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慢跑50分钟可降低27%过早死亡风险,跑步对健康的全面益处揭秘
很多人开始跑步的原因较为单纯,那就是减肥。不过,跑步给予人们的回馈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期望。近日,主流媒体如《每日邮报》和《泰晤士报》等援引了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篇长篇论文。该论文中有大量的研究数据和结果,这些数据和结果表明:
每周慢跑 50 分钟能有效降低 27%的过早死亡风险。并且,跑步与降低 30%的心脏病风险以及 23%的癌症风险存在密切关联。
事实上,医学家们已经证明了跑步可治疗偏头疼。
每周慢跑一次,预防大病
跑步是否真的能延长寿命,一直是医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最近,有一群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拿出了研究数据,这些数据涉及超过 23 万人,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跑步能够延长寿命。
这个研究团队来自墨尔本维多利亚大学。他们跟踪随访的时间有 5 年半到 35 年这些不同的时长。涉及的研究对象人数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其中参考的研究项目数量多达 14 项。
这二十多万人的运动状况存在差异。在整个研究期间,有 25951 名研究对象因各种原因离开了人世。
所有参与者为“跑步与健康关联性”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样本。科学家们对研究对象的寿命、病情、运动情况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无论男女,只要坚持一定程度的跑步,都能降低 27%的过早死亡风险。
https://img0.baidu.com/it/u=3564554282,137632075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516
那么问题来了,要跑到什么程度才能降低死亡风险呢?
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每个星期仅仅跑一次步,并且每次跑步的时间还不到 50 分钟,这种锻炼所产生的效果也与更良好的健康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数据方面来讲,坚持长期跑步,能够使心脏病风险降低 30%,同时癌症风险降低 23%,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
有意思的是,在这项研究公布之前,英国的皇家全科医师学院很早就发起了一个项目,名为“从葛优瘫到 5 公里跑”(Couch to 5K),并且倡导大众进行跑步。
利用运动科学和医疗科学,在 APP 里设计专门针对初学者的跑步计划,以帮助那些刚开始跑步的人能够完成他们日常的 5 公里跑。
提高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跑步的益处其实远远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很早就察觉到,偏头痛有一个最大的克星,那就是跑步。因为跑步能够对神经系统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若一个偏头痛患者每周进行 3 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长约 40 分钟,尤其是跑步这种运动,那么在三个月之后,他的症状会明显减轻。
跑步不仅能够预防生理疾病,还在精神和心理层面给跑者带来许多惊喜。
2018 年 6 月,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运动和记忆实验室的负责人是保罗·洛普利博士。他和同事进行了跟踪实验。实验证明,跑步能够帮助人们提升短暂记忆力和长期记忆力。并且只需跑 15 分钟就足够了。其研究报告在世界第五大学术期刊《SAGE》上发表。
https://img2.baidu.com/it/u=126484390,371554179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49
实验中,24 名 18 岁到 35 岁的参与者进行了不同状态下的生词记忆。他们分别在静坐时记忆,在跑步前记忆,在跑步中记忆,在跑步后记忆。结果表明,当他们完成了 15 分钟中等强度的跑步之后,其记忆结果达到了最佳状态。
跑步能够有效地促使注意力集中,让血液流向大脑。哈佛医学院曾经通过微观实验发现,有氧运动能够促使肌肉释放一种被称作 B 的蛋白分子,这种蛋白分子能够促使海马体分泌更多的神经营养因子,进而提高记忆能力,预防老年痴呆。
如何跑步,才有益自身健康?
既然跑步如此有利于身心健康,那合适自身的运动量该如何把握?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给了人们这些建议:
成年人首先一定要打破长时间久坐的习惯,要坚持在有空的时候就进行运动。
其次,要每周进行足够的有氧运动。其中,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要坚持 75 分钟或以上,像跑步、球类运动等都属于这类。要是身体状况不允许进行那些运动,就可以换成更加温和的有氧运动,不过时间要延长到 150 分钟或以上,像快走、骑车等就属于这类。
对于还未形成长期跑步习惯的跑者而言,每周的跑步时长应拆分为多次来完成,不应一味追求一次就跑到极限。
周一到周五每天跑 30 分钟。这是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的。这种方式比一次跑 150 分钟然后歇四天对健康更好。
此外,跑步属于有氧运动。要让身体维持在更理想的状态,就需要搭配适当的力量训练。所以,最好每周能保持两次以上的力量训练,尤其要注重核心肌群的训练,而不应该只对某一块肌肉进行长期训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