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8 01:17:26

前中国首富李河君被警方带走,牵涉锦州银行94.61亿元资金关系

时代发展的快轨上,又一名首富下了车。

发生了什么?

昔日首富被警方带走了。

界面新闻于 1 月 10 日进行报道。原汉能控股集团的创始人是前中国首富李河君。他在 2022 年 12 月下旬被锦州市公安局带走。

从多方信息了解,事情或牵涉到锦州银行。

据上海证券报,李河君此次被带走,或与锦州银行借贷有关。

锦州银行 2015 年披露的招股说明书表明,锦州银行与汉能集团存在资金关系。这种资金关系规模总计 94.61 亿元,包含 3 种形式,一是与汉能挂钩的受益权转让计划,二是锦州银行发行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三是锦州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其中,附有信贷风险敞口净额为 27.7 亿元。

上海证券报还指出,在 2022 年初的时候,有一份招标信息呈现了这样的内容:营口公安局开启了对汉能东泰高科技涉嫌存在巨额诈骗案件的行动,并且聘请了财务审计事务所来对其进行审计。

李河君旗下的汉能在 2019 年 5 月之后陷入了欠薪风波。据北京人社局公布,从当年 5 月到 10 月期间,汉能移动能源以及汉能太阳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汉能系企业,一共欠付 2608 名员工的薪资,总计约 1.7 亿元,同时加付的赔偿金合计约 2.3 亿元。

2019 年 6 月,汉能薄膜发电已经停牌了四年。最终,它从港股实现了私有化并退市。

汉能总部曾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科创板日报指出,由于“欠缴了几千万的租金等相关费用”,该总部在 2021 年 7 月已被拆除。

财新网 1 月 11 日有消息称,汉能重组后形成的石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 2022 年 12 月 22 日就已停止运营。

创始人被抓捕,诉讼案件不断堆积。汉能曾号称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企业,然而如今却面临着退市、重组以及停运的局面,最终还是走向了崩溃。

首富跌落

1989 年,李河君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他用向大学老师借来的 5 万启动资金开始创业,3 个月后就亏光了。之后,他跑到中关村去卖电子元器件。在这场造富神话中,仅仅过了 5 年,李河君就赚到了 8000 万元。

1994 年,李河君手握大量的钱。他拿出 6000 多万,收购了一家没有实际业务的公司,准备进行坐庄操作。他想通过投入巨额资金来影响股票大盘的走势,从而赚取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差价。

老家广东河源的一个小水电站花了一千万买下,它主要是为这家空壳公司做背书的。后来发现,这座水电站除了要进行日常的经营与维护外,后续并不怎么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资金,一旦运转起来就能源源不断地赚钱,简直堪称“印钞机”。

同年,李河君成立了华睿投资集团。他尝到了甜头后,先后在广东、青海、浙江、广西等地进行行动,既收购了多个水电站,也新建了多个水电站,从而构建起了他的水电“印钞”帝国。

2002 年,云南政府正在大力进行招商引资。经过一番波折之后,仅拥有 20 亿资金的李河君,将总投资额估值为 200 亿的云南金安桥水电站的项目给撬动了。

2009 年云南金安桥水电站建成并开始发电,其日均收益达到了千万元之多。然而,李河君并不满足于此,他怀着极大的野心,将目光投向了光伏行业。

当时光伏市场的多晶硅价格出现暴跌的情况,然而李河君却做出了一个选择,他选择了原材料成本更高且效率还更低的薄膜发电。

金安桥水电站年入二三十亿,在李河君看来,成本似乎不是问题。他看中的是薄膜发电技术,此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并且他认为这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https://img0.baidu.com/it/u=3435111371,115977008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76&h=500

2011 年,李河君从自己控股的铂阳太阳能公司购入一批生产设备。随后,河源基地的生产线投产落成。这表明自买自卖的李河君完全有能力报高设备价格,将项目投资金额抬高。当时,河源基地的项目是由政府、银行、汉能各出资三分之一进行合作的,其中的操作空间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2012 年,铂阳太阳能进行了更名,正式更名为“汉能太阳能”。之后,又再次更名为“汉能薄膜发电”。在此之后,汉能的光伏业务凭借借壳的方式在香港上市。

2015 年,汉能薄膜的市值达到了 3000 多亿元。李河君凭借 1500 亿元的身家,超越了马云、王健林和马化腾等人,从而登上了首富的宝座。

然而没过多久,仅 20 多分钟后,正在奥林匹克公园演讲的李河君,其首富的宝座便滑落了。

而在这期间,仅一场演讲的时间,李河君的身价就蒸发了约 935 亿元人民币。

汉能不久后因涉嫌关联交易以及操纵股价,被香港证监会予以查处。并且在当年 7 月,港交所勒令汉能停牌。

2019 年 6 月,汉能开始进行私有化退市的动作。在这个时候,公司的账面上存在着 600 多亿的应收账款,并且这些账款无法收回。

2019 年 4 月,财新网报道称,汉能出现资金断链的情况。汉能被全国政协委员田伟介绍给了锦州银行,并且田伟个人还向汉能借出了数亿元。

文中指出,汉能赴港上市之时,锦州银行曾给汉能提供贷款,数额接近百亿元。并且实际上,该行给汉能的融资或许比近百亿元还要多。然而,如今这些都随着汉能的崩盘而变成了烂账。

汉能出局

汉能今日之局实则早有预示。

首先,李河君的首富之位,实在是荒谬至极。市值 1600 亿并不能说明企业真的能够卖出 1600 亿。港股的盘口,一天的成交量大概也就是千亿左右。

绝大部分股票和僵尸没多大差别。庄家贴个符吹一吹,大家就以为它活过来了。感觉一块钱不到,就觉得是价值投资了,仿佛自己找到了宝贝。可随后你会发现,当你买入后,原本一块钱的股票能跌倒一毛钱,甚至一分钱。这种情况分分钟都可能发生,能让你割掉自己的“腰子”。

一个企业有一亿股。一天当中,成交了一百股,是自己卖出然后朋友买入的。它想值多少钱,就可以值多少钱。

所以说李河君成为首富这件事,大家笑笑就可以了,千万别太认真。就算他和曹德旺坐在一起,他自己可能都会觉得心里没底。人家曹德旺是实实在在地挣利润,而他的企业搞来搞去都是一堆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极难变成现金。

李河君在接受财经十一人采访时曾说:2015 年被停牌之后,银行不再给公司提供贷款来源。他只能借助私人朋友来借钱。这 800 亿元的投资大部分都用在了技术研发方面。他们向各地产业园大量出售设备,然而却没料到账款回收极为困难。他还表示,公司累计有 600 多亿元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企业的增长速度比企业家本人的社会资源调动能力快,这会出大问题。因为投资回报率不高,而所借的钱有明确还款周期,所以企业几乎处于死亡边缘不断摩擦。

前几年硅料价格极高。这几年又受到疫情影响,企业的资金链明显出现了问题。早期通过银行融资得到的钱,肯定会有人来追究责任。银行向来是在晴天送伞,不可能与企业共患难。这一次的情况也就是这样。

只不过这时候被拉过去协助调查实在可惜了!

光伏行业的未来

碳中和的宏伟蓝图为光伏行业铺设了一个光明的未来。俄乌战争引发的能源危机进一步刺激了光伏的直接需求。

除此之外,光伏行业的上游也迎来巨大的变革。

https://img0.baidu.com/it/u=1243275747,167074214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214&h=800

2021 年开始,硅料公司开始逐渐进行扩产,其产能为 65 万吨;到 2022 年,实际产能达到了 85 万吨,名义产能更是达到了 130 万吨。

这些上游跃迁的产能意味着硅料价格在下滑,且已成确定性的大势。硅料价格从 330 元/公斤降至 180 元/公斤,市场预计很快会见到 150 元、120 元,甚至 80 元。

这意味着光伏行业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在政策引导、需求激增以及成本递减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光伏行业将迎来一轮新的、具有确定性的未来。

李河君会在遥远的锦州目睹这一切,还是能像泰禾黄其森那样迅速回归,我们无从知晓。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行业是一条非常好的赛道,其接下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民企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民企做大后,其风险系数像营收一样变得更不确定。一方面,需要平衡的利益和关系在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所需的社会资源呈几何倍数增长。

李河君协助调查已成定局,回首往事李河君会思虑何方。

很多网友笑谈不仅是投资不过山海关,借钱也不要过山海关。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更需要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怎样处理好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

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杠杆!

企业若仅依靠自有资金积累来增长,其速度会十分缓慢。因此,许多老板不仅会利用资金杠杆,即进行外部融资甚至拆借,还会运用经营杠杆,也就是通过变相调节应收应付款的时间节点来实现增长。另外,有些老板还会借助人脉杠杆,比如通过朋友圈担保背书甚至信用借贷来推动企业发展。

用好杠杆,杠杆不断叠加,会使营收和账面利润随之上升;用不好杠杆,就会出现类似曹德旺所说许家印的那种情况,即“不是我说你,仅 39 亿注册资本,怎敢贷款去做 2 万亿的生意”。

资产和负债的运营核心是经营性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的核心是企业家本人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他企业社会资源变现能力的平衡。如果平衡得好,企业的增长态势就会很好;如果平衡不好,即使是再厉害的会计也会选择离开,贾跃亭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笔者建议,企业家本人和公司的资产要做好严格隔离。企业家本人应掌握一定的核心资产或资金,这才是平衡的关键所在。

企业的增长存在其生命周期。控制好企业自身的成长速度是极为关键的。在顺势还是逆势的抉择上,很多时候取决于企业家本人的判断。

笔者只能祝福这些勇敢的冒险者,希望他们的判断一直无误吧!

尾声

通常,那个最能诱惑你的选择,并非是上帝给予你的机会,而是恶魔给予你的考题。

现代高效集中资源发挥作用,财富来去迅速。李河君迷失在高杠杆生意中,终要迎来属于自己的结局。

产业在持续向前发展,泡沫消散之后终究会回归到发展的本质。原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施正荣曾表示:“一家企业的成败并非关键,关键在于它成就了一个行业。”

在时代发展的快轨之上,有的人捞到了一把热钱然后功成身退;有的人背上了万亿债款,那落寞难以遮掩;有的人最终只是时代的一页注脚而已;而只有时代本身,依然在不断地奔涌向前。

一选商城>>

|经济学博士好文推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中国首富李河君被警方带走,牵涉锦州银行94.61亿元资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