考核意见,那么应由县(市、区)及以上的人社部门统一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
能力和经历材料需按照《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提供。
业绩成果材料需在《评审表》和《评审简表》中准确注明取得时间、组织单位、项目以及获奖等次等内容,以确保业绩成果材料与《评审表》、《评审简表》保持一致。
(三)中小学教师评审材料整理要求
评审材料需一人一袋,袋子的外面要注明申报人的单位,还要注明申报人的姓名,也要注明申报人的专业,同时要注明评审的类型。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审核登记表》被直接装在手提袋中。
学历证书等装在一个文件袋中,该文件袋标明“①基本证件”。其中包括学历证书、学历认证报告、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校(园)长培训合格证、继续教育证书、年度考核登记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工作情况报告。
能力和经历材料需按照顺序进行整理。比如在“评价标准”的“第十二条”里,包含有 10 项要求,其中第一项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第十项是“支教”。要将每一项都标识清楚,然后按照顺序整理材料并装袋。在文件袋上需标明“②能力和经历材料”。
业绩成果材料被依次整理后装在一个文件袋里,这个文件袋上标注着“③业绩成果”。其整理顺序和《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审核登记表》中所填写的内容是相同的。
所有复印件要按照顺序进行整理和装订,然后将它们装入 1 个文件袋内,在这个文件袋上需要标明“④复印件”。
(四)下列有关人员另须报送的材料
非公单位申报人员,需提交能证明单位性质的有效文件(证件),需提交本人为该单位员工的聘用合同,还需提交在当地交纳养老保险的交费单据等有效证明原件。
从机关调入我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申报人员,需提交原公务员身份的证明材料;从军队转业到我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申报人员,要提交军队转业的证明材料;同时,他们都需提交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任职文件等原件,或者提交加盖单位公章和证明人签字的复印件。
申报高校教师的人员需提交 1 章教案。申报高级实验师的人员要提交 2 份实验教案,且这些复印件必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的公章。
按照相关规定需参加评审答辩的人员以及评委会认为需要答辩的人员,其个人业务自传需准备 10 份。答辩人员必须前往评委会进行答辩。在答辩时,需提交本人的身份证和工作证。答辩的时间由高评会另行通知。
普通本科院校中,那些不属于 2002 年及之后升格为本科的院校的申报教授的人员,要在学校进行答辩。在报送材料的时候,需要提交《普通本科高校教师申报教授任职资格答辩评议情况表》。
https://img0.baidu.com/it/u=3169478128,3865522045&fm=253&fmt=JPEG&app=138&f=GIF?w=500&h=707
申报人的所有业绩材料在用人单位进行公开展示,之后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对于证书、证件等则在复印件上加章。参评的业绩材料,其中包括论文、著作、成果、奖励等,其计算截止时间为评委会截止接收材料的时间。
(六)评委会承办部门接收材料原件的,不再提交复印件。
六、有关事项
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具有正式人事关系的人员,需要依据相关的程序以及要求,通过本单位的人事机构来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
非公单位人员能够直接前往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申报。如果人事档案存放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者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经办机构,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些机构来进行申报。
从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调入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在调入后的 1 年以上至 5 年内这段时间内,能够依据其学历、资历条件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和业绩成果等。经过单位考核合格,并且经省、市职改办审核同意后,在单位岗位限额之内,可以比照同类人员,直接申报评审社会科研、农业科研、自然科研、工程系列的副高级及以下职务。超过5年未申报的人员不再实行直接申报政策。
我市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若没有经过市职改办的同意并且办理委托评审手续,就不可以自行在省、市外或者部、委(行业)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那些私自评审而获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不会被认可的。
2015 年开始,中专学校的教师进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时,采用全员讲课答辩的方式。同时,技工院校的教师在进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时,也采用全员讲课答辩的方式。并且,党校教师在进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时,同样采用全员讲课答辩的方式。而这些教师的评审工作都是实行全员讲课答辩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 号),河南省建设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新增设了“市政公用工程”这一专业。
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任职年限的计算截止时间为当年 9 月底。例如,对于有聘任要求的系列(专业),今年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任职年限要求 5 年以上的,需在 2010 年 6 月 30 日前取得低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且要在 2010 年 9 月 30 日前完成聘任。任职年限要求不同的按照此方式依次类推。
用人单位可以登录“河南职称网”(wwwhnzcwgovcn、wwwhnzcgovcn),从“软件下载”栏免费下载“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个人版软件,用于录入并打印《评审简表》和《资格审查表》。同时,申报人也可进行同样操作。此外,其他表格可从“资料下载”中获取。录入《评审简表》个人信息时,“申报专业”需从信息系统提供的专业里进行选择。“现从事专业”则可以结合申报人的实际工作,手动录入申报专业相关的子专业。例如,若“申报专业”选择了“地质”,那么“现从事专业”就可以手动录入“地质勘探”。
七、有关要求
各县(市、区)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诚信教育,市直主管局委也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诚信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时需做出诚信承诺。要保证所提供的个人信息真实准确,各类申报材料也需真实准确。并且要在《评审表》的相关栏目内填写:“本人承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和申报材料是真实准确的,若因提供的有关信息、证件不实或违反有关规定而导致后果,责任由本人承担,同时会按有关规定接受相关处罚”。此外,还需在《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上签字。用人单位需认真审核申报人提供的个人信息、申报材料以及各类证书原件。然后在《评审表》的推荐意见栏目中填写:承诺推荐的申报人员个人信息和所有材料真实有效,并且同意上报。接着由单位主要领导签署意见,同时加盖单位公章。此外,还需在《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上签字并盖章。申报人做出承诺,用人单位也做出承诺,这样能增强诚信意识,进而维护职称工作的声誉。
用人单位需严格依据《关于规范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豫人职〔1997〕11 号)所规定的“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程序与要求来开展申报、推荐工作。要切实做到将职称政策予以公开,将空岗情况予以公开,将申报人业绩条件予以公开,将推荐办法予以公开,将推荐结果予以公开。需成立相应考核推荐领导小组,按照申报人员的人事档案等情况,对申报人员展开综合考核。同时,要在民主测评以及专家评议组评议的基础上确定人选,单位集中进行公示且无异议后,所在单位才可逐级推荐上报。要对群众有异议的材料进行认真复核。要增强申报材料的公开性。要增强申报材料的透明度。要自觉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要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要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主管部门和职改部门要重点核准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历等资格条件,包括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职称外语证书等。评委会承办部门需依据本系列(专业)评审条件,仔细做好申报人员评审材料的受理与汇总工作。要重点审查各项必备的形式要件,尤其要关注评审材料是否齐全规范、真实有效。同时,要确保《评审表》和《评审简表》等各栏目内容填写与原件保持一致。此外,还需对学历认证报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以及论文、著作检索页进行网上复核。未经省、市职改办进行资格审查的评审材料不予受理;不属于本评委会评审范围的评审材料不予受理;评审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受理;评审材料不规范的不予受理。
评委会的组建需严格依照《河南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规则》(豫人职〔2007〕20 号)来进行,评审工作同样也要严格按照该规则开展。评审工作需坚持重视能力、重视业绩、重视贡献、重视业内及社会认可的人才评价导向。要以突出本专业、本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主要依据。需完善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标准。要创新对人才能力评价的方式方法。并且要着力提高人才评价质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采用专家评审这种方式,同时运用面试答辩的手段,结合考评进行,通过考核认定,开展实地考察,进行现场操作等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全方位、综合性地对人才进行评价,以此推动评审工作朝着科学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切实评出人才的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评审质量,增强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评委会承办部门需完善相关手续,要将评审各环节情况如实且准确地记录下来,尤其要记录评审未通过人员的未通过具体原因以及评审过程中发现的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的情况等。评审会议结束后,需及时上报评审会议纪要,纪要内容包括开会时间、评委会组成情况、会议议程、表决结果统计、评审未通过人员原因以及评审中发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等。同时,要上报表决票等原始资料。对于评审未通过人员的未通过原因,要在《评审表》的专家评议组意见和评委会评审意见栏目进行记录,并将《评审表》返还给申报人员。
(六)进一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一旦查实上述行为,要逐级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积极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优质服务。要认真对待专业技术人员的咨询并予以受理和答复。对于能够直接答复的咨询,要及时给出答复,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脱或搪塞。而对于没有政策规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进行汇总,然后上报给市职改办,待研究后再给予答复。
本通知未提及的职称政策相关事宜,依旧依照省现行政策来执行。在工作过程中,倘若遇到具体的情况以及问题,应当及时与市职改办取得联系。
附件包含:1. 2015 年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时间安排表。
2.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申报时间安排表
2015 年度考核认定的时间安排表
考评结合系列(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务考试的安排
推荐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时使用“五公开”监督卡,此监督卡可从安阳职称网的“下载中心”进行下载。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审核登记表,可从安阳职称网的“下载中心”进行下载。
2015 年度安阳市中小学教师高、中级职称评审过渡申请表,此表可从安阳职称网的“下载中心”进行下载。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真实性保证书,可从安阳职称网的“下载中心”进行下载。
河南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候选人推荐汇总表,此表可从安阳职称网的“下载中心”进行下载。
河南省职称信访举报事项的调查核实情况表,可从安阳职称网的“下载中心”进行下载。
2015年9月14日
附件1
2015年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时间安排表
系列名称
市职改办审查时间
省职改办审查时间
报送材料时间
报送材料地点
评审时间
联系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