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4 21:42:27

张秀如回国创办世道公司,推动中国适老化产品发展,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记者田进回想起 2008 年回国创办世道公司之事,张秀如对此印象深刻。在走访期间,她察觉到养老院和护理院的老人大多仅能睡在普通的平板床上,而少数护理床也只是医院普通病房里的手摇病床。并且,有大量定价在千元以下的护理床,其设计理念更多是把老人的吃喝拉撒都限制在一张床上。

她说:“当时,适老化产品在很多方面与实际生活场景以及老人的内在需求不相符。同时,其质量也高低不一。然而,老年人是应当并且值得拥有更优质老年生活的。适老化产品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让老人在家中过上既温馨又独立且有尊严的养老生活。”

此后十余年,中国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在这期间,张秀如见证了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的飞速发展,尤其见证了国产适老化设备的进步。

目前,世道有数百种护理床产品。其市场覆盖国内,还覆盖日韩以及欧洲等多个国际市场。年营业额约为 3 亿元。张秀如表示,中国的护理床、居家电动床、助起沙发等适老化产品,在全球许多重要市场中已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起到推动作用,大量低端生产商遭到淘汰。中国的适老化产品生产商逐步改变,从原本的贴牌生产转为拥有独立品牌,并且开始走向全球。

为满足居家老人的需求,政策层面在不断推进适老化改造。从去年起,全国多地区开始推行适老化补贴政策,购买适老化产品能享受 15%至 50%不等的补贴,这促使适老化产品在短期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销量增长。

在销量骤然增加的时候,一些适老化产品,比如护理床,其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逐渐显露了出来。

张秀如称,当下市场存有诸多护理床。这些护理床只是大量功能的堆砌,然而在产品品质以及售后服务方面都欠缺保障。与此同时,很多消费者对适老化设备的认知较为有限,他们觉得只要有一张勉强能用的护理床就已然足够。

清华大学教授周燕珉长期研究适老化改造。她表示,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始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许多行业参与者,像适老化设备供应商和改造设计师等,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以及适老化改造的目的、措施和意义,存在认识不够的情况。这种情况致使市场供给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

3亿老人的潜在需求

2014 年,刘丹创办了上海沐恒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沐恒实业”)。之后,他曾尝试拓展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适老化设备。然而,在市场调研中他发现,消费端对适老化设备的需求非常有限。所以,该公司决定不在消费端进行过多投入,而是密切关注 C 端(主要面向消费者)市场的变化。

十年后,刘丹再次尝试去拓展 C 端用户。从去年下半年起,沐恒实业开始重新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各类适老化产品,并且开设了第一家线下门店。她认为,面向 C 端的适老化设备市场从去年起变得极为火热,公司不能错失这一机遇。

2024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 3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 22.0%,这是推动消费端市场冷热变化的重要背景。这表明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并且,从出生人口趋势来看,未来十年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还会不断加快。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一般会逐渐退化,跌倒以及因跌倒而受伤或死亡的风险也会随之提升。65 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被认为是因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若卫生间地板不具备防滑功能,房间内没有扶手,护理床栏杆不牢固,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加大老人摔倒的风险。

周燕珉指出,当下中国老人的数量已然超过 3 亿,并且绝大部分老人都选择居家养老。这些状况决定了居家适老化改造属于刚需,同时也具备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当前部分老年人对适老化改造的作用认知不够,亦或是对自身的身体状况估计得过于积极,觉得不需要适老化的产品和设备,认为改造既会耗费钱财又会带来麻烦,只要能够勉强维持生活就可以了。但实际上,这种生活方式存在许多潜在风险。

https://img2.baidu.com/it/u=547570341,99489294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500

2024 年 10 月,民政部等 24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一项措施。这项措施是《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该措施提出,要引导更多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民政部在解读此文件时指出,实施适老化改造时,可以依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行为特点,对家庭环境进行提升改造,这样能显著降低老年人摔倒的外在风险,从而营造出更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使老年人居家养老更加安全、更加舒适。

老年人消费能力在提升,这逐渐对适老化设备需求的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刘丹表示:“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第一代人开始陆续步入退休年龄,他们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并且需求十分多元。这些因素都为适老化设备的消费增长增添了更多的确定性。”

在采访中,多家适老化设备制造商提出,在整个适老化设备市场里,中高端设备被认为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并且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护理床时,能够看到有大量护理床的定价在 2000 元以下。这些护理床通常具备翻身的功能,也能帮助起身,并且能辅助大小便于一体。而中高端的护理床定价大多在 7000 元及以上。

周燕珉介绍说,为达成翻身、起身以及辅助大小便等功能,护理床会在床中间挖洞或者把床垫分隔成多个部分。这样一来,中间就会形成一定的缝隙。而当老人进入卧床阶段时,身体通常较为瘦弱,即便细小的缝隙也会让他们感觉不适。所以,护理床的细节设计必须极为精细,不能随意为之。

张秀如称,低端护理床在舒适度方面往往表现不佳,难以展现适老化产品所应有的人性化关怀。并且,那种将吃喝拉撒等功能集于一体的护理床设计,不但不利于进行清洁工作,还容易引发二次感染,会使褥疮的产生情况加重。总之,这些护理床尽管从表面上看功能较为完备,但实际上却缺乏实用性。相比之下,中高端护理床一方面兼顾特定功能,另一方面也注重舒适度。其设计初衷更多是希望老人能够尽可能多地下床活动,而不是让护理床将老人完全禁锢起来。目前,在养老服务更为成熟的日韩及欧洲市场,高端护理床的需求比例要远远高于国内。

设备制造商闻风而动

养老机构一直以来都是国内适老化设备制造商的重要客户。国内不同档次的养老院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对不同档次护理床的销量起到了决定作用。

过去十年,养老床位数从近 600 万张增长到了 800 多万张,并且高端养老机构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张秀如所在公司的产品销量实现了翻倍增长。然而,她坦言,养老机构带来的市场空间依然有限。到目前为止,国内高端养老机构对护理床的需求总量也只有数万张左右。

相比而言,个人消费者市场的潜力更为突出。当下,中国的养老模式整体呈现出“9073”的格局,也就是说,大概 90%的老人会选择居家养老,7%是依靠社区来支持养老,3%是由机构来提供养老服务。依据这一数据进行推算,可以发现居家老人对护理床的需求要远远超过养老机构对护理床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国有数十个城市,其中包括北上广深,推动了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释放了居家老人对适老化设备的消费潜力。比如在 2024 年 10 月,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提出,北京市为全市户籍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消费补贴,以支持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的上限为每户 5000 元。

张秀如称:去年,因为普通消费者需求突然爆发,所以适老化设备制造行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都十分繁忙。众多企业把市场重心从养老机构转移到了老年消费者身上。比如,在去年 10 月到 12 月期间,深圳的适老化补贴力度达到销售价的 80%,最高能补贴 12000 元,这促使公司护理床的销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在逐渐转向个人消费者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适老化设备制造商开始踏上品牌化的道路,也开始走向高端化,并且试图将覆盖范围拓展到更广泛的年龄段。

上海沐恒实业有限公司中,刘丹所在的这家公司一直将自身定位为销售中高端适老化产品。当下,此公司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护理床产品,其平均定价处在七千元左右,而最高档的护理床定价大约为 2 万元。

她介绍,护理床的价格体系较为透明,基本是按照价格与质量成正比的原则。大量价格低的护理床是由小作坊生产的,这些护理床的原材料厚度、喷漆以及焊接的完整程度,都没法和中高端护理床相媲美。生产高端护理床,需要设备制造商拥有能够制造绝大部分零部件的工厂,并且在电机等零部件出现问题时能够做到可追溯。

https://img2.baidu.com/it/u=3583073281,284281724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中高端护理床和低端护理床在售后服务方面存在另一个重要差异。刘丹介绍说,因为护理床的客户里有相当一部分是独居老人或者高龄老人,要是设备在使用了几年之后出现问题,那么公司就得及时为老人提供上门维修的服务,或者为老人办理退换货的事宜。

在消费需求增长以及适老化补贴政策的双重利好的情形下,世道公司已经拥有了独立的研发制造基地以及线下零售店。张秀如表示,公司实际上具备低端护理床的制造能力。倘若不考虑产品质量与舒适度,公司的制造能力能够把护理床的售价压低到 1000 元级别。然而她着重指出:“这并非老人所需要的适老化产品,也不是公司品牌化应当走的方向。”适老化产品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品质方面要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服务方面也要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刘丹表示,普通人对护理床的认知较为有限。如果市面上有大量低端护理床,或者存在不能满足老人实际需求的护理床,并且品牌化企业不主动走中高端路线,那么就会进一步困扰消费者的选择。

周燕珉建议,在接下来可进一步细化补贴政策,以此来调节不同适老化产品的需求。她指出,当前大部分补贴都集中在护理床、轮椅、智能马桶等大件适老化设备方面,然而对于室内空间的诸多细节改造,补贴却有所不足,这既不利于带动适老化设备、装修行业的整体发展,也与政策的初衷存在一定差异。

适老化改造不等同于设备革新

张秀如为了解用户需求的变化,几乎每年都会进行市场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她会对护理床进行细节上的迭代升级。调研渠道主要有经销商的反馈、电商平台的评论以及各类展会上消费者的意见。

她表示,要是缺少足够的市场敏锐度以及对用户需求的调研,那么研发出来的适老化产品到最后只会被市场所淘汰。另外,除了产品质量之外,适老化设备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适配。

记者通过多方面采访得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适老化改造误解成了无障碍改造。这一误解使得许多高端适老化设备的市场需求没有达到预期。无障碍改造通常会特别注重地面无障碍以及马桶智能化等细节,而适老化改造则需要额外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情况。比如,沙发的高度需要考虑到老人起身和坐下的难易程度;卫生间内,因为发力方式存在差异,老人和残障人士所需的扶手位置也不一样。

周燕珉在实地调研时发现,目前有许多适老化产品和设备的供应商,他们没有综合地考虑老年人个体差异化的需求。尤其在人体工学方面以及空间环境因素上考虑得不够周全,所以导致适老化产品和设备在实际空间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以扶手作为例子,周燕珉持有这样的观点:一方面,家中不应当安装过多的扶手,因为这会给老人增添较大的心理负担,并且还有可能对走廊的宽度以及家具的摆放产生影响。在进行适老化改造时,实际上是可以借助家中的家具来替代扶手的,比如说让老人依靠着桌子、矮柜或者椅背来行走。

一方面,在众多老旧房屋的改造进程里,因为墙面的承重能力存在局限,并且卫生间比较狭窄,所以卫生间也许不具备安装扶手的条件。周燕珉曾介绍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马桶旁边的洗手池起到充当抓手的作用,“倘若马桶与洗手池的距离恰当,那么老人就能够抓着洗手池的边缘站起身来。”这要求装修设计师事先进行巧妙设计,要根据老人的身体条件来设计。同时,要把控好马桶的位置与洗手池的距离。

她表示:居家适老化改造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老人专用设备的数量和功能上。需要关注老人生活的各个细节。设备商或设计师应当实地去调研老人的真实需求,接着通过配置不同的设备,以满足老人在物理方面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

为解决适老化改造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周燕珉提出建议,即由政府部门来牵头。要培养一批人才,这些人才需对适老化改造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要为他们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认定证书。这些人才一方面要了解老人的适老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家装设计知识,并且能够帮助老人和家属进行设备选型。他们可以依据老人的身心状况以及生活需求,在居家适老化改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设计。同时,还能配置合适的适老化设备,以此让老人能够在家中独立地生活,并且保持着尊严。

刘丹称,适老化设备的市场潜力尚未真正展现出来。未来,需要行业企业和政策一同发力,将适老化设备的消费意识预热起来,以此在行业内形成正向的循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秀如回国创办世道公司,推动中国适老化产品发展,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