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6 15:10:26

从青楼女子到商界大亨:董竹君的传奇人生与锦江饭店的辉煌

作者 | 兰笛来源 | 围炉夜读(ID:)

或许你知晓上海极为著名的花园式饭店——锦江饭店,此饭店已接待了将近 100 个国家的 300 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然而,你或许并不清楚,它的缔造者,曾经仅仅是一位青楼女子——董竹君。

她极为绚烂,如同烟花一般;她又极为坚韧,恰似梅花那样。从曾经的青楼女子,逐步成为商界大亨,她宛如俗世里的一支傲竹,虽身处污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她凭借竹子的坚韧以及梅花的不屈不挠,缔造出了烟花般的绚烂。这个历经一个世纪的女人,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在那纷乱的时代里书写下了属于她自己的传奇!

1951年北京全国政协会议董竹君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

14岁逃出青楼,成为夏之时的督军夫人

1900 年,董竹君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她原名毛媛。她的父亲以拉黄包车维持生计,母亲则靠给人帮佣来补贴家用。作为乱世中处于底层的家庭,极度的贫困使得年幼的董竹君一次次遭遇生离死别。房子着火了,二叔八叔的外孙被活活烧死,他们的 4 岁外孙女也被烧死了;不久之后,三叔因过度劳累而离世;年幼的弟弟和妹妹,因吃不到奶水而饥寒交迫,生病后又因无钱医治而夭折。

这些经历使董竹君感到幸运,她依然顽强地活着。然而,在她 13 岁那年,父亲身患重病。治病耗费了所有的积蓄,父亲从此再也无法拉黄包车了。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此刻更是变得举步维艰。无奈之下,董竹君被家人送到青楼去卖唱,以 300 大洋作为交换,期限为三年。

董竹君天生拥有一副姣好的面容,年仅 13 岁时,就已经面容清秀美丽。再加上她那曼妙的嗓音,所以不久之后就深得客人的喜爱。然而,青楼始终是个充满风月之事的场所,是个不分年龄的地方,没有人会仔细询问一个女孩子到底多大年纪。想要保持自身的纯洁和清白,谈何容易。她内心深处只盼着期限一到,就能够立刻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可是,青楼的陷阱太深了,进去容易出来难。这样的姑娘到了可接客的年纪,老鸨不会放走她这棵摇钱树,会卖她更高的价钱。她的身体开始发育后,整日都惶恐不安。

这时,她遇到了夏之时。他说:他喜欢她,他愿意带她走。

夏之时早年前往日本留学后回国。接着,他跟随孙中山参与了辛亥革命,并且为革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革命成功之后,他担任了北伐军四川总司令这一职务。在那个时候,他年仅 24 岁,而大董竹君只有 12 岁,他们都正值青春年少,拥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13岁在妓院时的董竹君

他已是一方督军,满怀热血,容貌英俊潇洒。她是窈窕淑女,气质清丽脱俗。他喜爱她的坚强与美丽,她欣赏他的顶天立地。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嫌弃她的出身,对她没有丝毫的不恭敬。这既是命运的偶然,也是缘分的相遇,爱情的玫瑰在悄然间盛开。

董竹君注定不会依附于他人。夏之时对她表示,他要将她赎出,娶她为妻,并带她一同前往日本。这对处于困境中的她而言,是极为美好的消息,也是脱离苦难的绝佳机会,她深受感动。然而,她却说道:“我不接受这样的安排,我并非一件物品,倘若日后成为夫妻,万一哪一天你不开心了就说,你是我花钱买来的,那我实在无法承受。”你不能花一个铜板。如果你花钱去买,我就不会答应跟你结婚。只要你答应我三件事,我就会想办法出去,然后跟你结婚。

她提出了以下三个要求:其一,不做小老婆;其二,婚后夏要带她去日本读书;其三,将来夏从事革命时,她负责料理家务。夏之时对这些要求一一予以答应。

董竹君是这样的人。她渴望获得一个女人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她明白需要具备良好的修养以及独立的资本。她全力支持爱人的事业和追求。她心甘情愿做他的贤内助。

夏之时和董竹君

https://img2.baidu.com/it/u=65275113,3513987247&fm=253&fmt=JPEG?w=607&h=521

后来,袁世凯下令出三万元悬赏夏之时的人头,夏之时便仓皇出逃,打算渡日本去避难。在这期间,身处妓院的董竹君,她佯装生病,想尽各种办法逃出了妓院,然后匆忙搭上一辆黄包车,朝着夏之时奔去。他敬重她的胆识和气魄,感念她在危难时刻的相伴相随,暗自决定给她一个幸福的未来,以此回报她的生死相随以及不离不弃。

此后,董竹君跟随夏之时。二人前往日本,在前往日本的途中,他们结为夫妇。15 岁的上海姑娘毛媛成为了上海滩荣耀的督军夫人,以她自己的方式获得了爱情与新的命运。

她为他忍辱负重,他竟拿刀要砍她

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日子过得很快,仿佛一年就像一天那么短暂,连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带着甜味。夏之时还特意请老师到家里来给她授课,她非常聪明伶俐,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日本女子整个高中理科的课程学习。董竹君活泼好动,夏之时志向高远,他们相互陪伴,在异国他乡过着如同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灾难还是来了。

夏之时被迫回到了祖国,不久之后,她便追随他的脚步,回到了故土。回到家乡后,她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该如何面对他的家人?那是一个旧式家族,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勾心斗角。她还听闻,夏之时的前妻正是因为被那些妯娌活活气出了肺痨,最终因病去世。幸好,自幼历经磨难的董竹君并非一个可以任由他人宰割的小绵羊。

先把从海外带回来的一大批洋货分给家里的各个成员,老人有份,小孩有份,家里的伙计丫头也都有份,没有遗漏。在夏家的那段日子里,对长辈保持着恭敬的态度,对同辈即便刁难也处处忍让,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从早忙到晚,一直都任劳任怨。渐渐地,很多人将这些都看在眼里,也就对她没什么话可说了。婆婆总是对她百般挑剔且要求苛刻。她内心忧虑且气愤,但又必须维护家庭和谐,所以只能处处委曲求全。好在夏之时对她极为友善,这让她觉得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董竹君和大女儿夏国瑛在日本

1927 年,新上任的总司令熊克武将夏之时的军队缴械,夏之时被免去职务。他从一个堂堂大将军都督变成了无权无势的闲人。在事业上遭遇不顺,夏之时心中充满了愤恨和不满,这些情绪都变相地发泄到了董竹君身上。

他不再是那个一心报国、顶天立地的热血青年了,已然变成了一个消极闭塞、自甘堕落的中年男人。令人可怕的是,他还迷上了抽烟赌博。并且,他的思想出现了滑坡,之前所接受的新思想完全消失不见,封建思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所有的一切对于董竹君而言,毫无疑问是一个极为巨大的灾难。

那些日子,他脾气很坏。只要对董竹君有一点不满,就会破口大骂。甚至衣服洗不干净,他也要冷嘲热讽一番。他经常拿着钞票出去,却两手空空回来。每次赌钱输了,回家后只要有一点不满,就会对董竹君一通臭骂。而且他还时常为一些没有根据的事情对她发脾气。然而,这些情况,董竹君都默默忍受着。她努力挽回丈夫,为他搭建书房,寻找新的兴趣。可是,这些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夏之时渐渐不再是那个不在意身份等级的人。他对她已没了当初的温柔与体贴,有的只是责备和奚落。仿佛他从未忘记她是从窑子出来的女人。有一次,夏之时高烧卧床,她为他端尿送饭,不辞辛劳,中途出去屋外透气时跟他的士兵说了几句话,夏之时却破口大骂,说她不守妇道。他骨子里认定她是从窑子里出来的女人,且天性浪荡。她的心怎能不疼呢?

久为人妇的董竹君

董竹君后来生下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夏之时重男轻女,且这种观念已到无法挽救的程度。有一回,大女儿夏国琼出痧疹,面临生命危险。董竹君心急如焚,放下家务,整整精心照料了 40 个昼夜。然而,女儿恢复后,喉咙却哑了。作为她丈夫的夏之时,不仅不关心孩子,还指责她因照顾孩子而放下家务。董竹君忍无可忍,与夏之时大吵了一架。他们的婚姻在一点点的变质,变得腐烂、发霉。

董竹君为他生育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夏之时对几个女儿的生活与教育从不关心,连让四个女儿读书都不允许,其重男轻女的思想极为深厚。四女儿夏国璋在四岁的时候,腰椎患病,致使右腿变得粗大,需要进行穿刺来抽出脓水,承受着极大的痛苦。董竹君日夜精心照料,内心如同被刀割一般。不幸的是,还有一个女儿不小心从楼上摔落下来,昏迷了长达好几个小时。两个孩子同时处于生命垂危的状态,她显得十分慌乱,不停地四处寻找医生寻求救治。然而,在这个时候的夏之时,却对这些情况全然不在意,根本不管孩子是生是死,依旧自顾自地吃喝玩乐,并且还埋怨董竹君对自己的服务不够周到。她的内心,被痛苦撕扯得厉害。

后来时局出现变动,夏之时一家从成都迁移到上海。由于夏之时反对孩子们在上海读书,有一天他心情不佳,便将怒气撒在女儿夏国琼身上,给了她一把剪刀和一根绳子,让她自己从中选择一样去死。这一回,董竹君为了孩子,与夏之时激烈地争吵起来。在不经意间,夏之时拦截了女儿夏国琼的钢琴老师写给她的信,当看到是男老师时,他感到又羞又怒,骂女儿不守妇道。董竹君进行反驳,然而却迎来了他的大打出手行为,致使董竹君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此事并未就此罢休,之后他竟然冲进厨房并拿起了菜刀,随后追着要将她砍死。在这一时刻,她的心如同在滴血一般,完全破碎了。她明白,他们之间的曾经,再也无法回去了。

https://img0.baidu.com/it/u=2391935036,62854803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16

在女人最为脆弱且最需要你的时刻,你将她视作无关紧要之人。当她逐渐变得坚强后,便不再需要你了。就如同覆水一般,一旦泼出就难以收回,一去便不复返。即便你曾经是那么温柔,可此刻在她眼中,你却是冷血无情的。

她终于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要求。然而,夏之时却不同意,他一直将董竹君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因为是他把董竹君从火坑中救出的,所以他认为董竹君没有资格离开。董竹君没有办法,只能选择离家出走,身边带着四个他不喜欢的女儿以及年迈的父母。

自立自强艰苦创业,独立抚养四个女儿

她还记得在谈离婚时,他说:“你要与我夏之时离婚,若你将来能在上海滩立足,还能将女儿养活并养大,更别说让她受教育了,我就给你在手心里煎鱼吃。”这是何等的轻蔑,难道她就该如此卑微地依附他才能活下去吗?她不是,爱,宁可留有遗憾,也要保持独立。

董竹君(右)和女儿夏国瑛

她很清楚一个女人带着四个孩子在乱世中生存是多么困难的事。然而,她终究没有屈服。即使在他们分居的这段时间,夏之时写信忏悔并想要挽留她。但她坚决地告诉自己,不要被一时的温情所迷惑。他们 15 年的婚姻早已被夏之时消磨得烟消云散。那些非打即骂的日子,与当年在青楼没什么两样。她要求离婚的态度很坚决。她要逃离那个曾经给予她温暖的地方,那个如同火坑般的地方。她这么做,一是为了她自己,二是为了那四个孩子。

在战火硝烟的那个年代,创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幸运的是,董竹君在这方面很有头脑。她在从日本回到成都后不久,就开办了一家黄包车公司和一家袜厂。然而,后来她去了上海,由于生意不好做,便早早地结束了这些生意。这次她不得不重新开始,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定。

在那广阔的上海滩,她除了拥有双手之外,便一无所有。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她创办了一家规模较小的群益纱管厂,期间经历了诸多艰难困苦。并且,为了筹集股资,她还前往过菲律宾。然而,天不遂人愿,没过多久,战争就爆发了,那座纱管厂被战火彻底毁灭,她之前辛辛苦苦所付出的努力也都化为乌有。更糟糕的是,灾难接连不断地降临,母亲离开了人世,父亲也身患重病。我无法想象一个孤身的离婚女人面对这一切时的情景,也无法想象她行走在崩溃边缘时的状态,更无法想象她该是怎样的绝望。

董竹君经历了多次尝试与挫败,然而她依旧斗志昂扬,紧紧咬住牙关。在乱世中创业,对于男人而言都极为艰难,更何况是一个孤身的女子呢!但是,巾帼不让须眉,董竹君成功做到了!

机缘巧合之下,她得到了贵人的指点,于是创办了上海锦江菜馆。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她在这儿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把菜馆经营得十分出色。菜馆的布置端庄且典雅,文化韵味十分浓厚,汇聚了上海滩那些最有地位和名望的人物,像杜月笙、黄金荣等。董竹君也由此成为了一位声名显赫的企业家,成为了商业领域的大老板。锦江饭店在之后的半个世纪始终是上海最为知名的饭店,到如今依然是上海声名远扬的花园式饭店,曾为数以百计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提供过服务。而创建它的那个女人,参与了革命,把自己历经辛苦创业所得的 15 万美元全部无偿地捐献给了国家,她成为了连续七届的政协委员,让无数男子都深感自愧不如,纷纷竖起大拇指。

晚年董竹君

董竹君于 1997 年离世,她享年 97 岁。她曾一路攀爬行走,被迫进入青楼,身陷困境。她找到真爱,却遭遇婚姻失败。她活了将近一个世纪,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在乱世中,她既要谋生,也要谋爱。她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传奇,令无数人敬佩。

爱情来临之时,她果断地奔向他。危难之际,她不离不弃,既坚强又勇敢,充满气魄与胆识。爱情变得艰难时,她能够委曲求全,奋力去挽救。爱离去后,那个人已不值得留恋,她做了如今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毅然决然地离开。她在他面前时,自尊和人格都已不复存在。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情况,即便心中对爱留有遗憾,她也要保持独立自强。人活在世上,不能任由他人欺辱!一个人又能怎样?不做督军夫人又能怎样?在爱情方面,无论其是到来还是离去,董竹君都是我们的榜样!

一个女子,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应当活成像董竹君那样的女子。在婚姻与爱情方面,要保持人格的独立,既不依附他人,也不自我堕落;面对生活的艰难时,不能轻易放弃,也不要一味埋怨。要牢记,女人如同水一般,既能顺着小溪缓缓流淌,也能够奔流向大海,从而激起千层浪!

喜欢这篇文章?就用点赞分享告诉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青楼女子到商界大亨:董竹君的传奇人生与锦江饭店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