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安全靠岸?探讨经营困境中的反思与调整策略
解析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依据其实,走出去这件事是很容易的。就如同要下海游泳一样,只要具备一点基础的人都能够下去扑腾几下。并且,所有在海里游过泳的人都明白:游多远并非是最重要的,能够安全靠岸才是最为关键的。
但是,在企业经营的领域里,知晓这些道理的人并不多。抬头望去,到处都是往海里跳的人,“车到山前必有路”或者“边干边改”的思想,使得许多人没有时间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去思考。
俗话说:船小便于掉头。企业规模小,其调整自然相对容易。然而,随着企业持续地向前推进发展,消费者逐渐变得成熟,竞争也在不断地加剧,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深深陷入困境之中。
这段时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来找我们咨询。当年的市场依旧是那个市场,当年的产品还是那些产品,甚至比当年更好了,可企业经营却为何越来越艰难呢?企业家们都开始陷入反思。在我看来,中国的企业家非常需要进行反思,反思并非是一件丢脸的事,而是社会和企业家能够真正取得进步的一种表现。
我认为,当下中国企业家最为需要进行反思的有三个问题。其一,是应当依据目标来决定战略,还是依据资源来决定战略呢?其二,是应该根据价值来进行决策,还是根据事实来进行决策呢?其三,电子商务中,仅仅因为有了“电”就一定能够实现“商”吗?
战略决策:根据目标还是资源?
目前,很多企业以及许多管理咨询公司都认为,企业在开始经营之前,应当首先确定战略。确实,倘若一个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就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任何风都有可能成为逆风。只有具备清晰明确的战略,企业才会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才会懂得取舍,才能够利用这个战略来配置企业的资源并指导全公司的经营活动。
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到底是应该依据我们的目标来决定战略呢,还是依据资源来决定我们的战略?在战略的决策机制方面,目前,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很大的争论,各种说法各不相同,有些观点甚至截然相反。
1.根据目标制定战略
https://img1.baidu.com/it/u=3695276814,3676539643&fm=253&fmt=JPEG&app=138&f=JPG?w=353&h=500
目前大多数企业制定战略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研究企业或者感兴趣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然后依据明确的目标来确定组织的未来发展战略。
目前中国有不少企业采用这种战略目标制定方法,在战略制定完毕后,企业或组织会依据战略来整合各种资源。这本身没什么大问题,然而,当下社会多元发展,诱惑企业的因素实在众多,很少有企业或组织能够抵御住诱惑而专注于某一领域发展。采用此种战略制定方法的企业,时常会面临两种问题。其一,目标数量众多,在每个领域都不愿舍弃,最终,想同时抓住两只兔子却一只也抓不到。其二,对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估计过高,尤其是最难整合的人力资源方面,使很多企业遭受了不少苦头。
拟定任何战略目标,都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市场、品牌等各类资源给予支持且完美配套。若没有这些资源的完美配套,那么任何战略都可能不切实际且空洞。一个企业或组织依据一个空洞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来指导整个组织的运营,会让整个组织处于焦灼状态,团队承受巨大压力,其结局不难想象。
人力资源已成为限制所有企业发展的稀缺资源。成功的企业,其人力资源往往也是成功的。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将人力资源的投入以及对真正人才的管理激励提升到了战略层面。对于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才,老板即便减少自己的股份,也会留下他们。解决了人力资源的问题,其他资源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无数企业都存在瓶颈,而这些瓶颈说到底都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瓶颈。同时,人力资源也成为了制约企业战略的最重要考量因素。
很多人仅仅看到了马云在互联网领域的成功。却未曾看到,马云的成功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阿里集团拥有 1.7 万名员工,其中 1 万人成为了千万富翁,300 人以上成为了亿万富翁。倘若马云没有一种高度分享的精神,不能够将竞争对手未能解决好的人力资源问题彻底解决,那么很难设想马云会取得如今的成功。
笔者的观点或许存在偏差:企业依据目标来决定战略,那么这样的企业迟早会出现问题。
2.根据资源决定战略
俗话说,脚的大小决定所穿鞋子的大小,企业可调动资源的多少决定能够支撑的战略规模。
沃顿国际营销机构认为:从资源方面来决定战略,这种方式在未来会逐渐成为企业决定战略的主要方法。
任何一家企业,你的梦想不论有多大,战略目标不论有多宏伟。如果没有相应的资源来支撑,那么一切就只能停留在梦想的阶段,一切也只会成为空中楼阁。
每个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前,不但要对战略本身进行检讨,而且必须认真地检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以及掌控资源和调动资源的能力。
https://img1.baidu.com/it/u=1390602673,2122248020&fm=253&fmt=JPEG&app=138&f=JPG?w=500&h=708
资本资源方面,当下有不少企业存在战略与资本脱节的情况。在这个世界里,但凡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算不上大问题。实际上,许多有着宏大梦想的企业连最基本的流动资金都不足,自身又缺乏基本的融资能力,有些企业得靠借 40%的高利贷来维持生计。可以想象得出,对于现在的它们而言,梦想和战略是多么地难以捉摸、不切实际。这些企业,当初要是依据自身的资源来决定自身的战略,有多少资金就办多少事情,那么很多资源的瓶颈或许都能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逐一化解。
比如人力资源方面。有些企业,其资本极为雄厚,调动资源的能力也极为强大,然而他们为何却过得很不好呢?
某企业拥有数家上市公司。然而,其近 10 个项目都做得很糟糕,每年都在亏损。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只图一时的痛快,急于求成。做企业就像斗地主一样,并非钱越多就能赢别人的钱,而是要懂得如何去斗。而决定能否会斗的背后,就是极为珍贵的人力资源。这样的企业,问题必然出在人身上。无论你拥有多少硕士博士,解决不了问题都无济于事。
依据企业所掌控以及能够调动的资源来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这样能有效防止企业提出超出自身资源调动能力范围的空洞战略,也能避免用这种空洞战略来引领整个公司的运营,从而避免让整个组织陷入混乱状态。
决策机制:根据事实还是价值决策?
这样的问题,看上去极为枯燥且无趣。很多朋友看到这个标题后,就不再有继续往下看的想法了。然而,笔者觉得:把这些问题弄清楚,能够让我们透过现象洞察本质,从而避免在决策过程中犯下诸多错误。
这样的问题挺有趣。我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们很多企业家都觉得我很无聊,认为我是多此一问,还觉得肯定是根据价值来做决策的。
事实情况是,我们许多企业家在做决策时,大多是依据事实来进行决策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依据事实决策呢?什么又是依据价值决策呢?
今天召开了业务工作会议。各片区经理认为,对手正在疯狂进行促销活动,实行买一送一的策略,其促销力度非常大,是前所未有的,这给我公司的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许多地方的销售陷入了瘫痪状态。经销商对公司的反应缓慢感到非常恼怒。如果公司不采取行动,他们将放弃经营公司的产品。当前形势严峻,他们请求公司用强有力的手段对对手的嚣张气焰给予沉重打击。
作为一个决策者,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决策呢?
页:
[1]