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环境下吸入纯氧的危险:呼吸障碍与窒息的原因解析
因为纯氧会使人窒息。在低氧的时候吸入纯氧会窒息。严重低氧时,外周化学感受性反射无法克服低氧对中枢的压抑作用,最终会引发呼吸障碍。当低氧状态下给予纯氧,因为解除了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受的低氧刺激,所以会导致呼吸停止。
https://img0.baidu.com/it/u=116954973,269629540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低氧对呼吸有刺激作用,此作用完全通过外周感受器来实现。低氧对中枢存在直接压抑作用,不过它能通过刺激外周感受器使呼吸中枢兴奋,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抗低氧对中枢的直接压抑。在严重低氧的情况下,外周化学感受性反射无法克服低氧对中枢的压抑,最终会导致呼吸出现障碍。低氧的情况下给予纯氧,这样就解除了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受到的低氧刺激,从而导致了呼吸停止。
人体各组织都不能承受过多的氧。氧本身不靠酶催化就能与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还能破坏贮存这些酸的磷脂。磷脂是构成细胞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所以最终会造成细胞死亡,这个过程被叫做脂质过氧化。另外,氧对细胞的破坏在于它可产生自由基,进而诱发癌症。实验证明,把细胞培养物置于过饱和氧的环境中,就能毁灭它。
https://img0.baidu.com/it/u=1620803,356490941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1067
从地球的历史这一角度来讲,人能够适应现在的大气成分,这是生物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结果。地球上的大气成分曾经历过诸多变化阶段,如今处于第三代,到现在已经有 3 亿年了,这个时间远远长于人类的历史(200 万年)。46 亿年前是第一代大气,它相当于原始大气,也就是地球刚形成时的还原气,氢和氦一共占 90%;约在 20 亿年前是第二代大气,以火山气为主,其中水气占 80%;叶绿素形成之后,第三代大气变为含氧空气,当氧达到 1%时,生物开始繁殖,曾经经历过含氧 60%的超氧阶段,因为恐龙繁殖,毁坏了大量植物,导致氧量下降,变成了现在的富氧阶段。氮起到惰性稀释剂的作用,它能够调节氧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同时,氮与二氧化碳一起,对氧参与的全部生化反应的速率进行着控制。这便是大气中各成分含量稳定所具有的巨大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