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揭露黑龙江粮食购销领域腐败案,赵志明贪污挪用巨额公款被判14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在 7 日播出了年度反腐大片。这部大片名为《持续发力纵深推进》,第二集的名称是《政治监督保障》。当前,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天下粮仓在被妥善管理,大国储备也在逐步建好,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全系统正加快步伐,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黑龙江省原粮食局的前后三任“一把手”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依靠粮食获取利益,所以难以承担起监管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这导致黑龙江粮食购销领域混乱现象频繁出现,甚至有一些国有粮食企业实际上完全被私人老板掌控,使得国有资产不断被流失,对粮食安全造成了直接的危害。
赵志明曾担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龙安桥粮库的总经理。经调查得知,他贪污了粮库公款 2400 万余元,还挪用公款 1400 万余元。2023 年 3 月,他被判处有期徒刑 14 年。龙安桥粮库是在 2015 年,由 5 家国有粮库进行改革重组而成的。其中,富裕县政府持股 51%,民营企业鼎仓公司持股 49%。赵志明曾是鼎仓公司的老板,在此次改制过程中,他担任了龙安桥粮库的总经理。
赵志明称,当时存在鼎仓与县政府的一个协议。在该协议中,鼎仓这一方会派出总经理来进行经营管理,而政府则会派出董事长担任法人。情况就是这样的。
黑龙江省拜泉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史耘龙称:按照协议约定,监督权由董事长行使,日常事务由总经理管理,而董事长对其进行监督。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控股、公私合营的初衷在于壮大经营实力,促使国资民资形成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以更好地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并保障粮食安全。然而,赵志明担任总经理之后,丝毫没有展现出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应有的责任意识,他所想的并非共赢,而是独占。
史耘龙指出:这考验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监管,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让监管切实地发挥出作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流于形式。
当时,富裕县的县粮食局长兼任龙安桥粮库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他需要履行行政管理以及国资监管等职责。然而,连续几任董事长都存在严重的失职失责行为,并且放弃了监管。其中,第一任董事长魏洪光,在他一上任的时候,就做出了一个极为恶劣的示范。2015 年,依据合作协议,鼎仓公司出资为龙安桥粮库建造 6 个保温仓。在快要建好的时候,魏洪光得知国家会对国有粮库搭建露天临时储粮罩棚给予补助。于是,他立刻产生了套取国家补贴的想法,并授意赵志明将保温仓的外表伪装成罩棚,打算等套完补贴后再改回来。
国家给予了补贴,有这样的政策存在。心里就产生了想要占点便宜的想法。要让我说的话,这个粮食局长当得是很不成功的。
6 个保温仓被伪造成罩棚,从而凭空套取了 1500 万元补贴款,这给国家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魏洪光身为县粮食局长,却进行造假行为,挖了国家的墙脚。赵志明看到这种情况后,自然就跟着学,并且变本加厉。他中饱私囊的主要做法是,先用龙安桥粮库的资金订购粮食,当粮价上涨后,就将其换成个人公司来接手销售,以便独自占有利益。
赵志明除了用这种方法来贪污国有企业应得的利润之外,还从粮库持续挪用公款,将公款给予自家经营的砖厂、酒厂、路桥等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赵志明说:你把这些钱转给我,然后告知财务那边进行转账。我在这个过程中连字都没有签,就这么来回转账。说白了,这件事没有人说什么,也没有人管理,更没有人控制,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赵志明能够如此为所欲为,重要原因之一是几任董事长都没有作为,监督监管如同虚设。在龙安桥粮库的董事长办公室,实际上长期处于无人办公的状态。
董龙福说:没有电脑,也没有其他东西,只是挂了个牌子,就被称作董事长办公室。我一直都没怎么来过这里,直到后面出现了这个问题,在找我谈话的时候,我才得知此事。
调查发现,龙安桥粮库自成立后未曾召开过党支部会议,党的领导处于完全虚化状态;同时也未曾召开过董事会,所有重大决策皆由赵志明一人决定。国有企业已完全变为赵志明个人的自留地,使得做贸易粮挣钱成为了主责主业,而国家粮食收储这一最为重要的职能职责却被弱化和忽视,给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