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8 01:26:46

2023年上市房企大洗牌:13家退市,9家停牌,行业动荡下的生存之战

2023 年,上市房企有 13 家退市。同时,还有 9 家处于长期停牌阶段。这两者的数量之和,已经超过了上市房企总数量的十分之一。另外,还有更多的房企仍在流动性危机中承受着煎熬。

在一年的时间里,那些久经商场的房企老板们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他们通过甩卖资产、引进战投以及拍卖股权等方式,竭尽全力为了能够“活下去”而使出各种办法。

很多人,一方面是房地产“三高”模式的受益者,另一方面也在这个模式中遭遇了失败。帷幕逐渐落下,能够全身而退的人寥寥无几。

一个时代就这么过去了。

行业动荡

2024 年 1 月初,*ST 泛海(.SZ)出现了一个极为可笑的事情。亿元级的增持计划没有实现,在去年 9 月到今年 1 月这 4 个月期间,仅仅增持了 1100 股,总共才 2889 元。

卢志强将泛海系唯一的地产业务上市平台作为依托,借此把业务拓展到了金融、证券、保险等领域。在巅峰时期,其资产规模超过了 3000 亿元,成为国内 28 大民营金融系族中的一员。

千里之堤会因为蚁穴而溃决。就算泛海系在 2020 年没有遭遇武汉金凰珠宝假黄金案这一情况。汉能集团是一颗雷,凯迪生态是一颗雷,新华联也是一颗雷。这些雷都足以让卢志强陷入困境,导致他人仰马翻。

这几年,卢志强处境艰难,左右为难。他自己被戴上了老赖的帽子,也没能填补上债务的窟窿。日前,泛海控股已被锁定面值退市,有可能成为 2024 年首家退市的房企。

卢志强正处于痛苦煎熬之际,“地产三好生”万科却有着同样不少的麻烦事。

前几天,有消息称烟台万科被合作方集体举报偷税,此消息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即便后来进行了辟谣澄清,但依然无法完全消除外界对万科的怀疑。

万科在地产行业一直保持着前瞻的视野。因此,它能够不断穿越行业的周期。并且,始终保持着稳健的态势和头部的地位。

碧桂园存在着巨大的心理落差,或许只有杨国强本人能够理解。它此前曾连续 6 年在房企销售全国中位居首位,然而到了 2023 年,却下滑至第 6 名。在当前的行业深度调整时期,已不再允许它像过去那样进行疯狂的高周转了。

难是必然的,然而只要还处于牌局之中,依然掌控着平台,就存在着机会。那些被强制退市的房企,它们的前途已经变得十分渺茫。

https://img1.baidu.com/it/u=2170608328,239042290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24&h=500

去年 4 月,新力控股集团被联交所摘掉了牌子。这家房企在港股上市的时间是最短的,并且它也是去年第一家退市的房企。

新力控股集团之后,蓝光发展告别了资本市场。蓝光发展之后,泰禾集团也告别了资本市场。泰禾集团之后,中天金融同样告别了资本市场。此外,还有 9 家上市房企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被当街群殴的情况与姚振华的神态窘迫相比,外界最为关注的房企老板是恒大许家印。在被带走 5 个月之后,这位曾经挥金如土的前中国首富,一直都没有任何消息。

集体闯关

2023 年过去,房企接连出现爆雷的情况,债务违约的场景不断上演。无法预料,下一个会是谁踩响那枚地雷。

金科股份(.SZ)的黄红云与孙宏斌展开过较量且险胜,然而依然没能抵御住债务所带来的沉重压力。

2023 年 5 月,公司因有 2000 余万的欠款,被建筑商申请了破产重整。金科股份差一点就成为第一家进行破产重整的 A 股上市房企。在那一段时间,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曾经一度低于 1 元的生死线,黄红云也来到了危急的时刻。

美好置业走到了面值退市这一步。

黄红云性格好强,在与孙宏斌交手以及和前妻争斗的过程中都未曾失败。在公司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带领公司的高管进行增持操作,并且引入了国资,最终使得公司的股价重新回到了 1 元以上。

孙宏斌正在艰难地闯关。去年 11 月,境外债务重组历经 18 个月后生效,通过置换新票据以及可转换债券等手段,整体化解了将近 900 亿的债务风险,融创中国成为国内首家完成境内和境外债务重组的房企。

纪海鹏主导龙光集团境外债务重组,其难度不比孙宏斌的小。纪海鹏拿出的诚意要比孙宏斌大很多。除了常规的化债方案之外,纪海鹏家族借给龙光集团(03380.HK)13.46 亿美元,并且为同意重组方案的债权人支付同意费。纪海鹏为了给公司争取一线生机,这次真的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一年多前,建业地产陷入了流动性危机。在这危难时刻,王健林向其伸出了援手。然而,当王健林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几乎没有其他人能够对他实施救援。

去年,万达商管承受着巨大的对赌压力。王健林于是不得不做出决定,卖掉 5 座万达广场。同时,他还忍痛舍弃了万达电影的控制权。

“宇宙房企”碧桂园(02007.HK)去年过得也不轻松。退居二线的杨国强现身于工地上,对保交楼项目进行视察,以此为全面掌管公司还不到 1 年的女儿杨惠妍加油鼓劲。

公司高管开始过苦日子,他们勒紧了裤腰带。不仅相关福利被取消了,而且杨惠妍和莫斌把薪酬都降到了如同月薪万元的打工人那样的水平。

碧桂园开始陆续把资产摆上货架。去年底已经卖掉了万达商管相关股权,价格是 30.69 亿元。日前,碧桂园拿出了一直珍藏着的资产,打算将位于广州的写字楼、酒店等多处物业进行挂牌转让,转让的对价是 38.18 亿元。

隐入尘烟

https://img1.baidu.com/it/u=2384722315,239416238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500

新力控股集团仅用 4 年就实现了年销售规模从百亿到跨进千亿的跨越;蓝光发展也仅用 4 年就达到了年销售规模从百亿到跨进千亿的水平。它们是用时最短的两家房企。

新力控股集团发展速度很快。在 70 后老板张园林的主导下,公司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最终晋级为千亿房企,这一过程仅用了 10 年。

张园林的身后,有他胞兄张国印所控制的江西五建。同时,还有他胞弟张国金所控制的广西路港建设。在公司开始起步的阶段,存在着江西盛开投资以及恒望集团等神秘的商帮。

2019 年 11 月,公司在港股上市。它成为了内房股中最为年轻的那一个。当张园林敲响钟声的那个瞬间,他根本不会预料到风雨会以如此迅速的方式到来。

公司上市后的次年年初,张园林邀请了阳光城的前高管陈凯来主持大局。不过,陈凯入职仅半年就坚决辞去了职务。在此之后,公司的股价出现了闪崩的情况,并且怪事不断发生。而张园林的退群事件,更是让公司处于非常引人关注的境地。

他背后有一个豪华的后援团,但这个后援团自身都难保了。张园林已经无力回天,到了去年 4 月的时候,他的公司被联交所摘牌并退市了。

2023 年 6 月,杨铿的蓝光发展成为了 A 股首家退市的房企。他的儿子杨武,毕业于金融专业,却未能将公司救活。公司上市 8 年后,无奈地告别了资本市场。

蓝光发展的最大症结在于“三高”模式。在 2020 年 6 月时,公司的有息负债规模达到 745.93 亿元。即便多次转让资产,也难以挽回公司的颓势。

在这次大洗牌期间,有像蓝光发展这般命运的,还有许多。中天金融、宋都股份、泰禾集团、嘉凯城等情况类似。佳源国际、祥生控股、大唐集团等长期处于停牌的状态。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初代富豪许荣茂,未能使世茂集团步入正轨;许家印被带走这件事,对中国恒大的债务重组产生了深刻影响;祥生控股的陈国祥突然离世,给本就状况不佳、传闻不断的企业,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更多的房企,还在无边无际的债海里,左右扑腾。

2023 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张力曾卷入海外行贿风波。他辞去了富力地产的董事及行政总裁职务。这给中国房地产行业中罕见的、长达近 30 年的公司“双老板”制度画上了句号。

杨国强比他年轻且早已退休,吴亚军也比他年轻且早已退休,71 岁的张力或许还会在商海之中经历起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上市房企大洗牌:13家退市,9家停牌,行业动荡下的生存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