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大幕拉开,蚂蚁、腾讯、京东、百度高薪抢AI人才,金融复合型人才成焦点
近日,春招大幕拉开。蚂蚁、腾讯、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相关业务板块开启了大规模人才招募。在 AI 热潮的影响下,一场激烈的大厂“抢人大战”悄然开始。其中,金融复合型人才成为各方争抢的重点。据说有的企业月薪能给到 8 万。百万年薪在抢人!高薪抢人这种现象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很难找到。企业一方面可以从顶层架构着手,建立健全人才储备和培养机制,设定合理的激励机制与成长空间。另外,企业也要深入研究和判断业务场景,合理地布局人才的分配和岗位,能够在新型技术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技术应用能力。
大厂高薪抢AI人才
大厂开始了“抢人大战”。3 月 4 日,北京商报记者进行梳理后发现,像腾讯、蚂蚁、京东、百度等多家公司,都在近期对招聘信息进行了更新,在这些更新的信息中,AI 相关岗位的招聘最为火热。
蚂蚁集团的春招力度比较大。从其公布的春招信息可以看出,主要面向 2026 届实习生和 2025 届应届生。开放了技术类、产品类、运营类、设计类、风险策略类和综合类这六大职类。值得一提的是,在蚂蚁春招的 1000 多个岗位中,技术类岗位占比超过 80%。这些技术类岗位涵盖了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等领域。工作地覆盖了杭州、北京、上海等六大城市。
蚂蚁集团除了校招之外,在相关招聘网站发布的千余个在招岗位里,AI 相关的技术岗处于首位。以蚂蚁集团在招的 AI 搜索智能体算法专家为例,该岗位要求应聘者具备 3 至 5 年的经验,并且是硕士学历,月薪最高能达到 7 万元,还会发放 16 薪。由此进行计算,年薪已经超过百万元。
京东科技正在积极进行布局。北京商报记者留意到,在近期的招聘计划当中,它开放了诸如算法工程师、大数据专家、大模型研发等高端技术岗位。为了吸引人才,它还提出“资源投入没有上限”,并且为员工提供从 2025 年开始的全员平均 20 薪的收入。
京东科技今年的招聘规模持续扩大,与以往春招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校招场景,其中金融业务方面计划招聘校招人员 500 余人,实习生预计招聘 800 余人。这些招聘主要涉及金融产品经理、金融产品运营、风控策略、算法模型、软件开发等岗位。
京东科技的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其金融业务板块将“数据+场景+技术”当作核心竞争力。该板块主要通过采取灵活激励的方式,进行文化融合以及提升组织敏捷性来构建人才生态。面向未来,还会不断加大对 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投入力度,以此来解决金融风控方面的问题,并且深化在智能投顾、自动化风控等场景方面的应用。
除此之外,在相关招聘方面,百度也注重 AI 与金融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要为金融业务实现智能化升级,一方面需要扎根金融行业,深入理解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有深入的了解。
从这些巨头的招聘需求能够看出,金融科技行业正在加速进行变革。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和金融业务实现了深度的融合,对于复合型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这也预示着,在未来,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将会聚焦在技术创新与人才实力这两个方面的较量上。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金融行业一直是新技术应用最快的行业。从大厂高薪抢人的现象可以看出,这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顺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提前进行人才储备。
素喜智研的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互联网巨头在金融业务的春招中进行大规模人才招聘,这反映出机构对金融科技类人才的需求处于上升阶段,科技对传统金融业务的赋能价值持续变得明显,并且这也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强化巨头自身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另外,(此处可能有缺失内容)的火热,促使巨头更加注重对 AI 等前沿技术的部署,加快了对 AI 等新技术领域的人才储备。
海外业务年薪百万吸纳人才
北京商报记者不仅青睐 AI 人才,还注意到机构对海外相关业务人才的需求很旺盛。
腾讯在招聘岗位中,对跨境支付产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人员招聘。从其正在招聘的跨境支付行业产品经理一职可以看出,该职位主要承担企业跨境支付行业应用层的产品工作,涵盖从行业洞察与痛点挖掘,到解决方案的设计、实现路径以及交付计划等方面,具体包括全球收单、B2B/B2C 收款、跨境金融解决方案等内容。
蚂蚁集团的发力方向除了海外钱包之外,还有信贷科技海外业务。从职位介绍来看,其主要承担的工作包括:与海外银行等金融科技机构进行日常业务洽谈及商务合作;与场景合作方进行日常业务洽谈及商务合作;与数据合作方进行日常业务洽谈及商务合作;与属地政府及监管部门进行日常业务洽谈及商务合作。同时,还负责营销获客、风险管理、产品运营以及融资服务等工作。
京东在吸纳“海外资金管理专家”,年薪可达百万。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京东集团的海外资金管理,还要搭建并带领海外资金团队,以有效支持海外业务发展,涵盖资金规划及流动性管理、属地化贸易融资、海外账户及交易、系统建设及运营等方面。同时,要有效对接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开展合作等工作,月薪最高能达到 7 万元,一年发放 16 薪。
海外金融板块会给跨境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多币种收付款以及资金管理等,以此来帮助企业出海实现降本增效。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这类招聘信息去看的话,是能够不难看出巨头在海外业务方面持续加大力度的布局策略的。
联储证券研究院研究员王竞萱告知北京商报记者,大厂招聘跨境支付产品经理以及海外资金管理专家等岗位。其目的是为了执行国际化战略并拓展海外业务。在非洲、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仍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既需要懂金融的人才来解决汇率、各国政策等商业问题,也需要懂技术的人才通过多语言 NLP 和本地支付接口来解决本地化方案。
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紧缺
高薪抢人背后,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愈发受到青睐。
王竞萱指出,金融与科技要深度融合,就需要有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技术突破表明企业能力强且产品优,然而企业通过技术积累所实现的新产品新服务,只有落地在具体的金融场景或商业场景中,才能够避免“业务空转”,之后才能成为一条可创收、可验证、可改进的业务模式。
多个从业者无奈表示,当前金融科技行业的人才竞争态势十分激烈,而其中复合型人才更是难以寻觅。
王竞萱称,符合条件的人才确实存在不足的情况。一方面,应届生中具有金融+互联网复合背景的相对较少,并且应届生的实战经验也比较少,相对缺乏将金融和互联网这两方面融会贯通的能力。企业要将应届生培养成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人才,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流程周期。而另一方面,具有金融和互联网两方面能力并且经历过业务锻炼的社会人员,必然是各企业各机构的关键人才,通过挖角的方式获取这些人才的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
王蓬博提到,当前金融科技人才既要掌握金融知识,又要具备扎实的科技知识,复合型人才较为稀缺。同时,随着金融严监管的持续,金融科技人才还需具备更强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合规管理能力。对于相关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提供有竞争力的高薪,另一方面要给予人才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创新、包容、开放的企业文化。
金融科技行业不断发展,就业机会会更丰富,职业发展路径会更多元化。不过要注意,未来五年高校培养这类人才增多,相关岗位竞争力可能会达到平衡。王蓬博说道。
展望后续情况,苏筱芮做出预计。相关巨头对于金融科技类人才的“求贤”行为将会持续下去。特别是那些兼具技术能力以及场景业务洞察的复合型人才,会越发受到欢迎。她建议企业从顶层架构方面建立并健全人才储备及培养机制,设定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成长空间,同时结合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以便更好地实现人才供需的匹配。
一方面能够打造出灵活且高效的组织架构,从而将“数智化”背景下的人才活力和组织效率发挥到最大;另外可以深入地研判业务场景,及时把握市场动态需求的变化,合理地布局人才的分配以及岗位;此外还能够在新型技术领域持续发力,以打造自主技术竞争力作为重点,持续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刘四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